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系统安装与部署》的项目化教学研究

时间:2022-08-19 01:09:45

《物联网系统安装与部署》的项目化教学研究

摘 要:物联网系统安装与部署是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物联网系统集成、维护、应用、简单设计开发的能力,是一门综合实践课。本文针对课程的特点,结合项目化教学的优势,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本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案,对达成物联网系统安装与部署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字:物联网系统安装与部署;项目化教学;专业技能;职业技能

物联网系统安装与部署是针对物联网系统集成与维护的工程岗位而开设的,通过本课程培养学生对物联网系统集成、维护、应用、简单设计开发的能力,同时注重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为物联网系统集成与维护方向岗位工作学习奠定基础。

一方面,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物联网系统集成及维护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毕业学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剧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总是希望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能更好的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所以,各大高校纷纷开展各种满足要求的实践课,以满足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从事相关工作的需要。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具有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以及项目化教学是一种“行为导向”的教学,在物联网系统安装与部署课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1 项目化教学的理念

针对物联网系统工程装调和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岗位群,物联网系统安装与部署课程,以项目案例系统化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做一体化为典型特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与设计。在课程设计中我们遵循的理念是:

2 项目化教学的设计思路

物联网系统安装与部署课程的课程组教师与行业、企业的专家(兼职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开发与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充分体现课程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课程以“智慧校园”典型项目案例为主线,按照“行前、知后、知行合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将物联网系统安装与部署的各种技术融入到各个典型案例中,以应用案例引领系统平台搭建、传输层连接配置、感知层故障维护等关键技术,便于学生对抽象技术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系统集成与维护的兴趣。课程采用逐层深入方式将传系统安装与部署关键技术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融入任务设计中。作为专业核心课程,通过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充分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性。

3 课程项目设计

物联网系统安装与部署总共设计2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是一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的工作,项目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完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每个项目结束后均是一件较完整的作品。依托新大陆公司提供的实训设备,设计的2个项目如下:

(1)图书馆环境监控系统的安装与部署

图书馆环境监控系统是一个对图书馆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以监测到的参数值作为自动控制图书馆内风扇的开与关、窗帘的开与关的依据,从而使图书馆的光照、温度和湿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以内,为在图书馆内工作和学习的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2)宿舍环境报警系统的安装与部署

宿舍环境报警系统旨在当学校宿舍发生火灾等灾情时能够提供实时的报警,进而保证学生的安危。针对火灾发生时会产生火焰和烟雾的特征,宿舍环境报警系统利用火焰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进行监测,同时将监测到的有无火焰及烟雾的信息发送到数据采集器,并通过路由器传输到监控中心,一旦发生灾情,一方面烟雾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能够进行本地声光报警,另一方面,连接在监控中心的LED显示屏也实时显示灾情信息。

图书馆环境监控系统中,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和执行设备的控制主要通过zigbee无线传输,宿舍环境报警系统的传感器信息采集则是利用有线线缆,两套系统在知识侧重点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通过两套系统的安装与部署,既能够让学生掌握物联网系统安装与部署的详细流程,也能够学习到物联网系统中的多种知识点。

4 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1)明确项目任务,提出方案

根据设计的项目,教师提出学生的总体任务是完成整套物联网系统的安装与部属,学生们通过对具体的项目进行案例分析,明确任务的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和任课教师一起探讨,提出具体的实现方案,并不断修正,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2)制定具体的计划

按照前面确定的最终方案,制定完成项目的详细计划。由于本门课程包括两个大的项目,也即是两个大任务,每个任务的完成需要较长的时间,战线拉得很长,因此,需要学生制定好合理的计划,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将大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并按时按质完成。

(3)实施计划

计划一旦制定,即进入具体的实施。在实施计划时,需要根据班上学生的能力水平、特长和兴趣,组建高效的团队。通过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4)成果评价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项目实施情况,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物联网系统安装与部署这门课,可采取“教师点评+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的三方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过程考察。对于完成得较为优秀的作品,可使该小组进行作品展示,以供其他同学学习与欣赏,同时给予一定的激励奖励,对于完成不够理想的作品,在任何教师的指引下进行分析,找出不足和问题,避免在后期的学习中再次发生。

5 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

针对工程设计与实施课,因其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最好采用具有相关行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完成本n程的教学。在本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首先是老师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然后采用其之前在企业工作的具体项目为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最后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对任务进行解读,并进行需求分析、团队组建、制定计划、实施项目,最后是老师及学生对每组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

(1)基本知识的讲解

虽然项目化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但任课教师还是需要先向学生讲解所做项目用到的基本知识。针对工程设计与实施这门课,教师需要采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展示实际工程设计与实施的具体流程,以及作为一个设计或实施人员,应具备哪些技能,并如何对一个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及全生命周期的把握。

(2)实际案例分析

由于目前智慧楼宇炒得较为火热,且这也是信息化技术项目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将急需大批量智慧化方面的人才。因此,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和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针对工程设计与实施这门课,任课教师可以以智能楼宇方面的项目为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使学生在做任务的时候也完成类似智能楼宇这方面的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老师所分析的案例,在整个课程教学的自始至终,均应该为一个案例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完整并清晰的理解整个工程的什么周期,以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3)任务下发

在老师完成了基本知识的讲解及案例的分析之后,便设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完成。针对本课程,应在整个教学的始终设置一个大项目,然后再在大项目下细分为各个小任务。在做任务之初,学生应对整个项目有一个宏观的把控,这也是训练学生宏观掌控问题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完成项目名为“学生宿舍大楼的智能化设计”的任务,其下设置宿舍楼使用对象的需求分析、相关智能化系统的O计与实施、整个项目的过程管理等子任务。

(4)解读任务并进行需求分析

学生在接收到老师分配给其的任务后,即对任务进行仔细研读,在弄清楚所要做的任务后,就进行相应的需求分析。分析整个项目需要具有何种能力的人员进行配合,需要多长时间及多少人才能完成本任务。

5 结语

物联网系统安装与部署这门课程的教学,必须与实际的项目工程紧密结合。实践证明,通过采用本文所提出的项目化教学法,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更贴合实际的专业技能,而且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其团队合作及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达到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双重目标,对从事该领域研究及教学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43-44

[2] 张玲.浅谈高职教育中的项目教学模式[J].科技信息,2009(6):168-169

上一篇:大跨度悬索桥结构的合理性研究 下一篇:提高刮板蒸梗出口水分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