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掌疗法治疗顽固性痹证心得

时间:2022-08-19 01:03:22

阳掌疗法治疗顽固性痹证心得

摘要:阳掌疗法是通过早期系统地站桩训练养气后,以手掌背侧第2~5指末节对患处进行拍打而将病理产物逼出体表的中医外治疗法,着重灌气抽瘀,拍打部位病理产物消退的过程中同样具有治疗作用,短期及长期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中医痹证。本文结合治疗顽固性痹证案例,阐述阳掌疗法治疗过程及学习方法,分享治疗经验,并初步探讨其基本原理,为中医痹证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阳掌疗法;灌气抽瘀;痹证;气功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2.027

中图分类号:R259.8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02-0104-02

阳掌疗法是医学气功道、法、术之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由广东省中医院聘请的院外专家谭y尧、张浣天2位老师于20世纪70年代独创的中医外治拍打疗法。笔者临床将其用于治疗中医痹证引起的关节局部疼痛、肿胀、麻木等,获得满意疗效。兹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

案例1:患者,女,63岁,2016年1月28日就诊。10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双膝膝关节疼痛,尤以左侧为甚。2014年11月于外院影像学诊断“左侧膝关节退变,左膝内侧半月板后脚撕裂,左膝髌上囊积液”,曾多次住院并行多种中西医治法而无改善。2015年5月于外院住院再次诊断“双膝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此后间断维持西药止痛药物口服。刻下:

患者左膝关节僵硬不能伸直,疼痛,行走及长时间站立困难,怕冷,局部肌肉萎缩。查:左侧膝关节过伸过展实验阳性,左膝关节活动度0~11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8分。治疗上予以阳掌疗法分批拍打左膝关节内外侧、左侧足三里及腰部等,每周1次。治疗过程中拍打出局部瘀肿,考虑风瘀并重。嘱患者拍打部位注意保暖,禁止按压、揉搓,以及过度活动和负重运动,保证休息,静待瘀肿自然消退。治疗1个月后,患者左膝关节疼痛明显改善,VAS评分4分,左侧膝关节活动度0~150°。随访3个月,患者病情无加重,疗效满意。

案例2:患者,女,72岁,2015年12月3日就诊。患者肩颈疼痛30余年,曾考虑“颈椎退行病变”,近1年出现右上肢僵硬,活动不灵活,右侧拇指难以屈伸(屈伸0~60°),VAS评分7分,曾接受内外治疗而效不佳。接诊后给予肩部、右手腕关节及右手背部阳掌拍打治疗,每周1次,治疗4次后,患者肩颈疼痛明显改善,VAS评分3分,右上肢僵硬好转,右侧拇指活动自如,屈伸0~180°。随访3个月,患者病情稳定,无加重。

2 讨论

2.1 阳掌拍打法

阳掌拍打法是术者用手掌背面第2~5指末节为接触点而拍打患病部位,通过将局部皮下组织、肌肉、筋膜或关节等处的风、寒、湿、痰、瘀等可见或不可见之邪驱逐至表皮,以达到补气行气、排瘀祛邪之功效,俗称“灌气抽瘀”。该疗法不同于刮痧、拔罐及普通针灸治疗,刮痧、拔罐治疗起效部位往往在皮肤、筋膜、肌肉组织,相当于中医的皮、脉、肉、筋等,而阳掌疗法通过灌气抽瘀,其治疗部位更深入,基本可达到从络治病的目的,故对久病及络的病症尤为适用。

阳掌拍打法强调早期对病痛的即刻缓解,以及伴随皮肤瘀肿消退过程中产生的补气作用,因而短期与长期疗效显著,是补泻兼顾的一种治疗手法。值得注意的是,该疗法忌暴力施术,其疗效更有赖于手部气的多少,故需术者前期系统站桩练功养气,以保护施术的手部,防止治疗过程中伤及患者与自身。站桩练功以双脚平行与肩同宽,下肢微曲,沉肩屈肘至双手平放于胸前两侧,由指导老师协助引气。站桩练功过程严禁意守,可进行正常交谈或看电视等活动,主张常练,不提倡苦练。因此,练功过程简单、安全、易学。

具体来讲,阳掌拍打法的学习与操作要领在于早期站桩练气,医者如每日站桩20 min,坚持3个月,即可尝试进行阳掌治疗。施术过程以手掌背侧2~5指末节为工具,根据病情选择治疗部位进行拍打,如关节性病变可在病变关节部位及周围拍打,而复杂性疾病可根据经络循行或辨证补充病变远端部位治疗。治疗前,施术者要选择恰当(站位、坐位或蹲位),治疗过程中宜沉肩、屈肘,保持上肢顺畅,以最大程度利于自己可轻松而动作流畅地施术。

阳掌疗法拍打之后,患者表皮的变化因所患病邪之不同而有所不同。治疗效果以局部皮肤出现凸起瘀斑或凸起毛孔粗大的硬皮样表现(俗称“猪皮样皮肤”)为佳,根据不同病情(风、湿、瘀、火等)存在一定个体差异。如瘀邪多表现为色黑、面积小,且突出皮面;风邪则为色浅红,或肤色不变,皮面突起肿块。上述只是典型表现,实际上临床往往是多种邪气合而为病,其病理产物的表现也会多样化。拍打之后局部病理产物消散的过程是治疗的延续,局部的疼痛除了在拍打完之后会有所减轻外,在病理产物消散过程中也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另外,拍打部位出现的病理产物会随病情不同而有不同表现;不同的患者病理产物消散的时间不同,从几天到数周不等。

2.2 阳掌拍打法与痹证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侵袭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的一类疾病[1],相当于现代医学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脊椎炎、肩周炎、骨关节炎等慢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有的造成终身残疾。

中医治疗痹证方法众多[2],主要有内服外治方法,疗效不一。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①痹证往往发病较久,症状轻微时疏于治疗,待病情逐渐发展,久病入络,单纯拔罐、刮痧、理疗等方法往往限于局部皮肉筋膜及脉,而对于深层次的病理产物不能有效祛除,导致短期疗效明显而长期疗效不甚理想;②痹证虽为局部病变,但往往是全身机体状态的集中反映,尤其中老年患者更是如此,因此除病痛局部部位外,尚需四诊合参,标本兼治。为此,阳掌疗法采用局部与循经治疗相结合,尤其对于重症顽疾可与指导患者站桩练气相辅,以标本同治、灌气抽瘀、疏通经络,达到局部与周身协同治疗的目的。

3 结语

结合上述2个案例,笔者临证体验到阳掌疗法简、便、效、廉,尤其对关节、肌肉疾病效果显著,希冀为中医痹证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65-269.

[2] 刘维,陈腾.中药外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 2014,41(11):2275-2277.

(收稿日期:2016-07-28)

(修回日期:2016-08-27;编辑:梅智胜)

上一篇:广州地铁五号线列车玻璃破裂分析及应对措施研... 下一篇:2017实体商业崛起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