腋窝肿块275例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时间:2022-08-20 09:06:53

腋窝肿块275例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腋窝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 方法 对经手术或穿剌活检病理证实的275例腋窝肿块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副乳86例,病变淋巴结158例,良性肿瘤23例,脓肿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腋窝积液6例。超声诊断腋窝肿块敏感度98.2%,诊断符合率97.1%。 结论 腋窝肿块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腋窝肿块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腋窝;副乳;淋巴结;良性肿瘤;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5-011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axillary masses. Methods Ultrasonographic findings of 275 cases confirmed suffering from axillary mass by operation or puncture biopsy and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ll cases were classified as follows, 86 cases of accessory, 158 cases of lesions of lymph node, 23 cases of benign tumor, 2 cases of abscess, 6 cases of radical mastectomy of breast cancer axillary effusion. Diagnosis sensitivity rate of ultrasound was 98.2%, diagnosis coincide rate of ultrasound was 97.1%. Conclusion Axillary masses have certain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Ultrasonic examination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the diagnosis of axillary mass.

[Key words] Armpit; Mamma accessoria; Lymph node; Benign tumor; Ultrasonic diagnosis

腋窝肿块有着广泛的组织起源,病种较多,包括炎症性病变、原发性良恶性肿瘤及其他部位肿瘤的转移病灶。朱玉秋等[1]总结了164例腋窝肿块病例,包括脂肪瘤、急性毛囊炎、神经纤维瘤、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核、淋巴瘤、转移癌、白血病淋巴结浸润等,这些复杂多变的疾病种类增加了临床医师的诊断难度。超声能获取肿块的断面图像,应用超声检查腋窝肿块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对近3年来我院经手术或穿剌活检病理证实的275例腋窝肿块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腋窝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的住院275例腋窝肿块患者,其中男79例,女196例,年龄1~91岁,平均46岁。患者均以腋窝肿块来院就诊,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或穿剌活检术,术前应用超声对腋窝进行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西门子Acuson Sequoia 512型、GE Logiq 7型、GE Logiq E9型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频率为7~14 MHz线阵高频探头。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双手上举,充分暴露双侧腋窝,进行多切面扫查。发现病变观察其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等。

2 结果

2.1 副乳

86例(31.3%),其中单侧20例、双侧66例(共152个病灶)。超声显示病灶位于皮下脂肪层内,呈长椭圆形或梭形,边界欠整齐,无包膜,与乳腺组织回声近似,97个病灶为中等回声(图1),36个病灶为低回声(图2),19个病灶为高回声(图3),后方回声83个病灶无改变,38个病灶轻度增强,31个病灶轻度衰减,所有病灶内均无血流信号。

2.2 病变淋巴结

158例(57.5%),其中单侧38例、双侧120例,12例淋巴结转移癌及26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为单侧发病,103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2例淋巴结核及15例恶性淋巴瘤均为双侧发病。①反应性增生淋巴(图4)超声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呈椭圆形,形态规则,皮质均匀轻微增厚,最大皮质厚度小于0.3 cm,长径与短径之比大于2,髓质增宽且回声增强,门结构清晰,彩色多普勒可见位于淋巴门附近的树枝状血流信号,部分无血流信号。②淋巴结核(图5)超声表现为肿大的淋巴结内见散在钙化强回声及液性无回声区,皮质呈向心性增厚,髓质变薄,彩色多普勒示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③转移性淋巴结(图6)8例来源于乳腺癌、3例来源于卵巢癌、1例来源于右拇指恶性黑色素瘤,超声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呈类圆形,形态不规则,最大皮质厚度大于0.3 cm,短径增大明显,长径与短径之比小于2,门结构不明显或消失,彩色多普勒示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呈树枝状多彩相嵌,分布在周围或中央及周围混合存在。④恶性淋巴瘤(图7)超声表现与转移性淋巴结相似,但其有一显著特征,即皮质呈极低回声。

2.3 良性肿瘤

23例(8.4%),其中皮下脂肪瘤12例,神经鞘瘤1例,囊状淋巴管瘤1例、表皮样囊肿6例,皮脂腺囊肿3例。①皮下脂肪瘤(图8)超声表现为皮下脂肪层内椭圆形中等回声或高回声区,内见平行于长轴的条纹状回声,分布较均匀,边界清,压之稍变扁,内见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或无血流信号。②神经鞘瘤(图9)超声表现为椭圆形均匀分布的低回声区,边界清,两端与细线状低回声神经干相连,呈“鼠尾征”,内部见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③囊状淋巴管瘤(图10)超声表现为多房囊性无回声区,形态规则,边界清,包膜薄,内见“蜂窝状”带状分隔,并见细弱点状回声分布,内无血流信号。④表皮样囊肿(图11)与皮脂腺囊肿(图12)超声表现相似,病灶位于皮下,形态较规则,呈椭圆形,内部以低回声为主,伴小等号样偏强回声或点状强回声分布,部分内见片状无回声区,呈“漩涡状”改变,后方回声可见不同程度的增强,压之可见内部点状回声移动,内无血流信号。

2.4 脓肿

2例(0.72%),超声表现为软组织内混合回声区,内夹杂低回声区与无回声区,形态欠规则,无血流信号,按之疼痛(图13)。

2.5 乳腺癌根治术后腋窝积液

6例(2.2%)超声表现为软组织内见长条状无回声区,透声性较好,内未见血流信号(图14)。

86例副乳中超声诊断符合81例,漏诊5例;158例病变淋巴结超声诊断反应性增生淋巴结132例、淋巴结转移癌9例、淋巴结核2例、恶性淋巴瘤15例,3例淋巴结转移癌误诊为反应性增生淋巴结;23例良性肿瘤中12例皮下脂肪瘤、1例神经鞘瘤及1例囊状淋巴管瘤超声诊断均符合,6例表皮样囊肿及3例皮脂腺囊肿超声均提示为良性囊性肿瘤;2例脓肿及5例乳腺癌根治术后腋窝积液超声诊断均符合。超声诊断腋窝肿块敏感度为98.2%(270/275),总的符合率97.1%(267/275)。

3 讨论

双侧腋窝皮下软组织结构疏松,分布着密集的血管和丰富的淋巴组织,上肢、、胸腹壁等处的动静脉和淋巴管在此交汇穿行。基于腋窝特殊的解剖特点,有多种疾病发生于此,也是多种癌肿淋巴道转移的解剖学基础[2]。腋窝是位于臂上部与胸外侧壁之间的锥形腔隙结构,易于暴露,且位置表浅[3]。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块,并根据肿块的位置、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等情况提出影像诊断,并能提供肿块大小及毗邻组织情况供临床医师了解病情。本组275例腋窝肿块,高频超声共发现270例,提出的影像诊断与手术或病理相符共267例,高频超声诊断敏感度达98.2%,总的符合率达97.1%。高频超声诊断腋窝肿块能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4]。

本组275例腋窝肿块中副乳共86例,占31.3%,双侧腋窝同时发病多见,占76.7%(66/86)。副乳也称多乳腺,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是胚胎期始基乳腺未退化或退化消失不全,某些始基残留形成。以腋窝部位最常见,有遗传性。副乳既可由、乳晕、腺体组成,也可其中任何一部分单独存在。副乳腺与正常乳腺一样受内分泌的影响,可出现周期性生理变化,因此腺体在不同时期的分泌功能不一样,其声像图也有差异[5]。本组副乳均无及乳晕结构,声像图亦表现出中等回声、低回声及高回声的差异,与文献报道[6-8]相符。152个病灶中以中等回声最多见,占63.8%,其次为低回声,占23.7%,高回声最少,占12.5%。皮下脂肪层内如有类似乳腺组织回声,即可考虑副乳的可能,但须与脂肪组织、脂肪瘤相鉴别,脂肪组织回声较副乳稍低,且与周围脂肪组织相连续,内可见线状纤维强回声。脂肪瘤有较明显的包膜,且内部均匀分布着条纹状强回声。超声诊断副乳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本组存在5例漏诊,漏诊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病灶较小;②病灶和周围脂肪组织回声相近;③由于病灶较表浅,超声仪器未调到最佳分辨状态;④检查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深。因此超声检查医生应加深对副乳疾病的认识,将仪器调到最佳分辩状态,检查时仔细而全面。

腋窝病变淋巴结在腋窝肿块中最为常见,本组275例腋窝肿块中病变淋巴结共158例,占57.5%。文献报道[9-12]显示,淋巴结因有特征性的结构,定位诊断不难,定性诊断根据皮质的厚度、门结构的表现、长短径之比、内部回声及血流等情况综合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较小的肿大淋巴结,超声诊断要优于钼靶及磁共振。本研究显示,超声诊断病变淋巴结还须结合临床资料,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周围器官近期内可有炎性病变,淋巴结核患者可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淋巴结转移癌有原发癌灶,而恶性淋巴瘤往往全身多处有类似病灶。本组有3例淋巴结转移癌误诊为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误诊原因可能是部分淋巴结转移癌早期声像图不典型,对于不典型的病例穿剌活检有助于确诊。

腋窝良性肿瘤属于体表肿瘤范畴,来源复杂。超声通过对其内部回声及周围结构的关系,多能明确其来源。本组皮下脂肪瘤、神经鞘瘤及囊状淋巴管瘤均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超声诊断符合率高。而对于表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超声能明确其位置、大小、形态及囊实性[13,14]。

脓肿患者局部疼痛明显,超声表现亦有特征性,超声诊断有助于判断其是否液化,给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15,1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良根治术逐步成为乳腺癌根治手术中最常用的术式,但腋窝积液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17,18]。超声能发现病灶,明确诊断,并动态观察其愈后。

综上所述,腋窝肿块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超声诊断腋窝肿块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符合率,并且方便、无创、价廉,可作为诊断腋窝肿块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朱玉秋,朱立强,江涛,等. 164例腋窝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2):1519-1520.

[2] 杨雪华,熊志强. 高频超声对腋下肿块42例的诊断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07,29(2):132-133.

[3] 王蕊,佟凌霞,齐娜,等. 超声检查在女性腋窝肿块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10):1710-1713.

[4] 杨晓丽. 女性腋窝肿块60例彩超诊断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456.

[5] 赵淑丹,王小花,林桂凤,等. 副乳腺的超声诊断(附43例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3):376-380.

[6] 黄素影,何爱娥. 超声在副乳诊断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0,16(30):102-103.

[7] 陈金华,刘滨月,于淑敏,等. 超声自由扩展成像技术在诊断副乳中的价值[J]. 海南医学,2011,22(3):129-130.

[8] 沈继红. 彩超在副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大家健康,2014,8(2):77.

[9] 廖倩文,李艳宁,徐丽芳,等. 成人正常腋窝淋巴结的超声检查及声像图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1):83-85.

[10] 常清波. 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及其病理基础[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 13(22):249.

[11] 位红芹,文戈,李颖嘉,等.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超声征象多元回归分析[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13(6):378-380.

[12] 王怡,张欢,唐蕾,等. 常规超声、钼靶各磁共振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诊断价值评估[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 30(5):391-394.

[13] 李金凤,田雪. 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特征对比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104-105.

[14] 曾群英,汤兵辉,雷秋模,等. 乳腺分泌型癌的超声征象及病理特征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1):105-108.

[15] 张力,叶丽娥,陈腾,等. 乳腺肿块的超声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5):69-71.

[16] 白东宇.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诊断价值[J]. 当代医学,2014,20(21):21-22.

[17] 张军仕,金晶,杨立东,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腋窝积液原因分析及治疗(附56例报告)[J].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2):204-205.

[18] 皮启飞,罗东林,汪平,等.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22例原因分析及处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7):2631-2632.

(收稿日期:2015-01-14)

上一篇: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 下一篇:游离皮瓣移植结合骨段滑移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