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初探

时间:2022-08-20 11:20:29

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初探

一、问题提出

新闻报道,河北某大学军训,学生站立不到一小时,有近二十人晕倒,一人瘁死。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和家长对学生体质的高度关注。片面追求升学率、超课时、题海战、补课、沉迷电子游戏等因素,都侵占了学生的活动时间,一周两节体育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身体需要, 故每天活动一小时体育锻炼便提到议事日程上。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校七、 八 、九 三个年级。

2、研究时间:

2008年9月一2010年7月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现状调查;第二阶段:现状分析;第三阶段:结论和建议。

3、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源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

三、现状调查、分析与研究

1、 基本情况

1)我校开展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已有两年,校委会高度重视,纳入了教师考核机制。每天第七讲课为活动一小时时间。校领导,各教研组,体育教师全员轮流参与。

2)学生参与热情高。各种球类、接力赛、扒河、轮滑、踢毽、长跑、跳皮筋等项目在学校开展轰轰烈烈。班际间的友谊赛,教师与学生的表演赛、校际间巡回赛,不但增强了学生体质,也增强了学生的友谊和见识。

2、分析现状

1)“两个共识”的形成

(1)体育教师把课余活动一小时作为主要工作之一,对此已形成共识。

体育教师担负着学校体育全部工作,是每天课外活动一小时的直接实施者,他们要完成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工作,还承担学校各种大型体育活动。经调查,我校体育教师乐于承担此活动,且为之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问卷中,“作为体育教师,重视并积极作好此活动”同意的占90%。

(2)对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学校领导、其他教师已达成共识。

学校体育工作作为班级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得到了认可.在场地、器材、时间、宣传、协调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从课时量、绩效考勤予以纳入考评。突出者进行了奖励和表扬。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2)我校各班在此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各班在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不能三不足”的现象:不能按时到操场,致使学生混乱。不能足时活动,因而以后活动流于形式。不能正常出勤,使活动难以开展;运动量不足,达不到活动目的。器材不足,使学生 兴趣不浓。参与学生不足,学生整体素质难于提高。

(2)活动缺乏长期性。活动学生容易受到家长甚至文化课老师的阻挠。这与家长、老师思想认识不足有关。

(3)学校考评机制的影响。

活动搞起来了,但升学率是考评各班的唯一指标,智育第一,是不辩的事实。活动是否影响学习,是全校师生挥不去的阴霭。活动的“度”如何把握。

3)制约我校一小时体育锻炼五个瓶颈问题。 (1)体育教师不足。每天一小时,增加了教师课时量、工作量, 尽管纳入绩效考核,但精力有限。

(2)部分教师、学生认识不足,把锻炼和学习对立起来。不热心,认为可有可无。表现的忽冷忽热。

(3)器材投入长期性还不够。人数多,项目杂,要有可持续性,必须有大量经费投入。

(4)场地合理分配。因为都集中在第七节课活动,大欺小,强欺弱的情况时有发生。体育教师要提前制定预案,划分场地,充分发挥场地利用率。

(5)注意安全,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因本校部分场地不符合要求,损伤事故较多,给家长、学生带来了不必要损失。

从表1、2中可知,中学生对此活动完全支持,活动热情高,有益锻炼取代了打架,等不良习惯,形成了一种良好生活习惯,违纪学生明显减少。同时,也发现部分家长、老师仍心有余悸,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觉得,学龄中期,特别是学龄晚期学生精神生活中一个最大缺陷,就是丧失了自由支配时间这笔巨大财富,自由支配时间对全面发展,对智力及审美兴趣和需要的形成,都是必不可少的”。如今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外活动时间,都被各门主科占领。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只是疲于奔命,课余时间基本都应付作业和名目繁多的练习和考试,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天性被抹杀,失去了青少年的快乐和幸福,学生希望在运动中享受快乐。

从表3看,体育器材和场地匮乏,经费还有待于继续增加。要保证此项活动长期性,投入是保障。学校要制度性纳人经费预算,不断改善学生锻炼条件。我校运动场地生均不足4平方米,特别是第七节课时,严重影响到学生活动空间及有效利用运动器材,造成运动密度、强度、量均不足。近年来每学年体育器材虽有增添,但生均不到1元钱,面对九百多名学生的实际需求是不言而喻,加上自然损耗和个别学生的人为损坏,更是雪上加霜,与上级规定的场地器材要求还有距离。

从表4看,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通过调查,患感冒、神经衰弱、消化 不良等学生愈来愈少。上课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学习效率高,粗布达到了学校预期目的。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时期,身体的健康和体质的增强都要在这段时间里打下基础。“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这是我们这一代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四、结论和建议

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根本。 如果不改变现实中“升学率第一”的指挥棒,此活动很难持久。

2、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关键。学校领导只要贯彻执行此条例,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3、经费投入是保障。场地和器材是学生运动的载体。如不完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教师、家长的观念是基础。只有教师和家长的理解、支持,此活动才能有长久性。

参考文献: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S]国家教委令第8号1990年3月。

上一篇:家园连心桥 下一篇:让小暴君变回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