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中医药科创中心模式研究

时间:2022-08-20 01:02:37

区域性中医药科创中心模式研究

[摘要] 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背景下,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开展了区域性中医药科创中心模式研究,探讨了在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发展、创新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本研究通过完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编制“中心”建设相关配套文件、组建“中心”研发团队、启动中医药研发创新专项、开展全方面技术服务和知识产权服务、加大产业化及推介应用服务等方法,将科创中心逐步建设完善。发现“专业决策、职业管理”的组织管理模式,“引导式众筹、跨行业协作、市场化激励”的运作模式,以及“注重服务、需求导向”的项目管理模式,有利于区域性中医药科创中心建设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 中医药;科技创新;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4(c)-0129-05

[Abstract] With great effort to promot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whole country,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carries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pattern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of TCM. This article is written to discus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C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garding the reform of mechanism and system,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novation, sof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for innovation. The organizers gradually improve the center by developing organization mode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preparing relevant documents, setting up research teams, starting up projects of TCM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providing full technical servic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increas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applied services.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e below factors benefit the construction of TCM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professional decision and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 guided crowdfunding,cross-industry cooperation and marketization incentive in operation; service focused and demand orientation in project management.

[Key words] TC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ttern research

楣岢孤涫倒家“十三五”创新发展战略思想,遵循中医药科技创新的规律,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依托公利医院开展了区域性中医药科创中心建设模式探索。通过实践,逐步在中医药研发和转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发展、创新软环境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形成了配套的政策文件。这些工作探讨了传统医药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方式,并为政府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技创新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1 研究背景

1.1 全球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由于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1]。近10年来,科技创新已经发展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相互渗透、互为支撑的创新2.0形态[2]。

1.2 我国的进步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在科技发展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经济也迅速提速,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3]。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现行体制机制的问题,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障碍依然存在,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先导性高技术领域力量薄弱[4-7]。要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8-10]。

党的十以来,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动创新发展。2015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更是政策投放的重点[11-13]。

把创新发展提高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摆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发展”[15]。2016年初颁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以创新发展作为首要发展战略,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16]。

1.3 上海的任务

2014年5月24日,在上海考察调研时,对上海提出了“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要求[17]。“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2015年上海市委的一号课题[18-19]。

2015年5月5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新要求[20]。紧接着在5月25日,上海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要求,《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21]。

1.4 浦东的探索

浦东新区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在“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进一步建设中医药科创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十一五”期间,新区成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在国家和上海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浦东新区认真贯彻落实政府精神,率先进行中医药事业发展综合改革试验,着力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途径、创新发展新体制机制。“十二五”期间,坚持以中医带动中药,以中药强化中医的基本原则,促进中医药事业内涵发展;以服务百姓为着眼点,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并带动产学研发展,以提升中医服务和预防保健水平。当前,浦东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针对影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共性问题,探索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2 研究内容

为推进浦东新区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探索开展区域性中医药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试点,并形成与之配套的人才梯队、管理架构、服务平台,近期,浦东新区开展了中医药科创中心建设模式的实践研究。

2.1 组织建设

浦东新区中医药科创中心是在区域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实行理事会为核心的专业管理层运作体制,并依托新区和上海市中医药人才优势,建立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研发团队等机构,全面承担中医药产品研发与转化的决策、管理、组织、协调职能。其办公地点设置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委属综合医院)内,作为中心的委托承办单位,由该院提供专职管理人员及专项工作经费。

2.1.1 理事会 中心成立理事会,理事会主要负责对中医药产品研发转化进行规划、决策。由浦东新区所属中医药领域行政主管部门、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组成,并有加入和退出机制。各理事单位负责人担任理事,理事会下设秘书处。

理事会运作机制为理事长负责下的理事会议决策制度,其工作职责包括:宏观指导和决策,制订中心各项政策制度,解决中心运行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等。

2.1.2 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为中心的咨询智囊机构。由上海市中医药相关领域专家及知名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的任命由理事会全体会议通过。

专家委员会采取主任委员负责制,并由中心管理层负责联系和召集,其工作职责包括:指导中心的发展规划;为研发团队和中心管理层提供培训和专业咨询;为专项研发课题的招标、立项、考核、验收等提供意见。

2.1.3 管理层 管理层为中心的执行和管理机构。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管理层下设项目研发部、成果转化与产业促进部、宣传推广部、财务部、法务部、信息管理部等。工作职责包括:领导中心管理、开展学术活动、制订完善教育培训计划,充分发挥中心的服务平台作用;负责队伍建设,开展年度考核;负责经费资产监督管理等。

2.1.4 研发团队 研发团队是中心创新和研发的组织,其成员由新区医疗卫生单位中医药人才、理事单位相关产业的科创人员、专业研究人员,经报名、培训、考核、筛选等程序,择优录取,根据自身研究方向或工作领域,归入“中医药理论/技术研究”“中药和中医保健品研发”“中医诊疗器械研发”和“中医药衍生品研发”等研发小组。

研发团队采取中心管理层领导下的组长负责制,工作职责包括:研究行业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申报并完成研发创新专项、孵化专项,开发中医药新产品、新技术,攻关生产中的难点;整理研究行业信息,参加学术交流等。

2.2 机制建设

2.2.1 经费筹措机制 中心经费按一定比例由政府、中心委托单位、理事单位和相关研发机构、企业分别承担。其主要支出包括以下几个类别:①理事会开支:由理事单位会费承担,用于会议办公、交通、信息递送等事宜的支出。②管理层开支:日常经费由中心委托承担单位专项经费承,用于日常办公、交通、信息递送、人员绩效、临聘人员劳务、专家指导等支出。③项目管理经费:由政府财政拨款承担,用于由中心审批立项的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的评审、开题、中期考核、督查、验收等支出。④项目开支:由政府财政拨款、理事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匹配经费承担,用于支持“浦东新区中医药产品研发创新专项”和“浦东新区中医药科技孵化专项”的研究工作。⑤服务开支:由政府财政拨款和理事单位会费承担,用于建设中心各项服务功能,如知识产权服务、技术服务、项目推介服务和成果鉴定服务的支出。⑥产业化开支:由企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等承担,用于对中心研发、推介的各类项目开展产业化研究和实践。

2.2.2 多部门合作的协同机制 充分利用浦东新区现有的中医药医疗、科研、产业、教育、人才等优势资源,探索建设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研发机构、生产企业、投资公司等多部门、跨行业协同的中医药相关产品的研究平台,并逐步建成具有“发现-孵化-研发-评价-转化-投资-生产”等系列整合功能的良性运行机制。

2.2.3 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 在知识产权权益分配上,除了保护中心以及投资、融资方利益外,加大力度确保发明人合法权益,采取倾斜政策,鼓励发明积极性。

项目完成后因知识产权所产生的利益分配,依照项目负责人与中心或相关企业的协议约定执行;如无约定,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外,根据《合同法》《专利法》《科技进步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相应的知识产权。

2.3 制度建设

根据中心建设需求,拟定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明确了区域定位、组织原则、建设目标、实施方案、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工作制度等诸多环节。主要文件包括以下内容:

2.3.1 浦东新区中医药产品研发与转化中心建设方案 《方案》提出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区域内相关医、教、研、产、文化等相关机构共同参与,具备研发、孵化、转化、服务等功能的综合平台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为建成管理机制、服务功能完善的中医药产品研发与转化平台,培养一支具备研发和转化能力的工作团队;工作内容涵盖硬件建设、组织建设、内涵建设等方面,并明确了推进步骤和保障措施。

2.3.2 浦东新区中医药产品研发与转化中心理事会章程 《章程》中对于理事会的产生、构成、职责、撤销机制分别进行了描述,并对议事规则、经费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

2.3.3 浦东新区中医药产品研发与转化中心经费管理制度 《制度》中对经费的来源及使用路径、经费的管理原则、管理规范进行了详尽规定。

2.3.4 浦东新区中医药产品研发创新专项管理办法 针对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的科技创新项目,制订了专项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规定了研发创新专项的申请条件、申报与评审流程、项目实施与管理的程序,并对经费的组成与下拨时间节点、预算编制要求、项目成果管理与权益分配进行了明确。

2.3.5 浦东新区中医药科技孵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科技孵化专项资金支持中医药理论、技术创新,药物、保健品、食品开发,诊疗或保健器械开发、衍生产品研发等项目。《办法》中对于申请条件、申报与评审、项目实施与管理、经费管理等做了详细规定。

2.3.6 浦东新区中医药产品研发与转化中心管理人员规章制度 为保障中心管理任务顺利进行,制订了中心管理人员规章制度,详细规定了主任、干事等相关成员的工作任务及工作制度。

2.3.7 浦东新区中医药产品研发与转化中心研发团队规章制度 为保障中心研发创新任务顺利进行,加快研发团队人才培养,制订了研发团队规章制度,详细规定了组长、副组长、组员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职责。

2.3.8 浦东新区中医药产品研发与转化中心经费管理制度 为明确各类经费使用原则,制订了经费管理制度。《制度》中遵循相关财务管理规定,规范了中心的经费使用、审批、审计、督查等工作。

2.4 功能建设

2.4.1 研发孵化功能 通过项目扶持,不断推进中医药科技成果的创新研发及培育孵化。建立科技孵化基金,收集具有研究价值和产业化前景的中医药特色项目,通过专家审核和中心审批,筛选出亮点项目,给予孵化经费支持。设立研发创新基金,根据中医药发展趋势、研究热点、试验区建设要求,每年开展项目招标,通过中心遴选和专家评审,以《中医药科创专项基金课题》的形式给予支持。中心以督查等形式跟踪项目情况,定期邀请专家审核项目进展和经费支出,保障项目能顺利实施并形成研究成果。

2.4.2 技术支撑服务功能 中心整合区内外现有的实验平台、情报中心、人才队伍、专业设备、技术储备等系列技术服务资源,形成比较完整的中医药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和技术服务机制,在培育研发、产品试制、咨询指导、信息情报等领域,为研发团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4.3 知识产权服务功能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早期探索与专利事务所的合作共建机制,以协议签约、承包服务的方式,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功能,为研发孵化项目以及在区域内外开展转化和产业化的项目,提供专利咨询、专利注册、专利评估、专利保护、专利交易等知识产权服务。

2.4.4 开展产业化及推介应用服务 中心建立产业促进部门,通过寻求生产或投资机构合作、组织供需方洽谈等形式,对研发的各类产品进行展示、推介服务,并建成商务中心、展示中心等硬件设施。同时,充分结合市区级相关项目,推行先进、成熟、适用的中医药研发成果产业化。

3 结果

首先,初步建成了理事会为核心,秘书处、专家委员会、中心管理层各司其职的组织机构;招募了近10名管理人员,配置趋于齐备;各项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特别在人事、项目、服务平台、法务、财务管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实际经验,形成了10余项较为合理、顺畅的制度流程,并拟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其次,加强了中医药研发和成果转化人才伍的建设。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培训、业务学习、学术交流等方式,进行系统培育。一支由4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科研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脱颖而出,承担了一系列中医药创新研发任务,更多的孵化项目也在顺利实施中,团队内既相互协助又良性竞争的局面逐步形成。

再次,立项了近30项“浦东新区中医药创新研发专项”,资助金额280万元,以中医药理论创新、食品/药品/保健品/院内制剂开发、保健/医疗器械开发、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开发为核心的科学研究工作顺利推进,部分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短期内就申报了10余项成果专利。

还有,在中心管理层的不断努力下,以大学、企业、实验室、研发机构为龙头,为研发团队成员、理事成员单位科技人员提供药理病理实验、生化基因检测、代谢组学研究、制剂工艺、安全性评测、营养学研究、食品生产技术、生物信息工程、机械工程、微电子芯片技术、机器人开发、信息数据分析、统计学分析、计算机工程、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协助等系列支持的综合平台初具雏形,成为了区域内中医药创新研发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4 主要经验和建议

4.1 中心的组织管理模式必须坚持“专业决策、职业管理”原则

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和行业,为保障科创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机制。首先,依托理事会和专家团队,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开展顶层设计和科学决策,并发挥各领域专家的优势,为研发项目的定位、立项、实施提供专业指导,为研发团队进行系统培训,从而成为中心的核心智囊。同时,为完成中心的各类功能和职责,需要开展大量的服务和协调工作。因此,必须建立专职中心管理团队,制订完善实施方案、工作计划、管理办法、岗位职责等,从而形成一套“专业决策、职业管理”的组织管理模式。

上一篇:基于会计准则国际化背景下的会计职业判断研究 下一篇:混合体制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