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不是单纯的打拍子

时间:2022-08-19 04:45:29

指挥不是单纯的打拍子

中图分类号:J615.1 文献标识码:A

前不久,由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教育厅、团省委、江苏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江苏省少儿艺术节在南京拉开了帷幕。此项艺术节每四年举办一次,通过这个平台,是为了进一步丰富活跃中小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尤其是暑期的文化生活。本届艺术节紧扣“中国梦”这个主题,从儿童的视角与特点出发,鼓励大家进行多种艺术样式的创作和展示,以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本届艺术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期间进行了3场艺术表演类的决赛,分别为音乐・合唱组决赛、舞蹈・广场文艺组决赛、戏剧・曲艺组决赛。我有幸观摩了这几场比赛的过程,下面想对音乐・合唱组决赛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认识。

人们常说:“没有不好的合唱队,只有不称职的指挥。”这就意味着指挥在合唱团中的重要性。

这次参加比赛的几支合唱队伍音色处理的都很美,但是我们指挥却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一味的单纯打着拍子。只是区分一下音乐发展变化突出的乐句打拍子动作幅度就大一点,情绪上处理需要收敛的乐句打拍子动作幅度就小一点。殊不知这样简单地指挥手势只能告诉孩子们控制音量大小的变化,却不能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指挥并不是单纯的打拍子,一定要钻研指挥法,掌握纯熟的指挥技能,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将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体现在合唱作品中,因此指挥既要具备很好的乐感,特别是节奏感,也要有敏锐的听力。因为在合唱排练中多声部、多层次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及作品的乐句、乐段、旋律的相互交织,需要敏锐的听辨,以便予以纠正;同时,还要有正确地把握作品的能力及水平。音乐的发展变化、音乐的曲式结构、调性布局、音响层次对比及作品的风格、演唱、演奏的合作等各方面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听觉去发现和改进。

所以,好的指挥还要是一名优秀的排练者。他要指挥着合唱团整个的排练过程,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等等最基本的开始入手讲起,要让孩子们真正意义上的去体会音乐情绪,而不是单纯的演唱音符。有一位演唱过《蓝色多瑙河》的孩子这样说过:“以前我只知道多瑙河在哪里,为什么要唱它却不知道。原来它是有故事的,唱歌的时候仿佛就真的能闻到花香,我就是那美丽的春姑娘飞过河畔、飞过山脉、飞过奥地利……”。其实,只有这样做了,才能“以情带声”,才能与作品的灵魂贴合紧密。

另外,合唱指挥还必须懂得声乐知识和用声方法。这次艺术节参加比赛的队伍中有以美声唱法为主,声音靠前,清澈透亮,气息流畅,演唱风格较奔放的;有以民族唱法为指导,真声较多,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还有采用纯粹的直声唱法,没有颤音,强调声音都在高位置上的。所以不难看出各合唱团都是根据自身的条件、环境和审美选择适合自己声音的训练方法。但是,不知是不是出于比赛紧张的缘故,有几家合唱团犯了音准和高音没有解决的问题。

音准是合唱的基础,所以各声部唱准自己的旋律是关键,它直接影响着作品的音乐形象与和声效果,并对合唱艺术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认为多做一些集体练耳的辅助练习显得尤其重要。合唱中的集体练耳有别于一般的视唱练耳,一般的练耳主要是听、记,而合唱中的练耳则要突出“唱”与“多声部组合时的音准”,要把练耳与练声结合起来,运用内部听觉来调节音高。必要时分声部练习,注意声部与声部之间的交叉练习,并听其效果,反复分练、组合,直到多声部配合默契为止。

这次比赛过程中,我发现各个代表队都想尽心尽力做到最好,不说十全十美,也要十全九美。所以在演唱之外还给孩子们加入了许多动作表演。这样画面是漂亮了,形式上好看了,舞蹈化了,可是合唱团最基本的“唱”哪里去了?而且我们孩子的气息毕竟短、浅,你让他动个不停,又要唱又要跳怎么能忙得过来?而且舞蹈和我们演唱的气息还是反的,因此,这也就不能怪他们连音都唱不准了。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是世界一流的合唱团,可谓是家喻户晓,他们的演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们少儿合唱团学习的楷模。

这次参赛的合唱队伍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演唱时孩子们的声带不够松弛,特别是高音区,所以我们听到的高音就不够透亮、自然。所谓的演唱高音不是“尖叫”、“虚”、“白而挤”的声音,这样的声音也缺少表现力。我主张用头腔共鸣高位置来统一声音,适当加一些口腔共鸣。首先要轻声练习,体会“假声”的感觉,喉头打开,放松下巴,抬高软腭,气息支撑,同时要求孩子们在眉开眼笑半打哈欠的状态下进行训练,先从哼鸣训练开始找共鸣的位置在头腔而不是鼻腔。其次要告诉孩子们音越高,音量不能增加,只加大头腔的张力;音越往低走,越要想着高位置,否则位置不统一,换声点就很容易听出痕迹。可以用“yi”、“lu”、“lv”进行发声训练。最后,咬字用高位置靠上、靠前去咬,可以用“以说带唱”的方法,先把歌词用高位置大声说出来,找到高位置及气息的支持点以后再唱,这样唱出来的声音自然、松弛、纯净、咬字清晰,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孩子们的童趣。

合唱中器乐并不总是处在伴奏的位置,它是起着烘托合唱作用的。当合唱处于音乐的主题部分时,指挥就应让合唱突出些,伴奏强度低一点;当合唱与伴奏在音乐的主题方面处于差不多同等作用时,伴奏的强弱要接近合唱的强弱;当伴奏比合唱有更主要的音乐主题强调时,这时的合唱只是处于和声声部而已,指挥就应突出伴奏而把合唱处理得轻一些,这样才能完整的体现表达音乐作品,才能取得合唱与伴奏间的均衡。

这次比赛中,我们合唱团钢琴伴奏老师的钢琴演奏水平那是没话说的,可是在与指挥、合唱团之间的配合上就欠缺了一些。指挥单单给钢琴伴奏一个起音的手势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指挥在平时的排练过程中加强与钢琴伴奏之间的沟通和磨合,要让钢琴伴奏能看懂你指挥的手势和意图,这样才能协调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把钢琴伴奏的作用发挥极致,才能最好的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

上一篇:基于微视频的视频案例支持系统优化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