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主设备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19 09:35:12

35kV变电站主设备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笔者根据工作经验在本文中对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35kV变电站中应用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任务;最后对相应问题进行对策分析。

关键词:继电保护;问题与对策

1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资源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十分依赖的资源,电力设备在各领域的运用也是越来越广泛。电力设备运行的稳定问题对于经济的正常发展十分重要,要想做到电力供应十分稳定,那么对电力设备的检修维护就是一份重要的工作。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采用的基本都是计划检修,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计划检修的维护手段已经开始不适应于整个社会,其显露出的缺陷也日益突出,这使得在电力设备检修维护上会出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由于35kV变电站主要是区域供电,所以变电站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个供电区域电力系统的瘫痪。因此,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运行以及管理,是确保电力设备以及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在一般情况下,当电力系统出现了线路或者元件故障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将会在第一时间跳闸并报警,从而保护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安全。因此,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应具备以下要求:

1.1 选择性

所谓的选择性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能以最快的速度判断距离事故发生最近的相关设备,并且能够选择动作切除故障设备,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人身安全。

1.2 迅速性

35kV变电站在发生电力事故后,保护装置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动作,并且能够快速的阻断故障并进行系统保护,避免电力系统中因短路故障造成的严重破坏,能够尽量限制故障的影响范围,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能有效的对电力设备进行保护。

1.3 灵敏性

保护装置的灵敏性是指在发生电力故障的时候,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对整个系统做出的断开动作要具有及时性和敏锐性,这样才能减少电力故障造成的危害,从专业角度来看,继电保护装置灵敏度衡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

1.4 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在变电站发生电力系统故障的时候,所设置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快速的切断电力供应,保护电力系统的稳定,方法足够可靠,效率足够高,尽量避免发生故障不动作或者误动现象的发生。

2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对电力系统建设投入逐年加大,35kV变电站的数量也迅速增长,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是电力系统结构与运行方式的日益复杂化。目前继电保护装置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晶体管继电保护装置在保护中存在灵敏度低、保护器关键部件易发生磨损、保护装置动作速度慢、抗震性差等都是影响保护装置稳定性的因素。所以,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应运而生,并在国内35kV变电站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保护装置监视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

35kV变电站一旦发生故障,会对整个供电区域造成很大的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应该具备监视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的功能,在故障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自动向距离故障最近的断路器发出指令,继电器自动跳闸,从而避免故障元件对电力整体运行造成很大影响。必须从保护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设计和安装,将电力系统有机的连结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保证变电站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情况能够得到有效、科学的监视。

2.2 及时反馈相关电气设备的异常工作情况

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监测电气设备工作状态,可以及时发现电力设备运行发生的异常状态,或者检测到电力设备需要进行维修,及时将故障信息反馈给值班人员。值班人员可以采用远程控制系统排除故障,或者组织人员进行维修。

3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日常维护检查

3.1.1 充分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状态

继电保护设备是否处于较好的状态将会决定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因此,收集并整理相关技术资料、严格进行设备图纸与设备的检测工作、做好日常运行巡查记录等,将会对继电保护设备的维护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

3.1.2 继电保护技术的创新。

引进、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继电保护技术,吸取国外继电保护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出完善的继电保护技术,不断推广与应用新型的继电保护技术,确保继电保护设备处于不断创新发展的状态,从而为继电保护装置提供坚实的基础。

3.2 强化继电保护的抗干扰性

3.2.1 采取抗干扰方法

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性是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供电企业应高度重视。当前,加强弱点系统的保护是继电保护系统抗干扰采用的主要方法,加强弱点系统能够阻止干扰进入到弱电系统中。对于该方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做好干扰信号传播路径的防护工作,以此隔离相关的干扰信号;二是改善继电保护系统中的硬件装置,对一些设施进行改造或直接淘汰陈旧设施等。

3.2.2 加强抗干扰性的措施

3.2.2.1 采取各控制室分开接地的方式

将需要接地的各个控制室进行分开接地,如果没有进行分别接地,必然会导致接地线一端的电压会超过荷载,这样的过负荷运转会对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转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

3.2.2.2 采取可靠的方法降低接地装置的电阻

若是电力系统中的接地设备为电压、电流互感器等接地设备,则需要尽可能的降低这些互感器的接地电阻。这样不仅能够形成一个低阻抗特性的接地网络,还能有效的减小电流在流入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差,从而有效降低对二次回路设备的干扰程度。

4 结论

本文对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要求、首要任务以及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电力资源都是人们依赖的重要资源,加强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监控、维护、创新,能为我国电网的正常运行以及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前勇.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对策[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0):9-13.

[2]骆健,丁网林,王鹃.提高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可靠性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0 期.

[3]林国松,李群湛.牵引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 年05 期.

[4]陆于平,,赵永彬.1000MW 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容错设计和配置[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 年04 期.

上一篇:某城市综合体变配电设计 下一篇:关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劳动统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