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奎县玉米大垄双行高产栽培模式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19 11:25:03

望奎县玉米大垄双行高产栽培模式调研报告

摘要:玉米大垄栽培技术,是以协调和改善玉米群体分布结构为核心,它将常规65-70cm小垄单行种植增加至110cm大垄双行栽培,使田间苗带间行距成为宽窄行,人为创造无数个边行效应,它既增强了通风透光作用,又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同时也便于垄间耕作管理,再综合配套组装最佳产量的耕作栽培技术,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一项技术措施。2012年望奎县结合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在全县大面积推广了这一技术,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此项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作用。

关键词:玉米;大垄双行高产栽培模式;产量效益;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140-1

1 玉米大垄双行高产栽培模式的产量效益

1.1 常规65cm小垄

经多点调查我县小垄玉米平均垄距在65~66cm左右,实收穗数为5.0万穗/公顷,平均公顷潮粮产量11625公斤,公顷平均投入5685元(投入均不计土地成本,以下不再另加说明),潮粮按1.8元计算可获纯利15240元/公顷。

1.2 110cm大垄双行栽培模式

德美亚:生产成本公顷投入8106元,实收穗数9.06万穗/公顷,平均公顷潮粮产量19260公斤,较小垄增产粮食7635kg/公顷。每公斤按1.8元计算扣除生产投入可获纯利26562元/公顷,扣除较小垄多投入部分可增收11322元/公顷;先玉335:生产成本公顷投入8381元,实收穗数6.32万穗/公顷,平均公顷潮粮产量16485公斤,较小垄增产粮食4860kg/公顷。每公斤按1.8元计算扣除生产投入可获纯利21292元/公顷,扣除较小垄多投入部分可增收6052元/公顷;鑫鑫1、2号:生产成本公顷投入8106元,实收穗数6.699万穗/公顷,平均公顷潮粮产量15120公斤,较小垄增产粮食3495kg/公顷。每公斤按1.8元计算扣除生产投入可获纯利19110元/公顷,扣除较小垄多投入部分可增收3870元/公顷;辽河6号:生产成本公顷投入8106元,实收穗数6.4935万穗/公顷,平均公顷潮粮产量14571公斤,较小垄增产粮食2946kg/公顷。每公斤按1.8元计算扣除生产投入可获纯利18122元/公顷,扣除较小垄多投入部分可增收2881.8元/公顷;鲁单6006:生产成本公顷投入8106元,实收穗数6.222万穗/公顷,平均公顷潮粮产量13824公斤,较小垄增产粮食2199kg/公顷。每公斤按1.8元计算扣除生产投入可获纯利16777元/公顷,扣除较小垄多投入部分可增收1537.2元/公顷。

调查结果显示大垄双行栽培比小垄栽培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但品种间的耐密性、株高对产量、效益影响较大。品种间较小垄公顷平均增产变幅在2199~7635公斤/公顷、增收变幅在1537~11322元/公顷;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空秆、倒伏率也在上升,因此生产中要注意不能过分追求增加密度而获得高产。

2 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模式存在问题

2.1 大型农机具数量偏少,作业速度不能满足农艺对时限的要求

受农机合作社大型农机保有量限制,农机无法满足播种、农药喷洒、中耕施肥、病虫防治等对农时要求。例如受机械数量限制大面积实施统一作业时播种期很难控制在最佳播期内,存在着南部乡镇过早、北部乡镇过晚;播种后封闭除草剂喷洒,为了能抢在出苗前安全期内喷完,投入的机械数量不够,没办法就得加快机车行走速度,因此造成喷液量严重达不到方案要求,致使苗前除草效果不理想;化控剂喷施也是一样,由于作业机械少最后导致玉米严重超高、超叶龄,控高效果不好。

2.2 缺少必要的大型高秆作业机械

很多在玉米抽雄前或抽雄后发生的病虫害,此时没有大型机械能进入玉米田间作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例如玉米螟和玉米蚜虫的防治以及玉米大斑病防治等。

2.3 部分地块整地质量欠佳,有缺苗现象

无论春秋整地,整地质量是关键,部分地块去年秋季遍地秸秆就整地起垄,造成播种困难、严重影响了播种质量,断种、断肥、跑墒,甚至无法覆土,造成了部分地块缺苗断条。

2.4 计划落实晚,一些技术措施受时限限制难以实施

示范园区建设地块必须在秋季封冻前确定,这样很多技术措施才能得以实施。例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从土样采集到化验结果出来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这项措施的应用可以做到因缺补缺经济合理的施肥,但是由于秋季地块不能及早确定完成不了土样采集任务,就得春季采土化验再协调生产配方肥,很难满足春种农时要求。

2.5 农机农艺需要紧密协作共同实施

大垄双行种植,农机农艺的协作及其关键,起垄时必须按着农艺要强求垄台上保证留有大于小行距(即40厘米)的平台,不能起尖头垄,同时尽量做到起垄播种使用同一台机车和驾驶员,以保证起垄和播种作业幅完全吻合,这样才能保证双行播深、覆土厚度一致,不至于产生一个苗带播在垄顶覆土过深,造成出苗困难甚至粉种;另一个苗带播在垄帮覆土过浅甚至覆不上土,造成种子落干。

2.6 充分考虑大小苗差异,因时因地查田补种或补栽

个别地块由于整地质量较差加之春旱严重,个别地块春季出苗率较差,田间出现了缺苗断条。在第一茬苗叶龄已经达到3~4叶(此时已进入6月上中旬)个别地块还在催芽补种。其结果是补种的小苗永远是个挨欺负的弱苗,并与大苗争夺水肥气热资源,到秋还没有结穗,花了不少钱、费了不少力,我们补进田间的就是一棵只“吃饭”不结实的恶性“大草”。

2.7 县乡科技人员断层,影响项目实施

本年全县15个乡镇乡乡都有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园区,个别的乡镇还不止一处。受地域和人员的影响,仅靠县农技推广中心的科技力量是很难做到及时有效地指导,并且县级推广机构尚有大量的其它科技项目需要同时进行,乡村推广机构缺乏必要的参与,影响项目的实施。

作者简介:王树春(1962-),男,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国家一级肥料配方师、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土肥技术及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上一篇:对家畜中毒新疾病的防治分析 下一篇:济南市长清区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及对产量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