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济民 融股通金

时间:2022-08-19 08:09:01

近年来,投资、理财、炒股、买基金成为家长们见面时的共同话题;《货币战争》《牛奶可乐经济学》《钱为什么越来越薄》等图书充斥各种书店;张维迎、张五常、郎咸平等经济学者纷纷亮相荧屏走近百姓……经济学已经占据了我们的生活,经济学类专业也成为高考报考的热门。据中国校友会网的调查报告显示,自1999年至2010年的12年里,近400名高考状元选择经济管理类专业,占总数的四成左右。经济学与金融学是经济学类较为常见的两个专业,两者十分相近,很容易被人混淆。本文将选择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两个专业进行解读,寻找它们的相通和不同之处。

“金钱”游戏与运算法则

金融和经济,感觉上似乎是交叉的专业,其实,从学科属性来说,金融学专业是经济学学科的一个分支,从属于经济学专业。通俗(但不是非常准确)地说,金融学专业研究的是一个与金钱打交道的数字游戏,经济学专业研究的是社会经济运行的计算法则。

经济学专业是一个相对比较宽泛的学科领域,收入、失业、通货膨胀、消费、出口、政策调控等都属于经济学的范畴。经济学能帮我们解释很多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经济和社会现象。肯德基餐厅大家都不陌生,它们的各种优惠措施,如发放优惠券,常让大家觉得划算,但很多人可能没有去思考,肯德基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人会说,促销呗!也有人会说,图个好口碑,也算是给肯德基打免费广告。其实不然,这里藏着更大的经济学秘密。我们以肯德基优惠券为例,在一定时期内,肯德基会对优惠券的回收情况进行统计,哪种优惠券回收得越多,说明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反之,则价格弹性越小。弹性大的产品,说明顾客消费可有可无,而弹性小的产品,说明顾客消费是稳定的,于是,弹性小的产品就可以涨价――这便是肯德基的涨价策略。当然,你还能学到很多有意思的经济学法则,在日常生活中很实用、很有趣。如“羊群效应”、“大树法则”、“劣币驱逐良币”、“丛林法则”、“口红效应”等。如“羊群效应”就是说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它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从而导致他们在某个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金融学则主要是一个与货币相关的专业,它直接指向货币。如何购买股票、上市公司的股票如何定价,黄金是否能够保值增值、存款储备金率上调、买房时向银行贷款多长期限最划算,银行卡为什么要收取年费等,这些都是金融学的范畴。我们知道,1997年亚洲发生了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又发生了金融危机,这两次危机的导火索是什么呢?这就需要用金融学的知识来分析。原来,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因为泰国中央银行放弃了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体制,改由市场浮动决定汇率,导致泰铢对美元的汇率大幅下跌和泰铢贬值。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则是因为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信用等级较低、无法按期偿还的房贷使得银行濒临破产。总体来说,金融学的主要内容是针对金融货币流通在市场上的经济活动,如期货、股票、债券、保险、银行、风险投资等。

经济学偏理论金融学偏实务

大学里所见的经济学专业一般是基础学科,主要偏向理论分析,其涉及的面很广,所以一般不针对具体实用的经济学科领域。其培养的是掌握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工具,会分析各种经济现象、经济运行本质的理论型人才,如政策分析、现象解读是经济学专业学生最擅长的工作内容。金融学专业是研究经济领域中金融工作的实务。所以,同一个经济现象,用经济学的眼光和金融学的眼光来看,着眼点是不同的。如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飙升现象,经济学眼光更多关注的是CPI上涨导致的通货膨胀对企业、居民生活的影响,如货币购买力下降,财富重新分配,有些小型企业将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或者被大型同类企业吞并。而金融学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投资(理财)以抵抗资产严重缩水的风险,通货膨胀导致存贷利率上调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等。

与经济学专业用经济学理论阐释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论性教学不同,金融学需要用你所学的知识真正投身到金融实践中,如怎样选择股票、上市公司如何定价、如何进行公司的并购、怎样完成证券报表分析等。在金融专业课上,讨论活动和模拟操作是家常便饭。国家的每一项经济政策出台,都会成为第二天讨论的热点。比如说,在“资本市场和投资”课上,要求大家对某一支股票或一个投资组合做详尽的分析和估值,并据此拟定交易策略,评选最佳股票交易提案。记得我在一次虚拟的证券交易中,开始以买卖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为主,有一段时间还排名第一。后来,“鬼迷心窍”,我看中一支以色列新上市的生物股,大量买进,同时大量卖空另一支我不看好的美国生物股,并构建了一个模型计算二者的相关性,想做一个低风险的套利交易。没想到,两支股票的走向和我的预测完全相反,业绩排名也就飞流直下。这件事给我两大教训:一是不要投资自己不熟悉的股票;二是尽信模型不如不信模型。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些实验操作,一个学期下来,对整个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品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无论是经济学还是金融学,数学、英语是学习经济学类专业的基本工具。英语主要是应对国际金融市场,时刻以国际市场出现的情况分析所在行业和地区所受的影响,真正做到未雨绸缪。数学则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计算工具。当然,金融学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更高,它需要依赖数理和计量工具进行相对精确的分析,很多学校选用工科数学作为学习内容。

就业互有交叉,金融优于经济

经济学的就业面比较宽,没有严格的限定,有些专业要结合学校背景和个人能力看,才能知道其就业前景。进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等)、咨询行业、政府部门、公司企业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共通之处。特别是知名学校毕业的学生,更没有什么限制,只要是经济类的,都能得到各类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面也相对其他专业广。不过,经济学作为我国最早开设的经济类专业,近年来,普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比较严峻,主要原因一是大部分比较理想的职位对学历要求较高,二是经济学虽然课程设置“广”,但存在专业技能不“专”的弊端。因此该专业毕业生在广泛学习的同时,要力争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参加报关员、注册会计师等考试,为将来的就业找好突破点。

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更为集中,主要是三个方向:银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但是随着金融学的发展,金融行业对学历的要求不断提高。像座席员、操作员、银行柜员等的一线基础性员工的学历也主要以本科为起点。证券业、银行业这类资金流动速度快和密集的行业,对于人才需求将逐步向“高、精、尖”倾斜。本科生到证券行业后通常担任“客户经理”,主要考验沟通与表达能力,这是多数人都能胜任的,技术含量不高。如果要到专业性强的岗位工作,门槛就相对高多了。此外,金融行业对知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金融专业人才必须了解国际金融规范,知道国际市场最新的金融理论,能通晓国内金融行业情况,熟悉证券市场、外汇市场与企业融资运作的相关知识。因此,金融学专业的同学要时刻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不断学习各种最新的金融知识,保持知识的不断更新,才能促进自身价值的实现。

虽然目前整个金融行业还在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且最近两年依然盛行强劲的“冷了金融市场,热了商学院”的风气,但关于专业选择,还是要理性地看待专业学习内容与个人情况。今天的热门也许到毕业时已经不是热门专业,而竞争激烈程度却并未减少。因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往往中小企业和基础竞争力较低的个人首先受到冲击,所以一方面大家在报考时一定要慎重,另一方面,坚定信念报考后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上一篇:我们都不是笨小孩 下一篇:民生有保障,社会才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