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

时间:2022-08-19 05:58:55

初中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如何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在教学中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既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又提质增效,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了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以及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减负与提质的措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 减负 提质

一、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及其原因

1.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

(1)学习任务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都存在的问题,我国国家教育部近几年多次从课程、教材、大纲等方面进行调整,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然而一些学校一是为了提高中考、高考的升学率;二是为了学校的声誉,采取了系列强化措施。有的学校在教学内容上追求偏、难、多,超纲脱纲授课和延长白天授课时间;有的学校延长毕业班的复习时间,利用晚自习搞突击,提前结束课程进行复习;有的中小学到现在还“双休日”排课,让学生到校上课、补习;有的学校在寒假对毕业班进行补习,更有甚者小学二年级以上也寒假上课。上述情况严重超出了“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不超过8小时”的规定。

(2)学生作业量过大。经调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形式有:正式作业、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同步练习、单元作业、周报、语文还要增加日记、周记、作文等。有时间逮着什么作业就是什么作业,忙而无序,忙而出乱。

(3)考试频繁。若问现在的学生害怕考试吗?他们一定会摇头。因为他们的考试太频繁了。例如我校学生的考试形式有:单元测验、章节检测、年级统考、抽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甚至有的教师为了工作业绩和收入双丰收,让学生购买许多辅导资料:黄岗密卷、海淀ABC、尖子生等进行强化训练。

以上现状表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不争的事实,更是十分严峻的现实,过重已超出了中小学生的承受能力,产生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2.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1)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升学率是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多年来,社会对教学的期望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社会对于学校优劣的评价,主要是看升学率、升入高一级重点学校的人数等考试指标。

(2)教育行政部门的原因。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教材和大纲几经调整,既减少了课时,又减少了教学内容,但对教学起导向作用的中考和高考试题却偏离现行教材和教学大纲。为了弥补教材与统考试题不统一的状况,不致于在考试中败北,不少学校教学中加大教材内容,布置教材外作业,试题模仿统考题,不惜严重超出教材和教学大纲。

(3)价值评价简单化。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新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指明了方向。但是,一些学校对教学的价值评价出现了简单化倾向。理论上,德智体全面发展,操作上重视智育而轻视其他,语文、数学、英语必须保证,其他学科根据需要可以调剂,甚至可以挤掉,这在学期初、期中、期末尤为突出;理论上,系统评价,操作上重视学科教学质量终端评价而忽视过程和综合评价,把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作为教师评价、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虽然操作方便,但培养教师的正确教学价值观和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是十分不利的,对推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工作也是十分不利的。

(4)教师素质不能适应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17世纪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学校应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真正的人,应教给学生广泛的、有用的科学知识,注意培养学生的智慧、才能和创造精神。“学生发展”是教师教学价值的体现。我们以人的发展为本,作为追求的目标。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教师为满足社会的教学价值期望,迎合学校的教学价值评价,模糊了教学价值观,他们的素质有待提高,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学生轻负担,教学高质量”的需要。不少教师仍然是“课内损失课外补,办法不多靠辛苦”,依靠延长教学时间,增加作业量、练习量的办法提高考试成绩,客观上不可避免地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减负和提质的关系

减负提质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解决前几年教育界普遍存在的学生负担过重和“高分低能”等问题而提出的一条具体途径。减负提质,就是要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合理配置学生的课业量,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灵魂,改变过去那种不管学生喜不喜欢、能不能接受,都采取“一刀切”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积极提倡一种开放的、启发式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努力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减负和提质,看起来好像是矛盾的。既要把学生的过重的学习负担减下来,同时又要保证质量不下滑。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在这里大胆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减负与提质的关系,就应把握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减负与提质应是互为目的,互为前提,互为手段,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减负与提质并非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有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才会促进教师自觉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优选教法、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上一篇:浅谈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 下一篇:浅谈作文写作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