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

时间:2022-08-20 07:13:23

探讨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供电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供电配网作为直接对用户供电的输电方式其安全与可靠以成为电力部门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有效的规范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熟练,对维护供电系统稳定高效运行,保证社会生产有着总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配网电力工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稍作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员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网; 技术问题;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以及用户联合构成的一个整体。电源还有输电网的建设、发展是向社会提供充足能源所必需的必要条件, 而配电网和用户是把电能转化成为各种途径的消费市场。两者对电力系统都是缺一不可的。电力系统的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输电网、可信的配电网和富足的电源,三个方面有机结合, 才能满足社会各界正常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的,人们对电的需求和依赖程度已经越来越重要。供电配网作为向用户供电的直接方法, 它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已经成为电力部门和用户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

1. 配网系统技术特点 所有的配网供电系统都是由发电厂、供电网、配电网和用户共同构成的整体。发电设施与输电网络的不断完善是提高社会各行业用电质量的需求,配电网络和用户是将电能使用的消费市场。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充足的电源、完善的供电网络,可靠性高的配电网络的共同结合。具体来说,配电网络系统是一个将即时监控与离线管理相结合的系统,它能将电网数据与用户数据、电网结构与地形结构高度集成,兼具软件与硬件隔离功能,且其系统软件的运作与网络设备类型相关性较小,可适应有线、无限、光纤等多种通信方式,且具有易使用,可靠性高等优点。

2.配网电力工程存在的相关问题

2.1外力破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供电网络已渐渐无法满足现实供电需求,其可靠性也大大降低。首先,传统的配电网络多以架空线路为主,连接方式多为单端供电的树枝状,新建的住宅小区与开发区通常会使用环网供电,电源多从就近架空线上取得,由于部分用户急于用电,按计划投资难以快速落实,因此,接线临时性较大;其次,主要交通干线附近建筑工地较多,大量的施工设施对线路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第三,大多数老城区配电网络单一,供电能力差,接线混乱,故障率高,供电可靠性低。除此之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传统变电站的安全性已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很多变电站年久失修、维护差,污染严重,引发故障概率大,完全没有达到可靠的目标。

2.2闪络在供电系统的长期运行中,电力设备的绝缘元件长期受工作电压,若其表面积累了一定量的盐分,受潮之后往往会引起闪络,同时污垢的积累还会使绝缘部件的抗冲击能力大大降低,若遭受雷电冲击或内过电压的冲击,极易导致闪络,引起单相接地,剩余两相电压升高,还会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倍数过高,造成短路,影响正常供电。

2.3过电压电力设备在其运行过程中,尤其是运行环境恶劣时必须承受内部过电压和工频电压以及大气过电压的影响,传统的电力设施大多爬距不够,给电网的可靠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弧光接地过电压是一种高幅值过电压。当电网的电流、电容超过一定数值时,若不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接地电弧将很难熄灭,引起弧光接地过电压。将极大的威胁配电网络的安全运行,在早期的配网电力建设中,绝缘多用针式瓷瓶,但它无法承受雷击直击,感应电压过低时也会引起闪络。

3. 提高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3.1 做好前期规划设计 在设计10 kV配电网络规划时,一定要考虑各个地区规划中实际的负荷增长情况,同时还要结合当地人文地理情况以及一线班组提出的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建议,综合所有情况整体规划,才能使得网络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3.2 合理制定施工方案 在电力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先对施工范围内的线路进行详细的考察,对施工的每个过程、每个细节都要有细致的考虑,并做成具体的施工方案。另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尽量的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对用户正常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3.3 定期维护并采用先进的技术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已经完成施工的线路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因为整个施工过程并未完全完成,而对先完成的线路要做好日常的保养和维护工作,这样才能保障在全线完成时整个工程的质量。另外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相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样才能保证最大可能的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系数。比如,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带电在线检测设备,对电网实施实时监控,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可以自动处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3.4 妥善处理施工环境 配电网施工过程的几乎都是在户外且相对比较偏僻的地方进行的,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对配电网的施工过程影响因素较多,下面从主要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防备人为破坏。配电网的杆塔位置应该布局合理,远离道路,尽量减少不必要因素的影响。但是,如果条件不容许,则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在杆塔附件增设警示标志、涂上反光漆等,提醒驾驶人员的注意,避免人为的意外事故对设备的损坏。

②防雷措施。10 kV配电网络一般是架设在户外的空旷地区,出现雷击线路的概率相对而言比较大,所以配电网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务必要做好防雷措施。比如说可以采用套瓷横担或者支柱式的绝缘子、安装好避雷器、做好地线的铺设工作等等措施都能起到有效的防雷作用。若线路经过的是城区,则要对线路所经过的环境进行考察,线路附近不能有树枝或者其他建筑物的影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好再架设线路,避免发生雷击或者意外触电事故。

③对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在电力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附近有工业区或者当地的环境污染严重,就会对供电设备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务必事先要做好防腐措施,比如采用绝缘导线先做防腐处理、采用防污能力更好绝缘子等。另外,就是定期对设备做好日常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4. 配网可靠性管理

4.1 人们对配电系统的管理,随着科技的发展,配电网络的科学含量不断的提高,将对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不但要熟悉运行、检修、规划、设计等,而且还要懂得计算机以及配电网自动化的运行、维护等。因此,必须从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着手,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4.2 停电管理,目前,我们的停电方式主要有:第一种为计划停电,根据月生产计划工作需要,在月底向调度申请下个月的停电计划;第二种为临时停电,主要是处理故障,临时向调度申请停电;第三种停电为夜间停电,对工作量较小,在安全前提下采用夜间检修工作,这样虽然不能提高供电可靠性(现要统计在停电时户数里),但可以减少电量的损失,还可以得到良好的社会效率。

4.3 综合停电。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为各部门之间的,调度所根据各部门的停电申请进行调整,使各部门的工作安排在同一天进行。另外,调度所根据某部门的停电申请来通知其他部门是否有工作。第二种为本部门各班组之间的,由本部门自行调整,统一报停电申请。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停电,达到提高可靠性的目的。

5.结束语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及供电企业大修技改工程力度的逐步加大,只有在电网的规划和建设中综合考虑农村配电网的问题和影响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管理措施,优化电网结构,提高设备水平,规范企业的生产管理,才能大大提高农村配电网的可靠性,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赵颖博.农网系统供电可靠性提高策略[J].河南科技,2011,16.

[2]郑玉惠.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的措施和建议[J].农村电工,2012,2.

[3]谭年晃.供电可靠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J].广东科技,2009,20.

上一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发展趋势 下一篇:高层建筑的电气自动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