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手法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00例

时间:2022-08-19 03:41:47

弹拨手法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00例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采用弹拨手法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弹拨手法加局部中药离子导入。结果 治疗本病患者100例,治愈91例,占91%;好转7例,占7%;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98%。其中,全愈患者,其后随访5年症状无复发。结论 该方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弹拨手法;中药离子导入;治疗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中,男73例,女27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7 d~15年。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活动功能受限。约1/3患者腰痛并伴有放射性下肢痛。12 诊断依据 ①多见于青壮年。②腰部酸胀疼痛,乏力,范围广泛但又讲不清楚,充分休息症状亦不能完全缓解,难以长时间维持一种姿势。③劳累及阴雨天加重。④绝大多数患者可于第三腰椎横突部位触及压痛点或硬结/条索状手感(对诊断很有帮助)。⑤下肢腱反射,感觉,肌力均正常,直腿抬高试验()。⑥排除了其他疾病。13 治疗方法 131 弹拨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站在患侧,平第三腰椎横突向两侧腰肌的外缘探寻,当找到压痛点,用拇指向前内方按压,如遇硬结或条索状的手感后,即作拇指重叠垂直于他们的上下或左右方向弹拨。弹拨时着力点可有麻、痛、酸胀感,局部疼痛消失,索状物触及不明显时,即可停止弹拨手法。弹拨手法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同时配以按揉,理筋手法。隔日一次,132 中药离子导入 取威灵仙30 g,丹参15 g,水煎2次,浓缩成500 ml,同时取适量药液加等量老陈醋做直流电离子导入。每天一次。14 疗效标准 ①痊愈:腰腿痛症状消失,腰椎活动达正常范围。②好转:症状基本消失,腰椎活动仍有小范围受限。③无效:症状无明显减轻,稍有劳累或姿势不当即有不适感。15 治疗效果 所治100例患者中,痊愈91例,好转7例,无效2例。痊愈患者中最少治疗1次,最多治疗12次;无效2例均外地来濮阳打工人员,治疗一次后即返乡,未再来诊治,效果不佳。痊愈的91例患者,均随访5年,无一例症状复发。16 典型病例 患者男,28岁,2007年5月初诊。自诉腰腿痛病已犯2个月,先后到省内外多家医院,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腰椎牵引,外用及内服药物治疗,效果差。(具体药物不详)转来我院后诊断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遂采用弹拨手法4次;中药离子导入7次治愈。随访5年无复发。2 讨论21 第三腰椎是腰椎活动的中心,又是腰椎生理前凸最突出的部位,成为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活动的枢纽,所以其两侧横突端所受牵拉的应力最大。再则, 由于第三腰椎横突特别长,顶端有众多腰部肌群附着(腰方肌、横突间肌、横突棘肌、骶棘肌、胸腰筋膜深层等肌肉、筋膜、韧带组织),腰部任何方向的运动,均使其横突顶端承受反复牵拉和磨动,致伤的机会倍增。常伴有的局部变性钙化,致使病情长期迁延不愈。反复损伤后,局部疤痕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等不良因素都可刺激和压迫脊神经后支和外侧支,从而通过神经的反射产生腰痛和放射性的下肢痛。如果对此不甚了解,误诊的可能是存在的。因此,这一疾病也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医生所关注,而不再简单地将其归为腰肌劳损一症。22 拇指弹拨手法可直接消除粘连及疤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痉挛分离粘连组织,从而解除神经的压迫而达到治疗目的;《药品华义》称:“灵仙,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统十二经络。主治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亦能软坚”。《明理论》有:“丹参一物,而有四物之功。是活血化淤的要药”。通过直流电离子导入,上诉两种药物顺利到达受累部位,最大限度地活血化瘀,使气血得到调养而通畅。充分作用于损伤钙化组织,起到很好的消退无菌炎症和修复作用,从而解除疼痛。弹拨手法与中药离子导入二者合用,可谓标本兼治,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远期疗效确切。23 弹拨手法简易可行,但弹拨强度使用不当时,可能引起心跳、呼吸的突然变化,特别是老年患者、对疼痛敏感的患者,更易发生意外。因此,弹拨强度应以患者耐受为度,施术时切不可急于求成。另外,我们发现,治疗越早的患者,疗效越显著,复发率越低。平时注意及时纠正不良姿势、加强腰背肌力量的锻炼,在巩固远期疗效,防止病情反复上,十分重要。24 此种治疗方法操作易学,取材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参 考 文 献[1] 良,等.推拿治疗学.上海中医学院,2005.[2] 翁维健,等.中药应用鉴别.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 李世文,康满珍,等.老药新用途.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上一篇:心肺脑复苏中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张元素对辨证论治及中药药理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