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文学理论》

时间:2022-08-19 05:37:50

如何让学生爱上《文学理论》

摘要:在当前高校的文学理论的教学中,应注重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改造教材,重塑内容;转变观念,直面生活;改进方法,激发兴趣。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学;教师主导地位;教学观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24-03

当前大多数院校的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是非常明显的,学生一提到文学理论,大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远离生活。许多学生望《文学理论》生畏。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觉得教师的教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甚至是主要原因。因为不管怎样,学生对课程的喜爱与否,首先在于教师的教学和引导。因此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必须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那么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以供同行批评。

一、改造教材,重塑内容

我国当前的文学理论教材繁多,但大多存在以下毛病:一是临时拼凑写作班子编成的应时应需之作,没有统一的肌理和风格;二是不同的文学理论教材见解不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多少权威性;三是文学理论内容庞杂烦琐,概念术语多且难记易忘,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譬如,国内目前大多院校采用的是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它的知识体系最健全,以文学活动、文学创造、文学作品、文学消费与接受四大部分形成知识体系,而且很具开拓性,增添了文学作品类型、叙事性作品、抒情性作品、文学消费等内容。从理论的前沿性上来说,这部教材无疑是目前国内最好的。但缺陷也是明显的:一是知识体系杂糅、新旧夹杂。如第九章对文体特征的介绍,与整篇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思潮不协调。二是前后章节的逻辑性不严密,出现脱钩现象。如在文学类型的分类上,不提及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的分类,而后面的章节又出现叙事性作品、抒情性作品。三是过于抽象,理论化色彩太浓厚,具体实例分析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觉得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文学理论课,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在对各类教材甄别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改造,编写好教学内容。

笔者在对教学内容的编写上注意了三个方面:第一,在课堂上无法把所有的概念术语、原理理论拿来教给学生,但一些基本的基础性知识应当传授给学生,尤其文学理论中的基本原理、概念。第二,应该要将当前有较大影响的文学理论思潮、文学作品等文学现象介绍给学生,并尽量给以客观公正的解释说明,引导他们对相关现象、问题的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尽可能地讲求前后章节逻辑的严密性。譬如,我系选定的童庆炳先生的《文学理论教程》,第六章关于文学主体和客体的论述以及第八章中关于“艺术真实”、“艺术概括”以及“情感把握”、“形式创造”的观点,显然有不恰当之处,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此外,在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与体裁”中关于文学类型的分类以及文体特征的归纳,笔者都重新补充了内容。如文学作品的分类,增添了亚里斯多德等人的三分法,这样正好与后面第十一、十二章的“叙事性作品”和“抒情性作品”在逻辑上连接,显得更为严密,要不然内容会显得过于突兀,让学生不理解。还有像文体特征的归纳,采用与其整个理论体系相应的当前较前沿的特点讲授,如小说的特点就采用“叙事性”、“故事性”、“虚构性”、“文体杂糅性”来概括;还有接受和消费的章节,引进当代文学生产与消费的新特点;等等。这些内容的改动,拉近了文学理论课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文学理论不再是晦涩难懂、玄奥艰深的文学哲学,而是明白易懂又有思想深度、生动形象直面现实生活的有趣课程。

二、转变观念,直面生活

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尤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文学理论的教学应与文学活动实践紧密联系;二是要将知识化为能力。

(一)文学理论必须主动积极地去碰触、直面鲜活的文学实践活动

当前我国文学理论教学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脱离实际,空对空,从理论到理论,不能、不愿、不会去面对鲜活的文学活动实践,甚至有时采用一种贬低排斥摒弃的态度对待一些新生的文学现象,而不是用理论加以科学的分析说明,这样无疑无法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这类文学活动实践。学生学不到他所应具有的批判武器,自然不能提升自己的批评赏析的能力,从而失去了学习理论的兴趣和动力。

如当前关于图像文化对文学的冲击的争论,我们的文学理论教学者就应该给予关注,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是在影视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我曾做过调查,读过完整的文字版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学生,在每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两个新生班级中,竟然没有一个,而大多数看的是电视剧版的,而且多为零星片段。而我们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大多是安排在大一这一阶段,如果我们教师不能以大多数的学生所接受的文学素养为基础进行教学,自然是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要说提升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再用传统文学的理论观念来教导他们,而必须深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文学需求,才能给他们以真正文学理论上的引导。

因此,我在上文学理论课时,尽量举一些学生熟知的又是影视又有文学作品的例子来说明文学原理。如在讲到读者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时,我就举了金庸的《神雕侠侣》的结局在读者影响下改变的例子。在讲到文学接受时,将“人类阅读行为的嬗变”引入课堂,让同学们思考日益占据现代文化主导地位的视觉文化。我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喜欢看影视版的《红楼梦》,而不喜欢看文字版的《红楼梦》?”引发学生对文字与图像的优劣的论争,使学生体会到阅读行为的改变对读者接受的影响。同时,就势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们去比较文字版的《红楼梦》与影视版的《红楼梦》,在内容上有何异同,你更喜欢哪个版本,为什么。这样一步步引导他们去进行原著的阅读。

这种将理论与文学活动的实际联系起来的讲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感到文学理论不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因而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许多的文学文化网络的热点成为他们争议研讨的对象:从《第一次亲密接触》到木子美日记,从芙蓉姐姐到天仙妹妹,从郭美美到凤姐,从余秋雨的散文到方文山的歌词,从海岩热到韩剧热,从新版《红楼梦》到莫言风暴,等等。这些话题,让学生感觉到文学理论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故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化知识为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中标准化答案的教育,使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变得更加单一和孱弱,理性思维能力与理论素养是双重的缺乏。一个最有力的明证是:在大学图书馆中,除教师外,文学理论的经典名著基本上是无人问津。笔者曾在快毕业的大四学生中做过调查,真正看完《文心雕龙》的人没有,而看过重要篇章的都是考研的学生,因为这是他们研究生考试的范围。《文心雕龙》尚且如此,国外的如《诗学》、《艺术哲学》等更是无人问津。这样一来,缺乏文艺鉴赏和批评的理论武器,又怎么去解读作品、赏鉴和批评作品呢?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观,它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能力的内化。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并不等于力量,而使用知识才能显示力量。而现代的教学观应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知识体现在能力的展示与运行中。而在文学理论的学习中,学生的能力如何培养以及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这是我们在文学理论教学中所思考和关注的。

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笔者注重两种能力的培养:一种是理论素养的思辨能力;另一种是理论运用的实践能力。对于前者,许多人不太看重,以为只要能写出好的批评理论的文章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没有这种理论素养的思辨能力的训练,其实批评赏鉴的能力就无法进行,即使能呈一时之才,但却难以持久。

对于理论素养的思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多读相关的文学理论经典,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和见异能力。所谓见异能力,就是发现作品异彩或个性的能力,就是在对文学史上的相关文学作品的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某个作品的独特价值的能力。如笔者在分析《呼啸山庄》的独特价值时,就是在它与《简爱》等同时代的爱情作品的比较中得出来的。通过这样的课堂与课外的习作训练,对于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对于文学理论运用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将其化为三大块:文学创作、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能力。笔者先采用实践教学法,就是用文学理论去分析作家作品、读者的文学鉴赏、批评家的文学评论,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水平,进而指导学生自身的文学创作、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化文学理论知识为文学创作、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能力。譬如对文学批评能力的培养,选择文学批评家的典范作品供学生反复分析学习模仿,教师分析讲解,授以方法,以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篇评论性的文章。一是对有定评的作家作品,写出自己的评论。这些评论可以与前人相同,但要有自己新的论证与材料,也可以创新,最好是能写出新的看法与观点。二是对无定评的作家作品进行批评,要能揭示其特征及其思想价值。三是对有争议的作家作品进行批评,对争议的观点要进行分析审议,得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高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方法,激发兴趣

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通常存有两大毛病: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或“填鸭式”的讲授法;二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泛化。前者已为教育界所诟病,而后者却被大家所普遍称颂。其实应辩证的看待,尤其是对后者。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将现有的教学手段改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包治百病,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方法是随着观念的改进而变化的,如果没有教学观念的改进而改用现代媒体教学,“一言堂”照样是“一言堂”,“填鸭式”还是“填鸭式”,只不过变成了媒体教学的“一言堂”和“填鸭式”而已。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所以真正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应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譬如文学理论课中的文艺的起源问题、语言艺术的特征、风格的定义、文学创作的客体和主体等内容,笔者通常采用研讨式的教学,因为这些内容在文学理论界是有争议或曾经引发过争议的。比如关于文艺的起源问题,笔者只是介绍了几种观点,有哪些代表人物?各自有什么理论主张?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你认为哪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发现学生并没有像意料中的都选了劳动说,有许多同学选了宗教说。两者纷争不已,谁也不能说服谁。通过研讨式的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独立的学术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把握和运用。但是,研讨式教学也只能适合部分内容的教学。

在对文学理论中许多新的概念、原理等知识的介绍时,采用讲授法更有利于学生接受。例如,文学本体论、话语蕴藉、陌生化、艺术构思、直觉、艺术真实、审美理想、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文学意境、文学意象、期待视野、隐含读者等概念;还有许多原理,如物质与艺术生产的平衡与不平衡原理、叙事理论、文学接受与消费理论等。因为这些内容都较抽象且为学生所不熟悉,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尽可能地做到生动有趣,引起学生的兴趣。譬如,在讲到直觉这个概念的内涵时,笔者没有直接讲解它的定义,而是谈到许多女生的第六感,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推导出直觉的特点,而后再将其与灵感、顿悟进行比较,这样就让学生对这一概念形成了全面深入的认识。

而对当前有争议又有较大影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学文化现象,如文学的功能、民族文化交流中文化安全问题、网络文学的探讨等,笔者采取个案分析法,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用文章表述。如在讲授文学功能中的娱乐功能时,笔者放了两家省级电视台娱乐节目中的片段,要求学生讨论文学娱乐化功能的利弊。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完全没有那种理论课的沉闷呆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当然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与其他的方法一起出现在内容的教授中。

总之,我们要因材施教。这个“材”,不仅仅指人,也应该指教学内容。我们的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教材的内容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而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主要还是在于教师的引导与教学,即在文学理论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极大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直面生活实践,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尤其是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才不会陷入困境;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文学理论课。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以培养工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导向 下一篇:高中数学课程运算主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