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如何提高高职教育实训管理的效率

时间:2022-08-19 04:50:15

解析如何提高高职教育实训管理的效率

摘要: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强调实践能力的社会就业形势下,毕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显得尤其关键。因此,高职教育的实训管理效率逐渐被教育界所认同和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提高高职教育实训管理效率的积极价值,然后分析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实训管理效率的因素,最后提出克服不利因素的策略和途径,希望对提高高职教育实训管理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训;管理;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08-02

一、提高高职教育实训管理效率的积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需要优秀的人才作为自身发展所必备的人力资源。高职教育的很多学生毕业后就会选择就业。因此,强化高职教育实训管理效率就具备了良好的拓展空间,使实训管理实现高效运行。

1.提高实训管理效率是巩固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必然延续。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各种专业知识的有效承载者,其本领的发挥、才华的施展都将为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院校必定会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使高职院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大幅度提升。学校管理的首要目标需要确保管理质量,当管理质量实现提升后,自然会采取提升管理效率等种种措施来巩固质量。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高职院校实训管理效率已经成为巩固院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必然延续,使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得以长期保持良好态势。

2.提高实训管理效率是提升高职学生专业素质的优先选择。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大多秉持强化实践能力的原则。因此,实训管理效率得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频率就会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就会切实提高。毕竟,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本领,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各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人才,进而成为各个单位优秀的人力资源。可见,提高实训管理效率使管理目标更加明确,增强了管理者的使命感,增强了学生的紧迫感,从而使学生更加理性地认知社会就业形势,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3.提高实训管理效率是提升高职院校对外形象的光明道路。高职院校强化实训管理效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科学规范的实训来加强学生的自身技能,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尽量能够符合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各个单位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从而有效缓解学生自身、学生家长、全社会的就业压力。当然,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如果高职院校提高了实训管理效率,必然也会为自己的对外形象加分。因此,学生的技能本领强,学校的名声会更响,学校的对外形象会更加健康良好。因此,提高实训管理效率为提升高职院校对外形象指明了光明的道路。

二、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实训管理效率的因素

尽管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实训管理效率迫在眉睫,但不容忽略的问题是,实训管理中必然无法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了实训管理效率,最终影响管理效果,使实训管理的意义不太明显。

1.过分看重理论知识,影响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领导过分看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他们认为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学生参加工作的实践必定长于学习时间,而实践工作需要理论知识的有效指导,因此,一味强调追求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严重忽略了实践能力对于学生毕业择业的重要性。显然,这种思想意识有所偏颇,不利于实训管理的有效开展,更谈不上管理效率。

2.实训管理手段过于滞后老套,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很多高校的实训管理往往通过教学老师来完成来实现。因此,高校领导往往通过制定一些实训管理制度或会议形式来向老师进行传达,要求老师在实训过程中进行管理。殊不知,老师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个体,必然导致管理能力有限,管理效果不明显,继而产生管理效率无从体现的连锁反应。

3.老师习惯于就事论事,学生对实训管理的意义尚未明晰。很多老师在学生的实训阶段,往往强调注意安全,注意设备设施的完整性,不得加以损坏等,而对于实训管理的积极价值却没有传达。因此,学生对于实训管理效率的概念非常模糊,认为那只是高职院校的任务或目标,与自身的发展和前途没有关系,最终,学生不配合实训管理的表现逐渐增多,影响了实训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

4.实训管理缺乏坚实基础,管理效率无从提升。管理必须具备值得管理的对象或空间。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实训工作缺乏理性认知。往往不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工作岗位,或者不愿过多地帮助学生去寻找实习岗位,致使学生自行寻找工作,反而不愿将自身的工作情况反馈给高职院校,致使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过于被动,管理效率无法提升。

三、克服影响实训管理效率不利因素的策略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明确实训管理的重要意义,也应当认清实训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并根据不利因素产生的根源及后果采取有效的途径或策略,以此来提高实训管理效率。

1.合理看待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高职院校的领导要对实训管理效率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应当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实训管理方面的知识,认清其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在思想意识上有所转变,使实训管理效率的提升具备良好的开端。

其次,高校领导应当与老师达成一致,合理对待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均衡提升。老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强调实践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的重要性,并在实训管理阶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训。这样,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够实现有效的衔接,从而凝练自身的就业能力。这样,学生在毕业后的择业就业过程中就不会茫然失措,反而会信心倍增,为自己争取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

2.革新原有的实训管理手段,努力适应经济社会的内在要求。首先,高职院校领导要与实训老师进行有效交流沟通,避免领导将一些硬性规定直接传达给老师,再由老师传达给学生。这样,领导和老师的观念就会趋向一致,使实训管理拥有了一个深层次的考虑,以便更好地落实实训管理及提高管理效率的方法。

其次,老师要与学生实现良好的沟通,要对工作负责,对每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使学生更加积极地配合高职院校的实训管理,学生一旦积极配合,管理效率自然不成问题。因此,老师作为高职院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一定要发挥好桥梁作用,督促学生积极配合院校的管理工作,实现学校与学生的双重发展。

3.转变老师的思想观念,促使学生明确实训管理的意义。首先,老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因此,老师在实验课或学生实习阶段,不能只是强调设备设施不受损坏、学生自身安全意识等因素,还要对实训管理的价值及提高实训管理效率的意义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对实训管理报以端正的态度,懂得实训管理效率与提升个人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的密切联系。

其次,学生应当在理解了实训管理重要性及提高管理效率重要性之后,客观认真谨慎地对待实训管理,并积极配合实训管理。最终,高职院校通过学生的努力实训管理效果与管理效率的全面提高,学生通过实训管理效果及效率全面提高,显著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大与企业单位的联系,为提升管理效率构建前提。高职院校应当成立专门的部门,由该部门负责与当地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实现与高职院校的有效协作。这样,非常便捷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利于高职院校实训管理效率的提升,节省了很多不必要浪费的时间。毕竟,如果学生表现出色,被实习单位所认可,毕业后可能被实习单位接收。如此,高职院校的实训管理具备了管理对象和基础,也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三、结语

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实训管理非常重要,有其广阔的运行空间。因此,本着对学生负责、对院校自身负责的态度,高职院校应当切实提高实训管理的效率,保障实训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申屠江平.对提升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运营效率的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0-30.

上一篇:税控收款机的营销策略分析 下一篇: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成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