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大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调查报告

时间:2022-08-19 05:06:33

大学英语大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调查报告

An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on Mod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of Large Class

Ren Ning

(西安医学院,西安 710021)

(Xi'an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21,China)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的大班化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但在大班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多维互动已成为制约英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强调实施合作学习从而寻找到英语大班授课的多维互动模式,为大班英语教学找出了新的路子。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come a tendency of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in large classes. Based on theor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of 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on for English teaching in large class as well as how to improve its English teaching quality.

关键词:大学英语 多维互动 合作学习 大班教学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on;cooperative learning;English teaching in large clas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227-02

1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2001年加入WTO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国际交流的日益扩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仅“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还远远不够,还要有较强的听说和写作能力,能直接和外国人交流,能用英语完成采访、谈判等任务。因此,许多企业都把能说英语会写英语当作招聘人才的重要条件(蔡基刚,2002),而很多高分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大学生却恰恰不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这种现象直接导致社会上对大学英语教学认可度的下降。同期,大学扩招给原本紧张的外语师资带来更为严重的压力,教师紧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师资紧张直接导致班级规模日益扩大(蔡基刚,2005)。据国内同行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状况所做的大量调研,绝大多数学校教学班级人数偏多,每个班少则40-60人,多则可达80-100人,在有些欠发达地区,有的教学班级人数居然超过150人。这种大班英语授课的状况使教师根本无法开展外语教学最需要的语言交际活动,只能照本宣读,大大影响了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和教学效果(杨卫华,2004;蔡基刚,2005)。近年来, “合作学习”法开始在世界范围普及,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新的教学模式则逐步成为英语教学的适当模式,逐渐受到教师与学生的好评。一时间,多媒体大班授课模式应运而生。(王坦,2001;王守仁,2002)。

2调查目的

多媒体大班授课有很多优势。它大大缓解了师资短缺和备课资料不足的矛盾,丰富和完善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时间利用更充分,课堂信息量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再者,多媒体教学采用图像、声音、文字信息结合的方式,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多媒体大班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学生人数过多,课堂教学难管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机会不多。互动模式单一,往往采取师生问答或教师陈述的模式,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效率都不高。因此,大班容量情况下,怎样实现多维互动,充分让学生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来,理应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

3理论依据

3.1 互动(Interaction):即交互,指人与人或者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西方教学互动理论认为,学习是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

3.2 社会互动理论(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鲍特(J.W.whibaut)和凯利(H.kelley)于195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任何人际关系的本质都是相互作用的,互动是有序性的,在两人或多人群体交往中,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目标来行动,并可以通过不同的行为次序来达到目的,每一种行为次序都有成功达到目标的可能,而成功的概率取决于对方的行动。就师生双方而言,学生选择某一特定的行为不仅依赖于个人或小组的内在需要,而且依赖于教师的反应,反之亦然。互动理论的有效性是“彼此相依”,讲究配合的默契。

3.3 合作学习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以合作互动学习小组为主体形式,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学习,并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等方面实效显著,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王坦,2002)合作学习理论还注重学生竞争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师生交流与合作,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增进师生感情。合作学习理论在本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3.1 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中,笔者根据观察和入学成绩调查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人的异质小组,(heterogeneous group)每次下课前教师布置小组口语作业任务,课堂上让学生进行presentation(展示),期末口语考试中增加小组讨论等,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和目标。由于活动一般是4-6个学生共同合作完成的,每个人的工作直接影响小组的成绩,这就使学生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3.2 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中,笔者注重听写结合中的合作。听与读都是语言的输入,都能为写提供素材。听一篇英文文章要求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捕捉到关键的信息,才可能听懂文章的大意。合作听要求学生相互帮助,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理解原文。合作写要求学生在理解所听文章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书面复述出原文。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全程监控即:脚勤、口勤、眼勤和耳勤,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各组中巡行,时刻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并给予指导和强化。在学生讨论中出现困难时,能及时给予引导和点拨。如: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主题;2)介绍听力策略;3)答疑解惑,提供反馈意见;4)穿插教授合作技巧等。合作学习如图1所示。

3.3.3 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中,笔者以各种方式安排小组学习任务,在小组presentation展示和考试时,采取对小组评价与对个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在课堂小组讨论后按小组当场打分,将合作学习活动、竞争性活动、个体化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激发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性。同时,我们采用奖励制度,对小组中个别表现突出的同学单独打分,以达到在强调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学习的同时激发学习者的竞争意识。

4调查内容

2011年3月笔者就大学英语大班授课多维互动模式,对我校2010级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问卷调查表格如下:

调查内容:

①你们班的大学英语是否采用大班多媒体授课?()

A)是 B)否

②你们是否有足够的大班多媒体自主学习语音教室?()

A)是 B)否

③你班老师常采用的教学互动模式是( )(可多选)

A)师生互动 B)生生互动 C)简单的同桌问答

D)传统的师生问答 E)自我互动 F)几乎不互动

④你对英语老师的课堂互动教学是否满意?()

A)很好B)好C)一般D)不理想

⑤你认为大班授课互动的障碍或困难有哪些?()(可多选)

A)学生人数多B)学生桌上没有显示器

C)组员之间配合不好D)教师精力不够E)您补充:

⑥您觉得课外互动是否有必要?()

A)是 B)否

⑦如果课外互动有必要,那么采取哪些互动模式好呢?()(可多选)

A)生生互动之小组合作

B)师生互动之人网互动(网为英特网)

C)人机互动(机为没有与英特网连接的学习机)

D)自我互动E)您补充:

⑧如何搞好大班授课多维互动,您的建议是()。

5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回收有效问卷结果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大班授课模式,说明多媒体大班授课已成为必然趋势。

③我校尚不具备多数班级采用多媒体大班授课的语音教室自主学习条件。多媒体大班授课多维互动模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

③在大班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师生问答或同桌对话的互动模式,缺乏互动的多样性和新颖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互动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积极性低,学习效率差的不良后果,应该引起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高度重视。

④学校课外几乎没有互动活动,只有简单的个人完成作业。但是都不约而同的认为课外互动应该纳入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⑤调查结果表明,多媒体大班授课是高校扩招后的大势所趋,而大班授课的互动模式也确实是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改善这种现状,消除其弊端影响,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课题。实际上,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以科学的合作学习理论为依据,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小组合作、人机合作、自我支持等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实现英语能力培养的课堂内外的互相促动,即: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增强;知识与能力的互相带动,即:英语听说能力和读写能力明显提高,师生间、学生间的互相推动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相互牵动。因此,笔者认为,只有真正做到上述几点,大学英语大班授课多维互动的效果才会明显,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才会实现。

参考文献:

[1]Johnson.D.W&JollIlson,R.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on:Theory and research-Edina,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1989a1.

[3]Thorne C & Wang Qiang.Action Research in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ELT Journal. 1996,(3).

[4]蔡基刚.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5]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6]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7]杨咏梅.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2005.

――――――――――――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西安医学院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系列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JG-28。

作者简介:任宁(1972-),女,陕西西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上一篇: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下一篇:云计算环境下,专业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