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常规界线,建立规则意识

时间:2022-08-19 09:41:39

清晰常规界线,建立规则意识

摘 要:在美术课中为学生立一定的常规界线,是为了架构学生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行为的后果,让他们更负责任、更留心自己的行为,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的现在,更要为他们的未来作准备。

关键词:界线;规则;责任

在课间,我经常看见保安给学生送书、水彩笔、作业本等学习用品,如果在门卫室待上几分钟,就会看见家长为孩子送这送那,还对保安不放心,关照这关照那,就担心保安不及时把用品送给自己的孩子,怕自己的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

联想到平时的课中,学生经常忘记带美术课所需的必要材料,问之为何,回答总是:“忘记了”,并说已经告知家长来送。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没有一定的责任意识,不了解哪些是自己的问题,更不清楚也不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为哪些事情负责。事后与班主任交流,发现这些孩子平时的习惯行为也如此,对待任何事情都缺少一定的责任意识。针对这些课前准备、课堂常规出现的情况,在美术课中,我尝试进行了界线的制定,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该负的责任,改善了美术课堂常规,有效地提高了美术课堂效率。

一、让界线从实际状况中来――实化于行

所谓界线是界定一个人的“所有权界线”,就是让他知道可以从哪里开始,需要负什么责任。美术课中的界线是指学生必须要了解和遵守的常规制度,并要为违反制度而负相应的责任。

以往的美术课前准备,为了不给学生增加负担,我们统一把课堂作业纸收齐、保管,上课之前让课代表发给学生;让课代表在上课的前一天把课前所需的材料写在黑板上,放学之前再提醒一次。可是一学期下来,发现学生依然不带材料,回答依然是“忘记了”!更有学生居然会回答课代表忘记提醒他了!事后我问自己:通过这种代办、包办的方法,学生的自主和责任心有没有提高?这样的方式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有帮助吗?

从现有的状况看,学生不清楚和不愿意承担责任,很多时候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和他人该有的界线,以致缺少自制、负责、自主和爱心,缺乏抉择的能力。这样,如果做了很好的选择,事情就会迎刃而解;如果做了拙劣的选择,就会产生事倍功半的负效应。所以,教师要依托实际状况,巧妙设定,让界线外化于形。

1.界线内容,学生和老师同制定

根据实际状况,每学期第一节课,我都作为常规课和学生来讨论本学期美术课的界线。我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我们需要一起做好哪些准备和达到什么要求,才能上好每节课。有的学生说,要带好水彩笔、勾线笔,不要问学生借;也有学生说,每节课要准备一些范图让大家参考,书本的范图有些太专业;有的说给不带材料的一次借的机会等等。最后我们根据大家的意见,把本班级美术课的界线制定并张贴出来,并说明本制度适用于老师与每一位学生。

学生很激动也很新奇,以往的界线制度只对学生而言,现在老师也有要遵守的界线了!学生在兴奋之余,教师趁机界定对彼此的期望,然后要求对方负起责任,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为自己那份界线负起责任,我们双方才能够达成目标。

2.界线规则,学生、家长和老师共遵守

有时学生违反了规则,愿意承担责任,可家长却拼命来帮助孩子弥补。有的强行进入校园,有的打断课堂教学来送材料。因此,在常规课中,我告诉学生,美术课界线内容和规则需要家长的配合。首先让学生邀请家长一起来读读,并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第二老师会和他们一起遵守,不管是谁违反了规则,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第三,如果是家长违反了,那么孩子回家后有权利“惩罚”家长。人人都知道,玩游戏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否则就出局。美术课也不例外,既然我们制定了本班级的美术课界线,那就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约定。因此,我们的界线规则邀请家长来遵守,并不是要为难家长,而是让家长知道,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行为会影响一生。

建立界线,学生是需要有界线的。老师和父母要培养学生遵守界线的能力,光有制度是不行的,还得老师和家长作为榜样呈现在他们面前,学生观察我们的言行,并看我们如何来对待他们、对待工作、对待界线,然后会照单全收地模仿,他们不光是景仰我们,而且想要像我们一样。在这一点上,他们“领悟”的界线,胜于“受教”的界线!

二、让界线到日常教学中去――内化于效

学生不是天生就受规范的,他们的认知处于模糊期,需要外界的帮助和纪律服从。老师的角色有着多重性,老师所采取的策略也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主动的态度,让学生了解:他们的问题要想得到解决、要求得到回应,不是从别人开始,乃是要自己主动开始。运用各种策略,主动参与,让界线固化于制。

1.课前检查常规化

常规课中,除了制定界线以外,学生还要为自己设计一个星星榜,便于让老师进行表扬加分。星星榜中有工具材料、课堂发言、作业加分以及积分栏。每节课之前,我会在教室进行材料常规检查,带材料的会在相应栏中加星;反之不加星,累计三次后有相应的“处罚”;最后的星星计入常规成绩,算入学期总分中。

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对这些星星、加分很在乎,经常会来告诉我有多少星星了,可以加入积分了等等。久而久之,学生把带材料不再看成是负担,而是和书包一样,是上学不可少的用品之一。

2.课堂加分常规化

一节课顺利进行,除了必要的准备之外,课堂中,学生对老师的响应是重中之重。每节课中,我都会为倾听和发言进行加星。倾听仔细、回答问题加一颗星,质量高一次加两颗星星;举手三次未被请发言,也可以加星;课中,随时会听见我说“加一,加二”,这就是让学生自己在响应栏中加上星星个数,也计入最后成绩中。

3.定期评比常规化

一个月我们会进行一次评比活动,比比谁进步大。十颗小星星换一个大星,两个大星可以换取一个奖品或一次免试作业以及加入积分。学期结束,我们会评出进步最大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总积分名列前五的学生期末美术免考,成绩为满分。学生有了这些策略的激励,自主参与课堂的越来越多。课堂中随便说话的人少了,积极发言的多了,并且更加学会了倾听,能够找出别人身上值得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平时课后,我都会和学生谈谈心,问问一些学习中的情况,只要不超越界线,我都会给出建议,让他们自己去抉择。学期中间段,我会和学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前阶段界线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我们采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评价的方式来多角度展现,客观分析自己进步与不足的原因所在,并强调纵向比较,不要和其他人横向比较。期间我会花些时间来表扬进步明显的学生。不要期望学生一夜之间就会变成理想的样子,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就应给他奖励。

这让学生明白,设立界线也是一种关心爱护的方法,不管他们是进步还是退步,我都会一直和他们在一起,会一如既往地相信他们。学生只有感受到了教师的爱与真诚,内心不再反抗,才会真正去接受界线,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遵守界线。因此,首先是爱与真诚,其次才是界线。

学校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喜欢上美术课,学生的作品在省、市多次获奖。如今,我们的常规做法在其他学科中推广。其实,在美术课中与学生立一定的界线,不是要“叫”学生去遵守一些规则,因为被迫去遵守规则的人,不会自由地做成熟或正确的选择。界线是为了架构学生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行为的后果,让他们更负责任、更留心他们的行为。教师关心学生的现在,更要预备他们的未来。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上一篇:习经典修身 诵经典启智 下一篇:关于初三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