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萎缩性胃炎咋办(等12则)

时间:2022-08-20 06:28:55

我因有胃脘胀满、嗳气、腹部不适、无食欲,在当地医院做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部分粘膜有肠上皮化生。对症治疗3年余,未见好转,听说此病还可能发展成胃癌,我有些害怕。请问,此病真会癌变吗?我该咋办?

新疆 房义仁

房义仁读者:

所谓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腺体中,出现了正常时不应该有的肠腺体(即肠腺迁移胃内)。肠上皮化生可分为小肠型和结肠型,以及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其中只有结肠型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才与胃癌有关。可以这样说,萎缩性胃炎虽可癌变,但癌变率并不高。您的胃粘膜有肠上皮化生,但说得比较笼统简单,其严重程度不好判断。

目前此病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以下措施可早期发现癌变、保持病变稳定和减轻临床症状。

1.定期复查胃镜 单纯萎缩性胃炎(指无肠上皮化生或仅有小肠型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和无不典型增生)3年1次;单有结肠型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或单有轻度不典型增生两年1次;结肠型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同时伴轻度不典型增生一年1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3个月1次;如有重度不典型增生应视为癌变,宜施行手术。

2.内科治疗 ①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慢性胃炎致病菌,故应首先抗菌治疗。现认为能抑制或杀灭HP最好的药物是: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甲硝唑、红霉素和四环素等。通常将上述药物中的三种或两种联用(称三联或二联疗法),取得的疗效最好。②口服硫糖铝、胃膜素和生胃酮等胃粘膜保护剂。③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或稀盐酸合剂等提高胃酸浓度。④有胆汁反流者应口服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西沙必利或胃复安等),使胃蠕动加强,防止胆汁反流,以保护胃粘膜。

3.饮食疗法 胃酸过低或有胆汁反流者,宜多吃瘦肉、奶类;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

食;避免长期饮浓茶、浓咖啡、烈酒和吃辛辣、过冷、过热和粗糙食物。

4.消除某些致病诱因 如吸烟、情绪紧张或低落,以及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和水杨酸钠等。

总医院内科教授 张 禹

有治疗肾积水的良方吗

我妻子今年56岁,患肾病多年,肾功能越来越差。去年8月检查发现肾积水,且病情还在恶化。请问有治疗肾积水的良方吗?

广东 李怀修

李怀修读者:

肾结核对侧肾积水,是肾结核的晚期并发症,是由输尿管、膀胱结核的梗阻性病变引起的。多由结核肾切除术前、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不彻底造成。输尿管和膀胱结核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愈,其粘膜发生严重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收缩,使输尿管狭窄,膀胱容量显著减少,甚至挛缩,尿液持续反流而排出不畅,最终导致对侧健康的肾积水。结核菌亦有可能逆行感染到健康的肾。

因此,您妻子首先应做详细的检查(如尿常规、24小时尿沉渣找抗酸杆菌、晨尿培养结核菌、静脉肾盂造影、B超、CT等),以明确是否仍有尿路结核。然后根据结果施行全疗程的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在此推荐您妻子同时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服用6个月后,再以异烟肼和利福平维持至少1年。为尽快扩大膀胱容量,迅速解除尿失禁,防止肾积水进一步恶化,最好在结核病灶得到有效控制后采用外科治疗,采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和尿流改道(或重置)术。至于肾积水,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时,应考虑本病并非仅有单纯的湿热雍结的标证,而脾肾虚损自始至终乃其根本,故应标本兼治,方可收效。

中山大学第一医院教授 叶任高/李 伟

脉压差过大有什么危险吗

我今年71岁,患有老年性高血压。服药前收缩压常超过17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60毫米汞柱左右徘徊,脉压差100左右。我常服三精司乐平、依那普利,已有2年多,收缩压已降至140毫米汞柱左右,舒张压50毫米汞柱左右,脉压差仍有90多。请问,舒张压低到这种程度会不会有危险,应如何避免?我还需坚持服降压药吗?

湖南 余子元

余子元读者:

您提出的问题是老年高血压中非常常见的现象,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往往是收缩压高而舒张压低。目前认为,50岁以上的成人,收缩压升高是比舒张压升高更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

您服药前收缩压高达170毫米汞柱,医生建议您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是对的。若无其他危险因素(如冠心病、糖尿病、肾脏病等),把收缩压降到140毫米汞柱已经可以了,至于舒张压由70毫米汞柱降到并停留在50毫米汞柱左右,只要没有什么不舒服,尤其是无心绞痛和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则您的高血压控制得还是比较好的,应当继续坚持下去。一般来说,舒张压不宜经常低于50毫米汞柱,因为心脏本身供血主要在舒张期,若舒张压太低首先会影响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并同时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也可能影响脑部和肾脏等重要脏器的血供。

必须指出,目前常用的降压药既降收缩压也降舒张压,尚无只降收缩压而不降舒张压的降压药。不过人体可通过自身调控将血压保持在合适水平,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把降压药剂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就有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血压水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教授 陈国伟

慢性鼻炎该如何治疗

我今年66岁,患鼻炎已6年多了。前年拍片诊断为鼻窦炎。去年又拍了几次片,结论是鼻炎。中药西药吃了不少,均不见好转。鼻子经常发干、灼热,同时还有头痛。请问,该如何治疗?

山东 谭业进

谭业进读者:

根据您在信中所提到的症状及去年的拍片判断,您极有可能患的是萎缩性鼻炎。

一般医学上将慢性鼻炎分为慢性萎缩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三种(编者注:各型的临床表现详见本刊2003年第10期第2页《慢性鼻炎能否根治》)。目前,慢性萎缩性鼻炎尚无特效疗法,宜局部和全身综合治疗,可用无菌温热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脓痂,或鼻内应用1%复方薄荷樟脑石蜡油、l%链霉素等;也可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B等。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者,还可采用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缩小鼻腔。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可用血管收缩剂滴鼻,通常用0.5%~1%麻黄素生理盐水。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可做下鼻甲硬化剂注射、粘膜下电凝固术和激光治疗,使局部粘膜下产生疤痕组织,缩小下鼻甲,或手术切除部分下鼻甲。

上海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李克勇

雀斑用什么方法可治好

我的面部、手背上长有一些斑点,我认为是雀斑。去年把几个颜色较深且较大的斑点用激光治疗过,虽然颈部的斑去掉了,但面部的斑又原样复出了。请问,这些斑用什么方法可根除?需服什么药?

湖北 龙 薇

龙薇读者:

雀斑是常见于面部的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女性多见,皮肤细白者易发生。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皮损数目可增多。皮损为芝麻粒大小的斑点,直径约2~5毫米,形状有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数目可由几十个到上百个。多为散在、对称性分布,也可几个密集成群,但互相不融合。以鼻、双颧、颊部为多,也可见于颈部、肩背、手背及前臂外侧。皮损表面光滑、无鳞屑。您脸上的皮损如符合上述特点,可诊断为雀斑;如不符合,应去大医院的皮肤科检查确诊。

雀斑的产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多数病人有家族史。雀斑对身体发育、健康并无影响,也没有症状,主要是影响美观。所以,如果数量少,颜色浅,可不必治疗。如有特殊需要(如当演员等),可用些脱色药,但需长期使用才可使雀斑颜色变淡,且疗效不稳定,维持时间长短不一。对个别皮损用三氯醋酸、液氮喷涂或用激光烧灼也是可以的,但此法仅适用于大而少的皮损。喷涂要恰到好处,范围不宜过大,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会使色素加深,甚至形成瘢痕。紫外线会促进黑色素的形成,故应尽量避免日光照射(尤其是夏季),外出时应戴遮阳帽或打伞,也可涂防晒剂如二氧化钛、对氨基苯甲酸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教授 叶顺章

二、三尖瓣口返流怎么办

我到大医院做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医生发现心脏二、三尖瓣口有轻微返流现象。据说,这是一种心脏病。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有危险吗,应该如何对待?

新疆 易小劲

易小劲读者:

要了解二、三尖瓣返流,应从瓣膜的结构和功能说起。二尖瓣、三尖瓣是人体心脏左心房、左心室间和右心房、右心室间两道自动化的活瓣门,当心脏舒张时,瓣膜活门开放,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充盈后收缩,瓣膜活门紧紧关闭,心室强力泵出的血液即通过大血管进入大、小循环(也称体、肺循环)。理论上说,瓣膜活门的关闭应该是天衣无缝的,心室关闭时不应有血液返流至心房。然而,由于超声仪器的不断进步,人们发现,二、三尖瓣门的返流特别是轻微返流是相当常见的。引起返流的原因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或生理性)的。

多种器质性心脏病都可能使瓣膜的开关功能受到损害,形成开不了门(瓣膜狭窄)或门关不紧(瓣膜关闭不全,出现血液返流)的状况。在我国,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常见原因是风湿性心脏病,其他如瓣膜的先天畸形、二尖瓣环的钙化等。应指出的是:任何引起左心室扩大的心脏病都可能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如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等。三尖瓣关闭不全最常见的原因则多为功能性的。因此,有二、三尖瓣返流的患者,首先应排除心脏病。全面分析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有无心脏扩大,心脏杂音等。就您提供的超声检查资料看,心脏各房室内径大小、瓣膜形态及启闭运动均属正常,并未检出器质性心脏病的任何证据,检查结论仅提示为二、三尖瓣口轻微返流,应考虑为功能性返流。因您未提供有关临床资料,必要时可请当地专科医生作进一步诊断,并定期进行临床随访。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廖志云

我是不是患了精索静脉曲张

我今年69岁,2个月前开始出现右腹股沟处胀痛。平时在家没有什么感觉,外出散步时间稍长一点(1小时左右)就出现胀痛,用手按摩后即缓解或消失。痛时也没有红肿等症状。镇医院医生怀疑是精索静脉曲张。请问是这样吗?如不治疗会有严重后果吗?

重庆 何汉忠

何汉忠读者:

当地医生怀疑是精索静脉曲张可能有误,因为精索静脉曲张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精索静脉曲张绝大多数发生在左侧;二是精索静脉曲张多见于青年人。像您这样年纪的老人若患有精索静脉曲张,也应该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不会在近两个月才突然出现症状。除非您的肾静脉有阻塞,才会出现继发性(也叫症状性)精索静脉曲张,但做腹部B超检查即可排除,或平卧后曲张的静脉消失也能基本说明问题。

据您来信所述,您的情况最可能是早期右腹股沟斜疝所致。您还需要请外科医生检查。若的确存在斜疝,可用疝带或手术治疗。但需要指出的是,疝是没有药可治愈的。总之,要明确诊断,才能考虑做有针对性的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 张永康

我的鼓膜还能修补吗

我的鼓膜穿孔已有20余年。近年来,两耳又严重化脓,耳内奇痒难忍。我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的右耳鼓膜已全部磨损,左耳鼓膜也破成一个大洞,剩下的已被脓汁粘合成一块,并说没有把握修补。请问,我的鼓膜还能修补吗?

湖南 闫日光

闫日光读者:

根据来信描述判断,您患的是双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由于病期长,严重化脓,两侧鼓膜大穿孔,修补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条件具备,还是可以努力的。

具备以下条件,可做鼓膜修补术(成形术):①近期(1个月以内或更长)中耳无活动性感染;②咽鼓管(连接鼻咽和鼓室的管道)通畅;③无感音性耳聋,圆窗和卵圆窗功能正常;④只是单纯性鼓膜穿孔,听骨链完好;⑤中耳乳突无骨破坏或胆脂瘤。

目前您两耳正在严重化脓,所以暂不能做鼓膜修补术。建议做以下检查和治疗:①电测听检,查明听力损失情况;②做X线乳突拍片检查,以排除骨破坏和胆脂瘤;③耳道内滴氧氟沙星滴耳液,一日2次,每次6~10滴(滴药时取侧卧位,患耳向上,滴药后躺几分钟再起床,使药液充分发挥作用)。

平时注意保护耳朵,戒除掏耳习惯;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远离烟酒和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避免感冒、受凉;擤鼻涕时左右鼻腔分别擤,切勿两侧鼻孔同时捏闭擤鼻,以免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

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终身教授 殷明德

产后头晕耳鸣是怎么回事

我于2003年3月中旬做剖宫产手术,术后感觉头晕、耳鸣,现在还是这样,特别是一站起来眼前总是黑黑的一片,耳朵老是响个不停。另外,在摘除了子宫颈内息肉后,医生叫我服用头孢羟氨苄胶囊,但服后头胀痛。请问,这对以后的生育有影响吗?我应注意些什么?

柳州 王 音

王音读者:

不少产妇出现产后头晕、耳鸣,但大多数很快就缓解、消失,象您说的一直存在,应当去医院检查,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常见的原因有如下:①贫血。妇女怀孕期间很容易发生贫血,又加上生产过程中的出血,因此不少产妇产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就会出现因贫血引起的头晕、耳鸣等。②高血压。如果您怀孕期间患过高血压,甚至有蛋白尿(医学上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也会有您说的上述表现。③疲劳。产后休息不好,加上产后身体虚弱,过度疲劳,也会产生头晕、耳鸣等症状。

如果服用头孢羟苄氨胶囊后出现不舒服,就应停止服用,对您的子宫颈息肉切除后不会有什么影响。产后月经来潮(尤其是第一次月经来潮)是与以前不一样,只要不是大出血或者有严重的腹痛,只是月经血中血块增多和一般的下腹部疼痛不适并无大碍,对生育功能也无影响,只要注意经期卫生就可以了。如果您想再怀孕生育,一定要等到两年以后,并且在这两年内要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因为两年内再次怀孕,不管是在怀孕期间,还是在再次生产时都会有子宫破裂的危险,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孕妇及胎儿均有生命危险。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妇产科教授 刘建华

我儿子患的是白化病吗

我儿子今年3岁了。从出生到现在,头发都是黄的。断断续续地补了葡萄糖酸锌及钙后,现在头发是多了、硬了,但还是黄的,眉毛、睫毛也是黄的。到医院检验,结果表明头发锌和铜偏低,而且手指甲中间出现白色。请问我儿子患的是不是白化病?

湖北 税军华

税军华读者:

皮肤和毛发的颜色与皮肤表皮和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有关,它可以将体内一种叫“酪氨酸”的氨基酸转化为黑色素,而黑色素的多少直接关系到皮肤和毛发的颜色。当黑素细胞内的酶系统有先天性缺陷时,黑色素形成减少或完全缺乏(与酶缺乏的程度有关),这就是您来信中所提到的白化病的病因。

白化病属于遗传性疾病,可分为全身型、皮肤型和眼型。全身型患者皮肤、毛发及眼睛的虹膜、视网膜等均无黑色素。皮肤为乳白色或淡粉红色,阳光照射易发生红斑;毛发为淡黄色或银白色;眼睛的虹膜为灰蓝色,瞳孔为淡红色,并常伴有畏光、眼球震颤和视觉下降。皮肤型白化病只限于皮肤和毛发的改变,对眼睛无影响。眼型则只有眼部改变而不影响皮肤和毛发。由于本病临床特征显著,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无论您的孩子是否属于皮肤型白化病,或只是一种皮肤毛发颜色的正常变异,都应注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皮肤,特别是夏季,以防皮肤被灼伤。外出时配戴合适的有色镜片,可以保护眼睛并减轻眼睛的不适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朱 逞

是神经痛还是风湿痛

我邻居的小孩,因经常右膝关节疼痛以至不能上学。小孩右膝关节内侧一日几次疼痛,几乎定时发作,痛时叫爹叫娘;不痛时与正常小孩无异。右腿外观也未见异常。到过多家医院诊治,有说是神经痛,有说是风湿痛,均未得出明确诊断,因而服药治疗也无明显效果。请问这是什么病?如何治疗?

福建 王崧岩

王崧岩读者:

学龄期小孩间歇性的肢痛(关节痛)多见于下肢。其原因可有风湿痛、生长痛、神经痛、癔症等。

风湿痛多为游走性关节疼痛,常伴有关节红肿,而疼痛持续时间常常较长,多为1~2天至1周左右,同时还有风湿方面的实验室检查异常。生长痛多见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多为双下肢痛,可以交替;常在活动后安静时,特别是夜间发生;疼痛多为酸痛或胀痛,程度不剧烈,持续时间不长,多为数分钟至数小时。而神经痛要考虑的有肢痛型癫痫,该病与癔症的临床表现可以非常相似,表现为短暂较剧烈的疼痛,可1天发作数次至数十次,间歇期完全正常,其诊断需结合脑电图等结果来分析确定。

由于来信提供的资料有限,仅根据您对疼痛的描述,结合年龄考虑以癫痫的可能性最大。癫痫是可治性疾病,但必须正确选药、正规治疗才能取得好的疗效(编者注:若确诊是癫痫,您可以参阅本刊2003年第8期询诊热线《癫痫有法可治吗》一文)。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神经心理专科主任、副教授 罗向阳

手脚发黄与糖尿病有关吗

我妻子患糖尿病已半年多。从检查发现糖尿病起,就发现手脚发黄。通过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现血糖已控制在正常水平,但手脚仍然黄。到医院做过肝、胆、胰腺和血常规检查,都正常。请问,手脚发黄与糖尿病有关吗?该做什么检查,如何治疗?

四川 陈锡全

陈锡全读者:

您患糖尿病的妻子在血糖已控制的情况下,手、脚仍发黄的现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如有的患者听说多食南瓜可治疗糖尿病,于是就长期大量进食;有的患者为控制饮食而长期大量进食胡萝卜,这样就会出现全身皮肤发黄的现象,而停食南瓜和胡萝卜后,发黄的皮肤颜色会逐渐消退。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属于“胡萝卜素沉着症”。它是由于进食含胡萝卜素多的食物,或肝脏对其代谢能力下降,胡萝卜素向维生素A转变不完全或不充分,使血中胡萝卜素含量增高,过剩的胡萝卜素就从皮脂中分泌出来,被角质层吸收,沉着于皮脂较多的部位(如鼻部、额部、耳后等处),导致皮肤呈黄色。有的沉着于角质层较厚的部位,如手掌、足趾处,皮肤呈橙色,重者全身皮肤呈黄色。

您妻子有否进食含胡萝卜素过多食物?如果经医院有关检查都正常,在治疗上主要是继续控制糖尿病,此外,应限制食用含胡萝卜素过多的食物,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复诊、观察。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杨明功

上一篇:体表出血如何止 下一篇:专家详说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