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妈妈”解千愁

时间:2022-08-20 06:59:23

9月初是“悲伤”的季节,因为幼儿园小班的教室时而嘤嘤啜泣、时而嚎啕悲鸣、时而愤懑呼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老师的耐心疏导,许多孩子都展开了笑颜,因此又可以说9月底的校园是幸福的。可是在我的班上有个宝宝叫毛豪雨,他的整个9、10月都是悲伤的,为了他能不再悲伤,我频频出招,他见招拆招,就在我近乎绝望的时候,一声“妈妈”却让他的哭声骤停了。这个是神奇的瞬间,我心酸难忘……

两个月了,豪雨唯一的行为就是哭泣,从进园开始的号啕大哭,满地打滚到后来的嘤嘤抽泣、闭眼干哭,一天8小时几乎一刻也停不下来。其间,他也不参与任何幼儿活动,不进食、不喝水、不和老师搭讪。他对我们三位老师来说如海市蜃楼里的石头,想亲近却招不到任何入口。于是,我和豪雨就在这种亲近与排斥之间不停地“过招”。

“过招第”一回合:哄骗逗乐不理睬

场景一:“小雨宝贝,让彭老师来抱你进班好吗?我们进去玩玩具、吃好吃的。”“彭老师带你去玩滑滑梯吧,我们幼儿园的滑滑梯可好玩了。”“小雨真棒,自己能进教室呢,进去老师就要给个小红花,要大大的表扬呢!”每天入班时,我们总是这样热情走出教室去迎接他。

PK:“奶奶,奶奶,我要奶奶。”他紧紧勒住奶奶的脖子,两腿夹住奶奶的腰,把头蒙进奶奶的肩膀上,根本不理睬我。

场景二:老师和全班小朋友在进去游戏活动。眼看只有小雨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置默默抽泣,时而呜呜哼几声,呼喊几下奶奶。“这个《拔萝卜》的游戏真好玩,我们要再选一个萝卜,看看我们班谁最可爱能来做这个萝卜呢!小雨最可爱,小雨你愿意来做这个大大的厉害的萝卜吗?”我轻轻走上去牵他的手。

PK:“奶奶,奶奶,我要奶奶!”说话之间,就往地上一躺,全身睡在地板上大哭大喊起来。

“过招”第二回合:吓不住,唬不得

虽然我们的热情总是换来一盆冰水,但是抱定“铁杵成针”的决心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着,但是经过对小雨的观察,觉得亲近这招已经不太管用了,他根本不领情。那么我们就来严肃的!

场景一:午饭时间了,眼看小雨近两周根本没有在幼儿园吃过食物。我们也非常着急,这天中午午餐时间,我先敲山震虎:“今天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排骨汤和番茄鸡蛋,因此,谁都不能挑食。我们来个比赛,看谁吃得香吃得好,表现好奖励小红花,表现不好的不但没有小红花,还得罚吃。你越不喜欢吃的,老师就得多添点给你。”一听这话,小朋友都啊呜啊呜地拔饭。只有小雨从头至尾自顾自的双手揉着眼睛,闭目哼哼。见此情景,我只能端起他的碗喂饭。

PK:在我的强硬态度下,小雨吞下一口饭,可是含在嘴里死活不嚼,当我命令他咀嚼时,随着“哇”的一声大哭,他把仅有的一口饭全喷在我的大腿上。

场景二:午睡时间到了,可对于小雨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天静静一个人坐在教室了。我只能傻傻地陪他坐在教室。哪怕他哼哼哼哼犯迷糊都不允许你抱他进寝室。这天,眼看边哭边哼的小雨实在累得趴在桌上打盹,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费劲想把他抱进床。

PK:“我不要,我不要。”随着我的动作,他突然醒来,两手抓住桌脚大哭起来。吓得全班小朋友都坐起来,有的甚至和他一起哭。

“过招”第三回合:冷处理,寻求家园合作无果

转眼已经是十月后的第一周上学了。面对“油盐不进”的小家伙,我筋疲力尽,只能采用冷处理的方式,随他去,看他能哭哭哼哼多久。可是你不管他,他真能站着就站着哭半天、哭一天。怎么办呢?我只能拨通家庭联系电话,希望和小雨的父母沟通,因为接送的一直是爷爷奶奶。没想到接电话的还是爷爷。经过一番交谈,我们得知小雨出生后就被父母扔在爷爷奶奶身边抚养,父母出去经商了,小雨是奶奶一手带大,所以特别亲奶奶,除了奶奶谁也不要。而且敦厚朴实的爷爷对于孙子的表现也显得无能为力,甚至说着说着泣不成声。面对这样一个留守家庭的情况,我反而只能安慰爷爷奶奶,让他们放心把孙子交给我。

开学第45天上午某时:无心插柳,一声“妈妈”解千愁

眼看家园合作也很难进行,我只能把小雨时刻拉在手上,希望多和他接触以此来转移他对奶奶的依恋。可是小雨还是那个一路哭啼的小雨。开学第45天上午晨间谈话时,我突然想和小雨聊聊妈妈。“小雨,想妈妈吗?”“想!”“妈妈回来吗?”“不回来!”他说的时候眼神很暗淡,伴随着哭声。看着这么可怜的小家伙。我忍不住说道:“那这样,以后不要叫我老师了,叫我妈妈吧。在家有奶奶,到幼儿园有妈妈。好吗?”瞬间,他哭声停止了,呆呆地看着我,仿佛在确认。就这一瞬间,我突然也领悟到了,我立刻强化我的话:“小雨叫妈妈,听妈妈的话,不哭,乖!坐到妈妈身上来!”小家伙看着我不动也不哭,但是随着我把他抱到身上,他轻轻地爬在我的肩膀上,安安静静。

一次无心的谈话却一下子打开了这个小石头的心门。原来对于小雨来说,什么也抵不上妈妈的爱。亲近孩子最厉害的法宝并不是丰富的教育技巧或者策略,而是了解孩子的心灵最深处的渴望,尤其对于特殊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通过幼儿教师补偿其母爱与亲情的缺失,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幼儿园)

焦虑问题:老师的态度好吗?会喜欢我的孩子吗?

应对策略:首先,请相信和支持老师。在一所合格的幼儿园里,托班老师有着丰富的早教经验,是有爱心的专业人士,请多给她们信任和鼓励。积极和老师沟通,交流宝宝的情况,在家园的共同配合下老师会尽快熟悉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会采取适应幼儿个性的方法教养孩子。

其次,家长应该调整好心态。孩子原来体验到的家庭模式是p对1,甚至3对1、4对1的关爱,这不是真正的社会形态。孩子步八社会之后要开始接受社会规则,比如等待、不影响他人、分享、轮流等等。同时接受和理解老师与孩子1对5、1对1 0的爱。进入集体生活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是孩子的家庭生活无法取代的,也是孩子踏入社会的开始。

孩子有特殊嗜好和不良习惯怎么办?

不良的入睡习惯:抱奶瓶、抱一条毛巾、摸着大人等等。

不良的进餐习惯:满堂跑、边玩边吃、边看电视边呓、特殊的排便信号。

不良的行为习惯:乱扔玩具、倒撒东西,甚至是打人、咬人。

应对策略:其实每种不良习惯的形成都跟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关,孩子不良习惯的纠正需要家长和幼儿园配合,经过一段时间不懈的努力,逐渐帮助孩子克服某种依赖。

刚入园时家长可告知老师孩子的特殊嗜好和不良习惯,老师会允许孩子暂时延续这些习惯,等孩子情绪稳定之后,教师会借助集体生活的力量,采取鼓励、提醒、批评等方法帮助孩子纠正这些不良的习惯。一种习惯后形成就很难改变,所以最好不要给孩子形成不良习惯的机会,把不良习惯扼杀在萌芽阶段。别看孩子小,但孩子有很强的可塑性。

上一篇:拖拉机故障诊断声音变化判断法 下一篇: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