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音乐教学

时间:2022-08-19 12:19:37

谈幼儿音乐教学

【摘要】“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灵的不可替代的工具。教学的艺术包括的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谈话的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韵律美、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教师;兴趣;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322-01

1 音乐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自然中体现学科特点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使孩子从生下来就处于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处于优美的乐声包围之中,才能发展音乐方面的非凡能力。以语言来训练学生的乐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再现音乐。这种方法就是要以极其自然、巧妙的语言将学生引进音乐的殿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对音乐着迷。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前提和动力,音乐教师要用自己的言教,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首先,提问要有目的性。提问必须立意鲜明,语言简炼,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提一些简单的、带有暗示性的问题。其次,要考虑问题的难易。提出的问题要注意做到由浅人深、由易到难,适合于不同程度的学生。不要过早地把节奏和音乐知识等问题提出来,提问要选在教授歌曲中间,学生处于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当中。第三,语言的设计要用“减法”。音乐课与其他任何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主要是靠听觉来完成的,听觉是音乐感受中的基础条件,这种听觉依赖于音乐本身。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学生特别不喜欢教师语言哆嗦,音乐教师要力求做到语言中心明确、条理层次分明、难点重点突出。

2 突出教学语言的韵律美

在以歌唱为主的音乐课型中,歌唱中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等基本要求是应注重的,然而对歌曲的二度创作――挖掘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则更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歌词内容,进入歌词意境。教师采用朗诵的形式,浸润学生的心灵,朗诵歌词要注重情感的投入,语言的韵律、色彩的明暗、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从而通过阴阳顿挫的韵律美感取悦于人,达到心灵的美化,情感的升华,以歌曲“早晨的歌”为例:甜甜的风,微微的笑,早晨的空气多么好,露珠儿闪,树影儿摇,一扇扇门窗打开了,晨光里书声琅琅起,大路上人们在长跑,树上的鸟儿也在叫,告诉人们要起早,啊,早晨好,早晨好,早晨的歌儿多么美妙,这甜美的音色,轻快的节奏,诗一般的语韵,将学生带人清新的户外世界,在迎接明天的太阳,这将会激励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这优美的朗诵韵律的激发下进行歌唱,定能收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3 利用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3.1 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的形象思维方式。音乐要素是音乐思维的表现方式,音乐教学中教师以启发性的艺术语言引起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注意,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的变化中,捕捉音乐的意境与思想,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方式。但是在用启发性的艺术语言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细节:老师首先要了解作品,明确欣赏的目标,才能进行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引导,真正发挥教学语言的启发作用,有效激发学生形象思维。

3.2 富有艺术性的连接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需要艺术化的教学语言进行连接,使教学环节自然、流畅。连接语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起着层层推进教学,使学生形象思维步步深入的作用。怎样做可以让音乐教学语言艺术性地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对后面的内容充满期待呢?首先教师应当对教材有准确的把握。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主题,紧紧围绕主题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也紧紧围绕着教学主题展开、深入。教师还可以选择适当的语言,创设情境,将教学环节进行艺术化的衔接。老师用充满艺术感染力的语言推动学生的情感,甚至可以说是用“煽情”的语言,使整节课自然而然地进入了高潮。在这个环节由于教师的语言作用,使学生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走进了作品,领悟了作品的情感。

4 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教学语言多用口语的形式。口头表达的过程是:人们将自己的思维活动借助于词语转换为口语的过程,这就需要思维清楚,是第一步。然后要有足够的词汇和丰富的情感,最后用口语表达出来欲想语言通顺,必须环环无障碍。如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呢?可以先繁后简,把课上的导言、各环节的连接语言背熟到口语的程度,一段时间以后,可以只写出提示而练到熟练的口语程度,最后就可以只打腹稿便出口成章了。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学术水平。就要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种语言,使本来就美的音乐锦上添花。只有这样,音乐课才能够切实让学生感受美,才能更有吸引力,使学生爱学、乐学,动情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之中。

总之,音乐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将会像音乐作品的美一样,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和美的启迪。这是一种无形的艺术教育,也将对音乐教师本身的师德修养、音乐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自身对文学内涵的不断加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感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使课堂充满感彩,富于艺术性和感染力,使语言美与音乐美达到完善和谐的统一。

上一篇:浅谈高中生体育教学 下一篇: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