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转的“糖尿病”

时间:2022-08-19 05:10:43

什么是糖耐量受损?

在2型糖尿病前期阶段,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IGR),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两种,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但糖耐量受损并非意味着是一种小病,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糖尿病的转化率为正常血糖者的8倍多,其中IGT尤为重要。而且,很多糖耐量受损患者还可同时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血脂紊乱、代谢综合征和脑卒中等疾病,使病情复杂而加重原发病。同时,糖耐量受损还可作为糖尿病的前期阶段,预示糖尿病的发病及体内血管、脏器的病变。

糖耐量受损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浆血糖(FPG)7.8mmol/L且

控制糖耐量受损。预防2型糖尿病的关键

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血脂紊乱史、巨大胎儿史、妊娠糖尿病史或高血压史的人都属于糖耐量受损的高危人群。由于糖耐量受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这类人群更应定期检测血糖,提高预防意识。

在糖耐量受损阶段就开始系统治疗并维持6年,可延迟甚至逆转2型糖尿病的发病,降低严重糖尿病肾病风险。因此,在糖耐量受损阶段即开始正确治疗是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糖尿病学专家的个体化咨询对糖耐量受损患者也非常重要。

防微杜渐,糖耐量受损的中医防治

中医学对糖耐量受损有独到的见解,认为糖耐量受损属于中医“脾痹”、“食欲”范畴,禀赋异常、过食油腻、久坐少动、精神过度紧张等都可成为糖耐量受损的诱因,其中,过食油腻、甘甜的食物为主要原因。糖耐量受损病位在五脏,以脾(胃)、肝为主。

糖耐量受损以肥胖者为多,应重在减肥,生活上节制饮食,增加运动。中医治疗时,不但要分清肥胖和非肥胖,还要分虚实。实胖患者的特点是肩宽背厚,体力较好,腹部比较坚实;虚胖患者比别人吃得少却比别人胖,其数量大约占到临床所见糖尿病前期患者的1/3左右。实胖的治疗重点是清胃消导、化痰通腑,而虚胖则要加强运动、益气健脾、化痰利湿。通过采取适当的中药干预,联合饮食和运动疗法,可以从“治未病”的角度更好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病。

总之,要重视2型糖尿病的唯一可逆转阶段――糖耐量受损阶段的治疗,采取恰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等方法可有效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病。

上一篇:肾脏有话对你说 下一篇:我想和你拥有一样的天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