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8-20 12:23:58

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作者简介:胡宇阳,女,黑龙江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研究生,语文学科教学。

摘 要:在高中教学阶段,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都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教师极力的灌输,学生努力的学习,但是却造成了文言文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的现状,如何让文言文的教学变的高效有活力,本文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积累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教师把它看成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看成是得分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占用2-3个教学时数。教授文言文的课堂中,大多数教师都以讲解文言知识为主,实词、虚词、语法、特殊句式等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看到文言文后会产生畏惧的心理,学习文言文的效率和程度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效果。

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的学习文言文,如何让学生不惧怕学习文言文,如何让文言文的课堂变的生动有趣,是很多教师一直在探索和追寻的,本人将提一些粗浅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重视诵读,培养语感

无论学习各类文体的文章,诵读始终是关键,尤其对于文言文来说,其中有许多生字、生词以及特殊的断句,只有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才能加强领悟,加强记忆。相比于现代作品来说,文言文读起来还有一种特殊的美感,有的合辙押韵,有的气势恢宏,能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与作者进行直接的对话交流,感受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从内心之中产生震撼。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语感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只有有了大量的诵读,大量的沉淀,学生再遇到文言文时,就会凭借自己的积累,凭借自己的语感来通读文章。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诵读方面的指导,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让学生自己在诵读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文言文学习的技巧。

二、适当延伸,增加兴趣

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选篇多选自于历史著作,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第一册为例,这本书共选了三篇文言文,分别是选自于《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选自于《战国策》的《荆轲刺秦王》,选自于《史记》的《鸿门宴》。这些历史著作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妙趣横生的人物传记,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适当加入一些这样的小故事,提升学生对历史,对课文的兴趣。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其中就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教师在讲课时就可适当的穿插一些故事,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例如文中提到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的身上,就有许多可讲的故事,他逃亡中的故事,他忠臣介子推的忠义故事,以及著名的城濮之战等等。让学生自己乐于探究历史,同时从历史人物的身上激发某种情怀。

同时,教师还可以讲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识,古代的器物知识,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学习古文的热情。

三、注重积累,促进自学

要想学好文言文,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沉淀。大量的文言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是课内和课外共同累积的成果。尤其是文言文中的词汇,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实词和虚词,知道它们的不同含义,不同用法,掌握文言文中不同的句式,特殊用法的标志,在遇到文言文的时候才能迎刃而解。

教师在具体的实施环节中,可运用很多方法,可以以教材为范本,在学习一节新课时,对这节课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圈点勾画,例如实词下画横线,虚词下画虚线,特殊句式下画波浪线,然后自己对照参考书或练习册,把一节课涉及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写在课文后,以便于以后的学习。还可以构建一个文言知识本,把每节课的知识点积累到上面,这样学生的文言知识不仅串成了一个系统,也便于今后的学习查阅。

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人手一册字典,遇到不会的知识及时查阅。在学生养成这种积累的习惯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文言知识的自学,当他们阅读古籍名著,或是平时接触的其它文言文时,遇到没见过的字词,通过自己查找字典,翻阅资料,最终都记到文言课外知识本上。这样,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学生的手上就占有了丰富的资料,也逐渐培养了深厚的文言功底。

四、方法灵活,处理得当

文言文的课堂,处理不好就会陷入枯燥乏味的局面,教师讲的缺乏激情,学生听的昏昏欲睡。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学进去,就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每个教师的风格都各不相同,优雅的教师可以多采用诗意化的语言,让学生领略古老文字的美感;幽默风趣的教师可以运用许多现代化的语言贯穿其中,让学生用现代的思维领悟古代的智慧;擅于朗诵的教师可以进行范读,让学生在悦耳的声音中感受文章的魅力;擅于古文字研究的教师可通过几个古文字的讲述增加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来才会让学生真正的乐在其中。

同时,文章的详略要处理得当,教师不能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容易造成学生的依赖性。较为简单的可由学生自己通过书下注释或者翻阅字典进行解决。文章的情节和文章的知识也要处理得当,不能一味的只讲文言知识而忽略了对课文的鉴赏,也不能一味的鉴赏课文而忽略了文言知识,每篇文章的情况不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而定。课内知识和课外延伸也要处理得当,要详略有加,这样才能成就一堂好课。

在越来越重视古代文化的今天,文言文的教学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传承古代的文化,弘扬古代的优秀精神,让我们民族的血脉多了一种传承的方式,可谓意义深远。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教师开始寻找一条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一种新方法。在不断地尝试和一线教师的实践中,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值得我们去学习。

本文也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方法,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还有依据学情而定。只有采取了正确的方法,文言文教学才会取得更好地成效,文言文的课堂才会迸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3,5.

上一篇:20个细节教你清爽坐月子 下一篇:瑜伽,帮你缓解孕期疲劳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