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小》课堂教学赏析

时间:2022-08-20 10:44:30

《比大小》课堂教学赏析

新课程的实施遍及城乡,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为教学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可一些边远的村小还得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粉笔、黑板),一些年长的老师称自己不懂操作无法赶上时代气息,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无从谈起。还有些老师说,由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新课标?有心无力。看了这节课的教学片段你还会这样说吗?课堂上没有华丽的多媒体课件让你饱眼福,却能让学生动起来。

一、教学精彩片段展示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师:你今年几岁?你妈妈呢?谁的年龄大?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如:8

(二)小组合作,学习新课

1、一天,数字王国里发生了争吵,数字“100”和数字“1000”都争着说自己大,谁都不服谁。请小朋友们帮忙来评评理,到底谁大?说说你的理由。指导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000和100,再小组讨论。

生1:1000是1个千,有10个百;而100就是1个百;所以,1000>100。师:很好,用数的组成来比较。还有其他方法?

生2:1000是四位数,100是三位数,四位数大于三位数,所以1000>100。

师:比较三位数和四位数的大小与以前我们比较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大小很相似,我们就可以用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思考这个相似的新问题。比数位:位数多的大。以后在我们学习新知识时,如果通过观察发现与原来学过的某个知识很相似,可以用解决原来知识的方法尝试解决新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方法。

师:我再举个例子9991000填那个符号?谁能举例说出也是用比数位这种方法比大小的两个数。

2、老师出示两个计数器,要求先写数再比大小,同组之间说说你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出:两个数都是三位数,数位相同比高位就可以。2个百>1个百,所以210>120。师:同学们非常棒,能运用旧方法解决新问题,谁能举例说出用这种方法比较大小的两个数。

3、老师再出示两个计数器,要求先写数再比大小,同组之间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324和352都是三位数,数位相同、最高位的数字也相同,就要比下一位“十位”,2个十

师:数位相同、最高位也相同,就要比下一位,直到能分出大小。同学们真是个小天才,那么你们能举例说出用这种方法比较大小的两个数吗?

生:(异口同声)能。师:好,每人写两组数,写完给你同组的同学看看。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704407时:

生:数位相同,最高位的数字7>4,所以704>407。

师:它们都由7、0、4这三个数组成的,为啥大小不同呀?

第3题:(1)请学生分角色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猜一猜,他们家各种了几棵?第4题:游戏活动:拼红花竞技(分小组)

二、教学的赏析与启示

(一)创设情景,情景生活化

以学生、妈妈、奶奶的年龄导入,让学生明白比较你、妈妈、老师和奶奶的年龄,其实就是要我们比较数的大小。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百以内的数大小比较揭示比较的方法,很自然的为迁移性的学习千以内的数大小对比较的方法做了巧妙的铺垫。分角色读题符合教材编排,让题目变活生趣,让学生容易理解题意。

(二)体验成功,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观察、比较比较、揣测、采集信息,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地追求意念和力量。无论是新课的学习还是练习的安排老师设计合理、有梯度,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中,第一次的探索降低难度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在老师的设计中走上探索的高梯。堂上讨论一浪高过一浪,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尽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乐。现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启发、帮助、协作,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等。从中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低年级学生从小就要学会合作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注意师生情感的培养

(1)他们年纪还少还比较好动好胜,思维活跃、分散,在玩乐中探索知识、有条理的思考,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初步知道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估计在学习过程中会不以为言,产生“轻敌”的思想、厌倦抵触的情绪。老师采取分组竞技调动学生情绪、让其积极参与课堂。(2)他们在家中是个宝、大人迁就惯了,唯我独尊,同学间缺乏合作、不愿互相交流沟通。分小组拼红花竞技,让学生知道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享受互相协作的成功与乐趣。(3)厚爱上中层学生,也关注后进生的参与探究,先老师举例后学生举例再每人举例一个,难度显梯形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能有收获,增加学生的自豪感、积极性、求知的欲望。

(四)培养质疑精神、开拓探索之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最怕生搬硬套,疑才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果索因,追根问底,提出问题是他们创新的开端。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斗志,也激发了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精神,老师让学生类比举例、当没有找到合m的叶子花心时学生设计叶子、花心的数字,是比较大小的巩固与突破。

总之,使用新技术并不一定代表新的教学思想。屏幕不能代替必要的板书,学具操作不能代替必要的教具演示,硬件只是外壳,理念才是灵魂。只有对课堂的思考多了,对教材的解读多了,对课后的反思多了,才会把握教材,把握学生,从而师生共同享受数学课堂的愉悦,感受数学教学的美。

上一篇:浅谈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布地奈德雾化治疗 下一篇:浅析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