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讨人烦”的宝宝

时间:2022-08-19 04:25:04

家有“讨人烦”的宝宝

我的宝宝爱哭闹

我们的宝宝两岁半了,调皮好动,但总体来说还是挺乖的。

可是,最近一家人都感觉宝宝越来越不好“玩”了,他越来越淘气,越来越讨人烦,还常常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大哭小闹,弄得谁也不愿意看宝宝了,宁可干别的家务……

真不知道,宝宝这样讨人烦该怎么办?

“讨人烦”的年龄特点

一般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大哭小闹,讨人烦不是毛病,是宝宝成长必经的过程,是年龄特点,确切点儿说,是心理年龄特征。

老人们不是常说“两岁三岁讨人烦”嘛。

这个年龄的宝宝有了行动能力,也有了自我,因此许多事他们常常会坚持“我自己来”,结果却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因此他们偶尔也会很烦。

同时,一定的行为思考能力,又使他们还经常不听大人的话,凡事偏要和大人对着干,不顺心思,就以大哭小闹来表达他们的情绪。

所以,让人觉得他们特别讨人烦。

其实这个时候,也正是宝宝的自我意识飞跃发展的阶段,是心理年龄特点的显示。

换句话说,两三岁的宝宝如果一点都不讨人烦,反倒是令人担心的了。

虚实招数应对宝宝哭闹

每个年龄段的特点宝宝都要亲自经历过来,这是任何一位家长也不能替代的。所以,作为家长要理解宝宝的心理,应该针对宝宝的具体情况,多想办法巧妙应对。

巧妙的忽视

曾有一幅漫画:

一只老鼠“优雅”地用“手”按压杠杆,同时得意地对后面的“鼠兄弟”说:看,我能训练人,当我一按压杠杆的时候,他们就会给我一粒好吃的食物。

这是个寓言,但有时候,大人就真的是成了宝宝这只“小老鼠”的“掌中之物”,被宝宝“控制”了。

当宝宝“非要”做一些事情而大哭小闹的时候,怜子之心“过剩”的大人们就会屈服,让宝宝得到想得到的东西,以便让宝宝停止哭闹。

于是,“狡猾”的小家伙就会发现“这招儿好使”,以后遇事,还会用大哭小闹来达到“控制”大人的目的。

所以,大人应对的策略是:不去过分关注宝宝的哭闹。

当宝宝无理取闹时,大人不去过多理会,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这样“忽视”的结果,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等宝宝自己逐渐停止无理取闹。

而当宝宝不再哭闹的时候,大人再过来关注、关心宝宝,并温和地重申“规则”,用宝宝能听明白的话讲清楚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

避开风头冷处理

一些脾气暴躁或者精力过于旺盛的宝宝,会在发脾气时做一些过激的行为,比如,声嘶力竭地大哭,用头去撞硬物等。

这时候,大人首先应及时阻止宝宝的破坏和自残行为,口气可以严厉一些,但不用讲多少道理。

然后,把宝宝抱起来,放在安全、安静的地方,在防止宝宝伤害自己的同时,静静地等待,任其哭闹,不再去理他,来个冷处理。

一般经过几分钟后,宝宝暴躁情绪的“峰值”就会过去,用大人的话说就是恢复了理智。

这时候,大人再用缓和的语气向他讲道理、提要求……

上一篇:做个“不咬人的小金鱼” 下一篇: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宝宝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