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陨石里的大奥秘

时间:2022-08-20 02:47:29

备受瞩目的“2014AA”,在进入新年的第二天就在奔向地球大气层后烧毁。令天好者和陨石收藏者沮丧的是,科学家估计只有极少的碎块会到达地面,降落的范围在从中美洲横跨大西洋到非洲的一大片区域内。在如此辽阔的海陆区间,要想觅得一块陨石,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痴迷的陨石收藏者们仍不死心,还是到非洲的一块狭长地带进行了拉网式搜寻。这使人们不禁发问,小小的陨石为何如此神秘,它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假如把一块陨石与其他几块大小形状相近的石头放在一起的话,不知你是否能“慧眼识陨”,一眼就看出陨石的真面目呢?这可能有点难为你了,因为你对陨石成分与来历还不太了解,这就像让你猜一个陌生人的姓名一样困难。

那就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陨石,揭开罩在它身上的神秘面纱吧。

陨石自我介绍

我是降落在行星表面的外来岩石碎块。由于陨石从太空高速坠入地球,通过地球大气层会产生高温摩擦使陨石表面熔融,所以我的表面一般都有一层薄薄的熔壳,颜色呈黑色,有的呈现龟裂。多数陨石呈圆形、椭圆形,有鹅卵石一样光滑的外表。

由于石铁陨石和球粒陨石含有金属,这些金属一般用肉眼很难看清,但人类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辨别。首先用磁铁进行验证。金属都有磁性,用磁铁靠近我们时能感觉到很强的吸附力。当然,并不是所有含有磁性的岩石就是陨石。因为地球上的一些岩石,如磁铁矿等,也具有磁性,但却不是陨石。其次,由于金属会被氧化,这些氧化的金属用肉眼看去呈褐色。就是人类平时所说的铁锈的颜色。所以说,90%以上的陨石会呈现铁褐色。

陨石怎么着陆

陨石又是如何降落在地球上的呢?

陨石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成碎块散落到地球或其他行星表面的。陨石有石质的,也有铁质的,或者石铁混合物质。陨石也称为陨星,大部分来自小行星带,也有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有20多吨,大概有2万多块。

陨石是近地小天体破碎的产物,而近地小天体对地球撞击带来的危害,从地球诞生那一天起就没有停止过。从6500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的极端事件,到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3年2月15日9点20分,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小天体坠落事件。一颗直径2米重达10吨的陨石从天而降,以15倍子弹的速度和20倍广岛原子弹的威力在空中飞过,并留下雾状痕迹。两分钟后接连发出三声巨响。飞溅的陨石雨造成当地部分建筑物受损,千余人受伤。专家确认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地球遭到的最严重的陨石撞击。与本次陨石来袭仅仅相差10个小时,小行星2012DA14又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我们仅约2.7万千米,这一距离已经低于地球与同步卫星轨道的距离。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在世界各地确认了176个陨石坑,分布在32个国家的土地上,形成时期从几千年和数亿年不等,直径有几米到近百千米不同。其中,美国巴林格陨石坑是世界上第一个被科学家确认的陨石坑,直径为1280米,深度为175米。据计算,它的形成是由一块重量约100万吨的陨石撞击而成,产生的能量约相当于3000万吨级的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是二战末美国投向日本广岛原子弹威力的3倍。

陨石有形但无价

陨石的内在价值是无形的,是难以用金钱来估价的。因为它是我们认识地外行星乃至整个太阳系的钥匙和直接证据。而我们对此宏观世界还知之甚少。

按照传统的天文学理论模型,一种观点认为太阳系形成前是个星云,收缩后中间形成原子太阳,周围星云盘形成行星。而另外的一种观点则认为,太阳系的形成可能是由于附近有一个超新星爆发,触发了它的塌缩。

但是,要证明太阳系形成真正的原因,就必须找到与太阳系形成有关的物质。而1983年在陕西宁强发现的碳质球粒陨石给了中国科学家一个绝好的研究机会,这一中国目前最原始的陨石就是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太阳系星云在宇宙中留下的遗物。

就是对这块陨石的深入研究,使科学家得出了“消亡”的氯36,就来自超新星的宝贵结论。此次发现,有力证实太阳系的形成正是由于一颗超新星的爆发的推测。

让科学家一头雾水的是,有史以来几次大范围的陨石降落却很难找到一块特别像样的陨石实物,它们就好像能够隐身蒸发一样。

106年前的通古斯大爆炸,灾难波及2153.2平方千米,核心区内草木植被统统化为焦土,连70千米外也有人被不幸灼伤。但天文学家耗费数年时间,也没有找到几块像样的陨石。2013年初的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的小天体爆炸,也一样难觅陨石踪迹。有人亲眼目睹有一大块坠物落入城郊的水潭内,官方调集10多名潜水员轮班打捞,却无功而返。

在有人出价一万美元购买20克陨石的高价后,市场上很快出现了假冒货色。

有俄罗斯政客对不见陨石踪影的谜团,竟不负责任地臆断猜测,爆炸可能就不是什么天外物体,而是美国最新试验失控的太空武器。

一位日本陨石专家解释说,破坏的威力完全来自陨石高空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在核弹级的冲击波下,铁镍成分的陨石实在不堪一击,难逃粉身碎骨的厄运。要想找到它们自然是难上加难了。

(答案:C、E)

上一篇:技术+模式创新 下一篇:重返大西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