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饮食缓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体会

时间:2022-08-19 08:44:25

低蛋白饮食缓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体会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期间患者所接受得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和患者的肾功能、磷、钙、CO2-CP等生命指标状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均发生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字】低蛋白饮食;复方α-酮酸片;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07-02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发、继发性的肾脏疾病的晚期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较大威胁。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住院率和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当前临床多采用血液净化的方式治疗,但是由于肾源的局限性、透析治疗的非生理性,以及高昂的医疗费用使之难以广泛推广。目前,已有大量文献研究证明低蛋白饮食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肾衰竭患者的尿毒症水平。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0例;年龄37-73岁,平均(45.36±12.69)岁;肾小球过滤(37.81±5.80)ml/min;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病表现为:28例糖尿病肾病,52例肾小球肾炎,10例马兜铃酸肾病,4例多囊肾,2例慢性梗阻性肾病。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未行透析治疗,并经基础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按照治疗期间患者所接受得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同等的基础治疗,给予将血压,纠正贫血、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症状[1]。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给予复方α-酮酸片[ 0. 1g/( kg・d) ],热量≥35 kcal/( kg・d)。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蛋白饮食治疗[蛋白质0. 5~0. 6g/( kg・d) ], 热量≥35kcal/( kg・d)[2]。

饮食控制之原则:适当的蛋白质摄取;摄取足够的热量;注意控制水份与盐份(钠)的摄取;避免含高钾及高磷的食物。需摄入优质蛋白质,必须吃正确且足够“量”及“质”的蛋白质,量宜每天每公斤体重1~1.2克,摄取质优生理价值高的动物性蛋白质食物,如:鲜奶、蛋类、肉类。因植物性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较低,代谢后产生较多含氮废物,所以不可任意食用,如:豆类(红豆、绿豆、毛豆、蚕豆、毛豆、碗豆仁),豆类制品(豆腐豆干、豆浆),面筋制品(面筋、面肠、烤麸),核果类(瓜子、花生、核桃、腰果、粟子)等。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坚持每月随访,连续进行10个月,严密监测患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素氮、血二氧化碳结合率、血钙、血磷。

1.4 疗效评定

完全缓解:治疗24小时后,患者的蛋白尿每天低于0.3克;部分缓解:尿蛋白在基线水平的基础上降低50%以上;无效:尿蛋白减少低于基线水平的30%,或SCr升高加倍[3]。

1.5 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上一篇:662名儿童龋齿的治疗 下一篇: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