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19 06:45:07

《法律基础》教学反思

摘要:《法律基础》课程能满足技校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需要。在实践中,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要,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法律基础;职业教育;实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49-01

在职业学校中,人才培养需要针对四个面向:一是面向职业,塑造学生的职业品格。通过人文教育、职业技能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将学生培养成职业人才;二是面向岗位。在教学中以岗位需要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是面向技能。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突出基础知识够用、专业技能扎实、发展后劲充足的以技能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四是面向工作一线。把一线工作的“现场性”、“操作性”、“特殊性”等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

针对职业教育的定位,结合技校学生的成长阶段,在这一时期加强对技校学生的法律常识教育将对他们的人生道路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在《法律常识》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重点选择与学生未来就业关系密切的法律领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出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做法如下:

(1)明确教学方向。

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高中,大部分学生在接受几年的职业教育后,会很快走向就业、步入社会。要想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过硬的职业技能,而且要具备必要的法律常识以维护自身权益。我在《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重点选择了与学生未来就业关系密切的劳动与就业法律常识等作为教学重点,旨在通过这个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未来就业之后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以企业需求为核心,以服务为导向,开展课程设计和分析,通过课程教学的情境引入,实现以教促用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劳动合同法》的教学过程中,我遵循这一要领,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一个现实存在的企业需要为项目,以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签署的劳动合同为任务,举办一次模拟签订劳动合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劳动合同的审核、修改、签订全过程的参与,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目的。

(3)设立法律诊所,开通法律电子信箱,定期“开诊”,组织学生进行法律学习和咨询。

法律课应能切实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此我设计了更为直接和实用的实践课程:法律诊所和法律电子邮箱。通过专门设立法律咨询电子信箱,定期组织学生对法律问题答疑解惑;同时,在每学习完一章节法律知识后,在班里选取五名学生作为本章节法律诊所的“医生”,其他同学针对所学理论和案例进行提问,由“医生”来进行详细解答。法律诊所和法律电子邮箱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让学生更有参与感,较为直接地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具有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又具备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充分运用典型法律案例,使教育更加直观、具体,更深刻地引发学生思考。

案例教学模式使学生增强了现实感、实践感,在案例的分析学习中加深了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受到启发,分析、判断能力得到培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侵权法》教学中,我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懂得什么是侵权行为,随之介绍公民具有哪些合法权益,对人身权益中的人格、生命、健康、隐私、名誉、肖像以及姓名权结合案例分别进行介绍。在讲到同学之间打架斗殴或利用电脑知识充当非法黑客、偷窥他人电脑资料时进行着重分析披露,指出这是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以及隐私权的行为;对在打架斗殴时双方受到身体上的伤害所进行的伤残鉴定赔偿标准给以说明,意在使广大学生懂得法律知识,在受到伤害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全面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强感染力。

《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全部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全部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网络技术、音像资料、影视资料等广泛运用到教学中,购买大量的视频影片资料,如:《今日说法》、《法律讲堂》《道德与观察》等。在制作PPT课件中插入使用了DV、FLASH等媒体影片,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相关素材,使教学贴近生活,走近社会,实现本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本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改善,增加了学生对热点的好奇心、判断力。

(6)通过教学形式的改革,把互动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让学生发言,可以发现学生思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引领,同时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集中听课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问题,随堂调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互动讨论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优势力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大大提高了《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课程基本上能按照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由于从教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足,再加上准备不够充分,本门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提出以下建议:

一方面要更加完善补充我们自己编写的教材,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层面,多播放一些影像资料等,扩大课堂的信息承载量,增加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真实性。

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技校学生的行为学与心理学研究。比如说许多青少年虽然知道法律,但视法律如无物,将遵守法律当成“胆小的事”,将违法犯罪视为“有胆有识”,直到被绳之以法、真正认识到法律的威严时,才追悔莫及。针对青少年行为特点以及心理,在教学中有重点地选择性突破。通过教学,结合现实生活中刑法的震慑作用,使其不敢违法,最终达到教育的作用,使学生从这门课中真正收获了学习的动力和成长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美]阿普尔(马和民译),国家权力和法定知识的政治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2):11-12.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13.

[3]吴潜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逻辑结构与主线[J]. 教学与研究,2006(8):28-30.

上一篇:初中思品课课堂导入之我见 下一篇:幽默艺术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