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货币争霸

时间:2022-08-20 12:56:42

欧美货币争霸

近来,欧元面临的麻烦日甚一日。先是德国《明镜》周刊曝出希腊债务危机的“幕后黑手”竟是素有“阴谋策划者”恶名的高盛:继而《华尔街日报》再揭猛料:欧元连续大跌肇端于华尔街几家对冲基金经理的一次私人聚餐。报道称,在2月8日于纽约曼哈顿举行的一次私人晚宴中,多位华尔街顶尖的基金经理密议了联手狙击欧元的计划,席间他们还达成了“欧元将跌至与美元平价”的共识。而此次聚餐之后三天,欧元就遭到了前所未遇的猛烈做空,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从2009年底以来的1:1.51左右直泻到1:1.35以下。

对于欧元困境,多数评论将其归结于欧盟货币和财政体制本身的缺陷,认为只要欧盟及时对希腊等“欧猪五国”(PIIGS)施以援手,就能挽狂澜于既倒,危机将不致扩大成为全面的欧元危机。而欧元区核心国家德法两国提出的组建“欧洲货币基金组织”(EMF)和发行欧盟共同债券方案,似乎也为期待危机能消泯于萌芽阶段的人们增加了一些乐观情绪。

然而,细观欧元历史及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难发现,欧元危机的深层原因是――欧洲被美国牺牲了!欧元自诞生之日起,就由于具备挑战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潜在实力,而陷入与美元的长期“货币战争”。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后,美元持续颓势,导致资金流出美国,原本低迷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白宫与美联储尝试了各种方法以图挽救美元,但收效不大,美国不得不通过打击欧元来勉力维持美元地位。

美国身影 高盛日前下调希腊国民银行和希腊邮政储蓄银行股票评级由中性至卖出。

从欧元的历史来看,欧元的诞生本就是冷战时期美国策划的产物。美苏争霸年代,欧洲大陆是东西方阵营抗衡的中心地区。前苏联为了抗衡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成立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前身),于1949年在东欧范围内搞起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1963年起,经互会内部贸易结算货币统一使用卢布,极大地促进了东欧经济一体化。这使得货币林立导致内部经贸冲突不断的西欧在冷战中处于不利局面。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70年10月,以卢森堡首相皮尔瑞・魏尔纳(Werner)为首的一个委员会,向当时的欧共体理事会提交了《关于在共同体内分阶段实现经济和货币联盟的报告》,史称“魏尔纳计划”。魏尔纳计划就是欧元的最初框架设计,根据该计划,欧共体创设了欧元的前身――欧洲货币单位。不过由于整个1970年代国际金融形势都处在动荡之中,魏尔纳计划完全落空。到了1987年,在当时苏联由于戈尔巴乔夫改革而处在经济暂时强势,美欧却发生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时任欧共体主席的雅克-德洛尔提出了内容大致相当于魏尔纳计划翻版的“德洛尔计划”,提出了欧洲统一货币的路线图。最终,根据这一计划,1992年签订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确定了欧元的诞生。

回顾这段历史,不难发现,欧元的诞生有着深厚的冷战历史背景,欧元一定程度上是美国冷战需要的产物。与美元相比,欧元是政治捆绑的结果,信用基础薄弱,不像美元有强大的美国制造和石油美元作为信用基础的支撑。

此消彼长

欧元于1999年1月1日诞生,到2002年2月28日,所有欧元区国家都停止使用原有货币改用欧元。而此时的美国经济,正饱受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摧残,经常项目收支恶化,景气指数低迷,市场对美元失去信心。而欧元的诞生则把欧元区连结成一个统一的经济体,这个经济体拥有比美国更多的人口和大致相当的经济总量,并且当时经济运行状况较为良好,使欧元成为比美元更适合持有的货币。因此欧元刚刚正式“就位”,就对美元产生了强烈冲击。

2002年2月,美元兑欧元的强势扭转为下跌,美元从此开始进入长期贬值通道。美元开始贬值时的2002年2月,当时的美元兑欧元汇率为0.87:1,而到近期的2009年11月底则为1.51:1,美元对欧元累计跌幅达64%。

2002年以来的欧元崛起、美元衰落,原因并不仅仅是欧元区统一市场在发展壮大,而美国自从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再无革命性技术创新刺激经济升级。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欧元作为一个新生的强势币种,从三个方面严重削弱了美元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首先,欧元削弱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地位。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欧元提供了一种能够替代美元的结算货币选择。例如伊拉克曾在2000年11月宣布石油交易改用欧元计价,此后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先后宣布接受欧元计价的石油交易。由于欧元区主要出口商品品种与美国具有竞争性,欧元结算量的上升就必然导致美元结算量的下降。IMF的特别提款权(SDR)组成货币权重的变动也反映出欧元美元力量对比的变化。在2001-2005和2006~2010两期SDR一揽子货币权重中,美元从45%下降到44%,欧元从29%上升为34%。结算量就是定价权,美元结算量的比重下降意味着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定价权的流失。

其次,欧元冲击了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国际储备量是世界货币地位的表征。欧元诞生之后占全球总外汇储备量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美元则持续下降。根据IMF的官方外汇储备构成数据统计,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总量的比重从1999年初的71%下降到2009年三季度末的61.65%,欧元则从1999年初的18%上升到2009年三季度末的27.75%。

最后,最具根本性的是,欧元冲击了美元的信用基础――石油美元。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使用欧元进行石油贸易,宣告着“石油欧元”对石油美元的挑战。事实上,美元至今仍是世界石油贸易体系架构设计中的唯一结算货币,这是1974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与沙特达成的秘密协议确立的,绑定石油这种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也成为美元坚不可摧的信用基础。1974年之后,金融革命围绕石油期货交易发展出来,石油交易所需的金融和法律构架也把美元作为了“默认设置”。因此,伊朗等国的石油欧元交易,基本上只能以现金结算的“地下”方式进行。尽管如此,欧元还是严重冲击了石油美元的“可信赖度”,这是由地缘政治因素决定的。

从地缘关系来看,世界第一石油产区波斯湾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对美国来说已经被欧元卡了脖子――这是因为霍尔木兹海峡北岸的伊朗正是宣布石油只用欧元结算的国家。而对美国来说第二重要的石油产地委内瑞拉,也已投向了欧元的怀抱。第三个重要石油产区里海,沿岸有俄罗斯和伊朗。还有一个重要石油产区――非洲几内亚湾,其沿岸国家使用最多的货币是西非法郎和中非法郎,两者恰恰都是单一盯死欧元的货币。可以说,地球上几乎所有重要产油区都遭到欧元严重渗透,石油美元岌岌可危。

下一波金融海啸

美元地位受到冲击造成了美元汇率的长期弱势,资本流失。当年为了对抗卢布而造出欧元,到头来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为了维持美元的地位,美国不得不采取种种手段打击欧元。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战略目的就是切断欧洲大陆与波斯湾之间的陆上通道,掐死欧洲的“油路”,以削弱欧元。伊拉克战争之后的阿富汗战争,也含有阻断中亚天然气输往欧洲的管道路线选择的意图在内。

不过,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并没有对欧元造成根本性的打击,充其量只是延缓了美元坠落的过程而已。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没有创造出新的技术革命。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融入全球经济整体格局的背景下,美国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技术并不见得欧洲就不能提供,新兴市场没有理由只接受美元贸易而拒绝欧元,

2008年金融危机从美国爆发,严重打击了美国的经济力量,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受到重创,欧元成了替代性选择,使流入美国的资金减少。在全球制造业基地已经转移到“金砖四国”等地,美国经济更多依赖大宗商品定价、结算为基础的金融行业的情况下,流入资金减少就意味着经济实质上恶化。

为了维持其主导地位,2008年以来,美国曾尝试了大规模推销美国国债、推广“碳减排”以图重组全球战略资源等手段,但收效甚微。而这次的欧元危机,则可以看作美国祭出“消灭欧元”这“最后一招”的表现。 2010年3月11日,希腊雅典,在沉重的债务危机下,一名男子手持“冰岛:93%反对”的牌子上街罢工示威。

无论打击欧元是“阴谋策划”的行动还是利用希腊危机的顺势而为,美国发力的打击点都是公开的和可观察的,因而其后果也可以预测。

欧元有先天弱点。“欧猪五国”这样的欧洲国家,并未因为欧元的存在而改变其在欧洲的边缘地位,欧元反而令欧元区中心国家德、法利用GDP总量带来的货币发行权优势绑架了国家的财政政策。像希腊这样依靠船运、旅游和侨汇的脆弱小型经济体,可以被高盛一个公司通过一桩交易摧垮,进而连累整个欧元,这样的货币体系,有多少抗打击性可言呢?

显然,下一步欧元危机的全面爆发几乎不可避免。欧元崩溃性贬值之后,美元将采取主动贬值。不过,这属于崩溃性贬值不是技术性贬值,是由于货币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而发生的“山体滑坡”。各国货币都会随着欧元与美元而竞相采取贬值步骤,由于不同货币贬值速率不同,全球价格体系将混乱,下一波更大的金融海啸将不可避免地到来,

恐怕抛弃现行的以IMF为中心的、冷战时代设计的、单纯以维护美元霸权为目的国际货币体系,开启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谈判才是唯一出路。

上一篇:SARS的背影 下一篇:1919:变革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