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比较探析

时间:2022-08-19 01:08:02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比较探析

随着现行考试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为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考语文的复习备考要讲究策略,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近年来,笔者一直参与高考语文评卷工作,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颇感兴趣,对学生语文答题技巧略有领悟,对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规律略有见解。本文拟就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和2016年全国卷3的选做题得分情况做一简要的比较分析。

一、教无定法、教学得法

语文教学,老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怎么学,才能既减轻老师的压力,又能够引导学生更大限度地学好语文?在高考紧张奋战的过程中,浩如烟海的题库里,如何教学、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富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训练,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引导和重点选择。

高考语文全国卷选做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即第11题和第12题的选做题,学生当选那一道题好,众说不一。如一些专家认为,希望学生多选做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即第11题。理由是:做这个题,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他的建议不无道理,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但又有专家(某高校组织高考评卷的博士、教授)认为,应提倡学生选做12题,理由是:从题型设计和答题要点角度进行分析,比如,2016年全国卷3的第11题的第(4)小题,答案只有三个点,要求是学生答对一个点得2分,答对两个点得5分,答对三个点得8分(满分),且第三个点不容易找到;而12题的第(4)小题,则是四个得分点,每个点2分,且学生容易找对3个点,得6分,自然就多了1分,我们现行的高考选拔是以分数论高低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分为什么不去争取呢?再比如一些省市、地区、重点学校,在平时复习备考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只做12题。我们先以某省全国卷2015年和2016年的得分情况作一分析对比:

某省2016年选做11题的考生为73730人,占总人数的21.6%;2015年选做11题的考生为44534人,占总人数的14.4%。

从这个表可以清楚地看出,2015年学生在选做12题比选做11题高出2.24/2.35分;2016年学生在选做12题比选做11题高出3.92/3.62分。因此,在现行高考招生政策下,暂时还以分数论优劣的情况下,一分也可决定一个学生的“命运”,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引导学生做好选择。

二、培养学生答题的技巧和方法

就“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而言,无论选做哪一题,都有规律可循。

(一)分析比照,辨出差异。

第(1)题是客观题,分析概括文本有关内容;五个选项,选择其中最恰当的两项。做这个题的技巧和方法,和做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通常的情况,命题者常常将原文句子在语序、用语上作些改变,变换说法,设置迷惑,从而考查考生对处理过的信息的理解及判断能力。解答时,需把选项放到原文中逐一加以对比,细心分析,分辨出叙述的差异,或者是概括不全有遗漏(叫“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此题5分,选项分别是3分、2分、1分,所以,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这个题目应该可以得满分。

(二)合并归纳、组织语言。

第(2)、第(3)、第(4)题是主观题,共计20分。学生应分点作答,做到条理清晰,观点明确。然而很多学生不会归纳要点,不会“合并同类项”,即相同的点,不会进行归纳合并,总是分开叙述,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再者,不会概括要点,大多数学生只会抄写文中语句,也不会概括性地组织语言,这也是一种“通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概括,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概括观点,组织语言。学生在解答时,先将观点概括出来,再结合文本内容,根据要点进行分析,答案才显得条理清晰。另外,学生在平时备考训练中,可找一些比较规范的参考书,按照平时做题的速度阅读文章内容,在大脑中构思出答题要点,最后再和参考答案作对比,久而久之,就会发现一些术语或者题目的答题思路,以及答案的语言组织等问题。

(三)抓住关键,不留空白。

答题时,只要抓住关键词,意思表达正确,就可以得分,评卷教师也是按点给分。如2016年全国卷3中第12题第(2)小题,第一个要点的关键词是“创新”;第二个要点的关键词是“求真”,或“认真”、“一丝不苟”等;第三个关键词是“笃实”。找到这三个点或者相近的词,就得满分。主观题的解答,在于意思答对即可,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评卷教师就可以酌情给分。学生作答时,既要避免遗漏采分点,又要避免在同一考查点上重复作答。评卷老师是找点给分,即使分析全都扣不上,分析得多,认为学生答得认真,也会酌情给分,切记不能留空白。

总之,通过不断训练、归纳和总结,答题时下笔会很快,回答问题也会得心应手。注意: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二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三、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语文素养提高了,能力自然就增强了。

第一、语文素养的形成,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积累丰富的语言,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勤于阅读,广泛涉猎;勤做读书笔记,把自己所看到的、模糊的、不熟悉的记录下来,再仔细揣摩、思考、领悟;勤于动笔,把自己所看、所思、所想都付诸笔端;勤查工具书,把自己不懂的,通过查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经过长时间养成训练,就会产生一种量的积累,质的变化。

第二、语文素养的形成,在于广泛阅读经典,文学名著。

“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语文,要广泛阅读经典、文学名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当代中学生,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学生,阅读的量可谓欠缺,如一次在高一新生的调查中,一个古诗文默写题“在《论语》中,孔子希望为政者能够端正自己,‘其身正,_____;其身不正,____。’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仁政思想。”全年级一千多学生,还不到十人答对。这可以说是孔子《论语》中一句耳熟能详的句子,却没有几个人知晓。难怪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为此,应提倡学生多读书,读经典,读名著。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文学的素养也就逐渐养成。

第三、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提高综合能力。如约翰・罗斯金的《痕迹》:把每一个黎明看做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充实的痕迹。让学生阅读这首小诗,学生只感觉到云里雾里,不得甚解。而这首诗是一首通俗而又富含人生哲理意味的诗。学生之所以不知要领,主要在于缺乏一定的人生阅历和阅读积累。而实际上,当你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学习语文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里面有无穷的乐趣。我们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去探究字里行间的深意,去揣摩言外之意的内涵,去吸收文学作品的精神营养,陶怡情操,开启智慧。

学习语文,可以强化学生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生活品位,使之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提高了,精神境界就提高了,思维就活跃了,分析、解决、判断问题的能力就增强了。同时,语文更能使您懂得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

周光庆,教师,现居贵州兴义。

上一篇:代际生存体验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下一篇:语文教育应当是一种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