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医院医疗设备效益审计

时间:2022-08-19 09:00:40

浅谈如何开展医院医疗设备效益审计

摘要:通过对医院医疗设备效益审计,为购置前的科学论证、购置后的规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审前调查,对医疗设备年运营收入、费用支出和投资回报率、收益率、回报期分析。结果:有效促进医疗设备购置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效益最大化。结论:掌握医疗设备运营情况,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开展医疗设备效益审计,可有效防范和控制其风险,会对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医疗设备 效益审计 基本做法 成效 启示

随着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医疗设备不断扩增。开展医疗设备效益审计,对医疗设备购置前预期效益论证及购置后的运行效益进行分析,为医院做出科学合理的设备配备及人才储备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这是医院内部审计研究领域中的重大课题之一。作者根据近几年来对医院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的实践,谈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医院医疗设备的效益审计。

一、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的基本做法

(一)审前调查

1、查阅相关资料

可通过查阅财务固定资产报表,了解医院现有医疗设备分布情况、数量和投资情况;可通过了解大型设备比较集中的科室,如:放射科、特检科、检验科、手术室等,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选择被审计对象。

2、实地调查了解

可通过问卷式的调查,向物资采供、维修部门了解医院设备采购、招投标、合同签订、验收、付款及相关管理制度,如:购置审批制度、采购管理制度、验收管理制度和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等,向医疗设备使用科室了解医疗设备利用情况,运营收入及费用支出情况,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及其执行情况等,为撰写审计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3、做好医疗设备相关电子数据的采集工作

这是开展效益审计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审计的质和量。

(二)审计主要方面

1、对医疗设备采购前的论证,采购时的招投标,合同的签订等内容进行审计

设备采购前的论证。主要是对需购置的医疗设备,其特点、用途、功能、临床应用价值的论证情况及设备的实际利用率和成本回收期等指标,在申请论证表内填写内容的完整性及论证数据的准确率等方面进行审计。

设备采购的招投标。这是本项目审计的重点,应围绕招投标文件的制定、编写和报价,技术标的规定进行审计。

合同的签订及付款。主要审计合同的条款与招投标文件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设备购入后的付款是否预留了质量保证金。财务货款支付时间、金额是否与合同相一致。

设备购入后的验收。主要是对到货设备的技术规格、型号、参数、性能、产地等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

2、对医疗设备内部控制情况开展审计

(1)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科室台账建立和医疗设备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

(2)设备使用的耗材入出库、领用、盘点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

(3)医疗设备年利用情况的审计。主要查各个不同时期各台医疗设备年诊疗检查人次及统计的准确性;年计划人次与年完成人次增减情况;查有无闲置的设备及诊疗检查收费是否合规。

3、对医疗设备效益情况进行分析

医疗设备年运营收入情况分析。通过对医疗设备不同年份收入数据的统计对比,分析医疗设备年运营收入的效率与效益。

医疗设备年运营费用支出情况分析。计算医疗设备固定成本中折旧费等。变动成本中医院定期支付给有关人员的奖金、加班费、补贴等,年耗材支出、水电费、维修费等。分析医疗设备年运营费用支出有无存在浪费现象。

医疗设备投资回报率、投资收益率及设备投资回报期分析。其计算公式:投资回报率=年利润或年均利润/投资总额×100%;投资收益率=[(医疗设备收入-医疗设备支出)/该医疗设备总投资×100%];设备投资回报期=医疗设备投资总额/该医疗设备年净收入[1]。通过分析进行评价,其中投资回报率和投资收益率越高,投资回报期越短,说明设备经济效益越好。通过分析可为领导层提供医疗设备综合盈利能力数据,为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

二、开展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的成效

(一)有效促进医疗设备购置决策科学化

医院医疗设备购置前的论证分析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的新课题,也是使医疗设备购置决策科学化的重点。通过医疗设备效益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层提出整改建议意见,有效地促进医疗设备购置决策科学化。如设立设备管理专家库,对医疗设备购置实行专家科学论证制,确立设备的计划利用指标和经济指标,并试行过错问责制。纠正购置前论证分析缺乏真实性,部分科室对医疗设备的实际利用率和成本回收期等指标不重视、填写较随意;购置论证资料不全有的缺少等问题。

(二)有效促进医疗设备管理规范化

设备管理包括对设备购置、设备验收、设备的正确使用、设备的维护修理以及设备的更新改造等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通过审计发现:在设备管理中存在设备使用科室对医疗设备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更新不够及时;设备使用情况基础数据的采集和保存不够完整;对医疗设备的应用合理性、使用效益、维修保养等事项,既没有分台核算又未实行定期分析等。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医院认真落实整改。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升级,借助现有网络平台,加强对医疗设备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更新,建立医疗设备分台逐月进行核算和效益分析制度,全面掌握使用科室每台、每月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收入和支出及月利润等情况,使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更规范化。

(三)有效促进医疗设备效益最大化

在当前的医院管理中,医疗设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有效促进医疗设备效益最大化,这是医院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开展了对本院在用的医疗设备投资回报及投资收益情况的分析。发现有的设备投资回报率较高超过100%,投资回报及投资收益明显。有的设备投资回报率较低,运营情况较差;在信息系统数据的统计上无论是财务经济核算数据、还是重点科室医疗设备效益统计数据,往往会因为各科在数据统计口径上因时间跨度或统计方式不同口径不相一致。审计提出了相应建议,院领导认真研究采纳,建立和完善了每月对医疗设备投入产出、投资回报及投资收益情况分析制度;实行计算机自动化成本核算;加强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的管理等。使原投资回报率较低、运营情况较差的医疗设备,其收益明显提高,有效促进医疗设备效益最大化。

三、开展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的启示

(一)掌握医疗设备运营情况是做好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的前提

医疗设备的安全运行关系到医疗质量乃至生命安全。在开展对医疗设备运营情况审计时,注重实地调查和实地检查。一要掌握医疗设备的分布及管理情况,实地查看运行是否正常及有无闲置设备。二要掌握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实地查看有无违章违规行为。三要掌握医疗设备维护维修情况,实地查看是否存在设备超期使用等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健全医疗设备运营管理的建议,使医疗设备分布更趋合理、制度执行更加有力、维护维修更为及时。确保医院医疗设备的安全完整,有效防范和控制其风险,这是做好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的前提。

(二)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是做好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的关键

医院医疗设备点多面广,掌握先进的审计方法,可在审计过程中少走弯路,拓宽思路,缩短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在开展医疗设备效益审计过程中,除运用一般审计方法,如调查、审核、盘点等方法外。可运用分析与评价的审计方法,如经济分析、因素分析、比较(比率)分析,评价医疗设备采购前的论证准确率,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力,投资回报和投资收益率。杜绝问题产生的根源,减少问题发生的几率,使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结果达到预期目的,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

(三)注重项目审计质量是开展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的重点

审计质量主要体现在审前调查和方案制定、揭露问题和审计取证、审计建议和落实整改的全过程。要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审计,首先,必须认真地搜集审计证据,客观公正地提出审计评价意见、处理意见和建议,做到实事求是,使审计的结论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审计结果和事实相符。其次,必须掌握医疗设备购置前的论证和数据,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保养等全过程管理状况,确保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建议有实用性,问题整改有操作性。再次,必须注重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的客观和准确性,全面和及时性,确保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小凤.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方法探析[J].财会通讯,2012(35):67-68

[2]朱广敬.浅谈医院经济效益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13(3):74-75

上一篇:建筑会计与工程造价管理之我见 下一篇:矿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层次型拓扑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