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三个关系简解立几问题

时间:2022-08-20 04:27:44

激活三个关系简解立几问题

点、直线、平面是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就是空间的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和性质,这是整个立体几何的基础,是立体几何中推理和计算的基础,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主要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近年来这方面的高考试题的题型基本趋于稳定,难度属中等偏易,大部分同学理应能得到高分或满分,但从高考阅卷现场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考生未必能拿到理想的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是厘不清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没有空间概念,从而抓不住解题的关键.面对高考试题,不是束手无策,就是乱解一气,费时费力,劳而无功.

为解决上述问题,搞好立体几何的复习,要激活点、线、面之间的三个关系,厘清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快速、简捷地求解立体几何试题.

一、理解三个关系,掌握十四个定理

空间的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主要有三个关系,十四个定理或性质.

三个关系:平行的传递关系,垂直的传递关系,平行与垂直的转化关系,所有位置关系的基础是线线之间的平行与垂直.它们通过下面的十四定理进行传递或转化,由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常用的是判定定理,反之,由面面线面线线的位置关系常用的是性质定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说明:(1)图中的定理①②③④⑤是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定理⑧⑨⑩是平行与垂直的性质或一些位置关系的性质定理,它们之间是平行、垂直关系的直接传递关系;定理⑥⑦是平行与垂直的转化关系,平行转化为判定垂直或由垂直转化为推出平行.

(2)凡是箭头指向某一位置关系,就是证明或判断这个位置关系的一个方法,有几个箭头指向这个位置关系,就有证明判定这个位置关系的几个方法.一般拿到一个证明或判定位置关系的题目,对照关系图,方法和思路很快就能找到.

(3)十四个定理附录如下:

定理①: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定理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定理③:定理②的推论;

定理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定理⑤: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定理⑥:两条平行线的一条垂直一个平面(直线),那么另一条也垂直这个平面(直线);

定理⑦: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定理⑧:两个平面互相平行,那么在一个平面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另一个平面;

定理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定理⑩: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定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定理:由线面垂直的定义推出的性质,若线面垂直,则线线垂直;

定理:一条直线(平面)垂直两个平行平面的一个平面,那么它也垂直另一个平面;

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所有这些位置关系中,线线关系是一切位置关系的基础.要得到直线与直线的平行,如在同一平面中,由平面几何中的定理来推出,在空间、有公理4和图表中的定理⑨、⑩、都可以得到.要得到直线与直线垂直,一是由两直线成角90°,则两直线垂直,二是由定理可堆出,三是三垂线定理或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适用理科)都可以推出直线与直线的垂直.

二、激活三个关系,简解立几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或证明,根据求证想判定的条件,再根据已知想性质,从而找到判定的条件,如果从性质中不能直接找到判定的条件,就需要添加辅助元素,架起已知和求证之间的桥梁,或者运用曾经学过的知识帮助解决,只要激活三个关系,就可以快速简捷地求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例如,要求证线面平行,根据关系图,只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定理①,找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二是用定理⑧,若无法找到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就根据已知条件先证两个平面平行,再推出线面平行.又如,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只有一种方法,就是用定理⑤,在一个平面内找到一条直线垂直另一个平面即可.(说明一下,本文涉及位置关系的证明,一般没有包括用有关定义来证明)所以要证有关问题,首先在关系图中找到证明的几种方法,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确定用一种或两种方法完成证明.凡是要证明一个位置关系,判定的条件一个也不能少,少一个条件就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例1(2013年广东卷)设l为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是().

(A)若l∥α,l∥β,则α∥β

(B)若lα,lβ,则α∥β

(C)若lα,l∥β,则α∥β

(D)若αβ,l∥α,则lβ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线面位置关系的基本知识,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解:由于题目是四选一的选择题,而且题中的位置关系较多,若一个一个地推理判断,费时费力收效甚微.拿起关系图,对照有关位置关系,凡是符合定理的,一定正确.选项B符合定理⑦,B正确,故选B.

例2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若α∥β,mα,则mβ

(B)若m∥n,mα,则nα

(C)若m∥α,mβ,则αβ

(D)若α∩β=n,且n与α,β所成的角相等,则mn

分析:判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否正确,最快速有效的办法是看它是否符合有关位置关系的定理;要否定一个位置关系常用特例或反例即可.

解:根据本文给出的位置关系图,由定理可知,选项A正确;由定理⑥可知,选项B正确;对于选项C,则需要联合运用有关定理才能判断,首先由定理⑨知,α内有直线m′∥m,其次由定理⑥知,m′β,最后由定理⑤判定αβ,所以选项C正确,由此可知选项D不正确,故选D.要判定选项D不正确也可用特例,当m∥n时,n∥α,n∥β,则直线n与α,β所成的角都是0°,也相等,但m,n不垂直,D不正确.

说明:熟练掌握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理,是正确判定各种位置关系的有效、快捷的方法.

例3(2013年北京卷)如图1,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图1为CD和PC的中点,求证:

(Ⅰ)PA底面ABCD;

(Ⅱ)BE∥平面PAD;

(Ⅲ)平面BEF平面PCD.

分析:本题三个小题分别求证线面垂直,线面平行、面面垂直这三个重要位置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利用关系图,寻找证题方法和思路,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线面垂直;由定理①知,只要在平面PAD中找一条直线和BE平行,或由定理⑧只要证得平面BEF∥平面PAD,即得BE∥平面PAD;由定理⑤知,只要在一个平面内找到一条直线垂直另一个平面,问题就解决了.

证明:(Ⅰ)平面PAD平面ABCD,PAAD,AD=平面PAD∩平面ABCD,PA平面ABCD.

(Ⅱ)AB∥CD,CD=2AB,E是CD的中点,

AB=DE,且AB∥DE,

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

BE∥AD.

又AD平面PAD,BE平面PAD,

BE∥平面PAD.

(Ⅲ)由(Ⅰ)知,PA平面ABCD,且CD平面ABCD,PACD.

由(Ⅱ)知,BE∥AD,又AB∥CD,ABAD,CDAD,BECD.

又AD∩PA=A,CD平面PAD.

PD平面PAD,CDPD.

E,F分别为CD,PC的中点,

EF∥PD.

EFCD.

EF∩BE=E,CD平面BEF.

又CD平面PCD,

平面BEF平面PCD.

例4(2013年广东卷)如图2,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AD=AE,F是BC边的中点,AF与DE交于点G.将ABF沿AF折起,得到如图3所示的三棱锥A-BCF,其中BC=1212.

(Ⅰ)证明:DE∥平面BCF;

(Ⅱ)证明:CF平面ABF;

(Ⅲ)当AD=213时,求三棱锥F-DEG的体积VF-DEG.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和线面垂直,利用关系图,可用定理①和定理⑧证DE∥平面BCF;用定理④证CF平面ABF.至于求三棱锥的体积只要找到相应的底面积和高,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解:(Ⅰ)证明:在等边ABC中,AB=AC,AD=AE,AD1DB=AE1BC,

DE∥BC,DG∥BF,GE∥CF.

将ABF沿AF折起后,如图3,仍有DG∥BF,且DG平面BCF,BF平面BCF,

DG∥平面BCF.

同理GE∥平面BCF.

又DG∩GE=E,

平面DGE∥平面BCF.

DE平面DGE,DE∥平面BCF.

(Ⅱ)证明:在等边ABC中,F是BC的中点,AFCF,BF=FC=112.

在图3中,BC=1212,

BF2+CF2=BC2,故∠BCF=90°.

CFBF.

又AF∩BF=F,CF平面ABF.

(Ⅲ)AD=213,AB=1,AF=1312,

DB=113,FG=113AF=1316.

DG=GE=213BF=113,且DGAF.

在图3中,DGF是直角三角形.

SDGF=112FG・DG=13136.

CF平面ABF,GE∥CF,

GE平面ABF.

GE为三棱锥E-DGF的高.

VF-DEG=VE-DGF=113SDGF・GE

=113・13136・113=131324.

说明:平面图形的翻折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题型,是考查空间想象力,转化与化归、推理论论能力的极好题型.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如下:(1)画好翻折前、后的两个图形;(2)仔细分析翻折前后有关元素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3)寻找变化了的元素与没有变化的元素之间的联系,用没有变化的元素去求出变化了的元素.

上一篇:Angelababy若不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那便是下一... 下一篇:校园一卡通系统安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