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种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19 02:29:05

秋种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摘 要】秋种大蒜是将大蒜种植期安排在9月中、下旬,在春节前采收青蒜,蒜头在第二年5月份采收。本文从生物学特性、栽培方法、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具体介绍秋种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大蒜 秋种 高产栽培技术

大蒜是我镇的品牌作物,年种植面积200hm2,以采收青蒜和蒜头栽培为主,产量高、耐贮运、市场广、价格稳,种植效益好。秋种大蒜可在春节前采收青蒜,在5月份采收蒜头,在时间上有优越性,价格更好,效益更高。

一、生物学特性

大蒜叶子扁平,而带折叠状,不中空,由许多叶鞘抱叠成的假茎支撑着上部的叶片,起着茎秆作用,也是叶用大蒜的主要食用部分;大蒜萌芽适温为22℃左右,茎叶生长的适温为15~20℃,生长后期的适温为25℃左右;播种以后,为叶的生长期,从秋到冬,气候寒冷,生长量少,叶及假茎的组织也较柔嫩,可作青蒜食用。到了春暖以后,气温升高,叶的生长更快,鳞茎也开始膨大,直到5月份成熟[1]。

二、栽培方法

1.栽培季节

我镇大蒜秋季种植一般在9月中、下旬,中稻收割后,采用露地种植。青蒜生长期80~90d,收获期在春节前后,蒜头生长期160~175d,收获期在第二年的5月份。

2.田地选择与整地施基肥

2.1田地选择

选易耕作、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灌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的田块。

2.2整地施基肥

中稻收获后,应及时清理田块,深耕晒土,打碎耙平,施足基肥。每666.7,撒肥尿素5,过鳞酸钙25,而后耕翻入土,耙平做畦,一般整成1~1.2m宽畦,沟宽25~30cm。

2.3 适时种植,提高质量

2.3.1品种选择

选用头大、瓣大、瓣齐的广东忠信大蒜的蒜头作种,种植前掰瓣分级并剔除霉烂、虫蛀、破碎的蒜瓣。

2.3.2播种方式和播种量

采用插播法,深度为3~4cm,行距15~20cm,株距6~7cm,合理密植,促高产,每666.7用种量青蒜150~200,干蒜120。将种瓣按株行距栽入土中,使其直立,播种方向应使种瓣的背腹连线与沟向平行。播种后覆土2~3cm,浇透水,盖上草,之后喷施乙草胺防杂草。

2.4肥水管理

2.4.1追肥

大蒜幼苗生长期虽有种瓣营养,但为促进幼苗生长,增大植株的营养面积,仍应适期追肥。由于其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故追肥应施速效肥,以免脱肥而出现叶尖发黄。大蒜追肥一般3~4次。

2.4.1.1催苗肥

大蒜出齐苗后,施1次清淡人粪尿提苗,忌施碳铵,以防烧伤幼苗。每666.7用人粪尿400。

2.4.1.2盛长肥 播种60d后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666.71000-1500,硫酸钾或氯化钾5。促进幼苗长势旺,茎叶粗壮。

2.4.1.3孕期肥 蒜头开始膨大时,因需养分多,应重施速效钾肥和氮肥,此期施复合肥最好,每666.7用复合肥10-15掺水1000-1500。

2.4.1.4蒜头膨大肥 需在蒜头采收前30d追肥速效氮、钾肥如氮钾复合肥每666.7施5-10。

2.4.2 水分管理

2.4.2.1 齐苗期 一般播种1周即齐苗,追施齐苗肥后,若田土较干,可灌水1次,促苗生长。

2.4.2.2 幼苗前期 齐苗后灌水1次,因此期正值秋雨较多时期,因此要控制灌水。

2.5 病虫害防治

2.5.1 大蒜紫斑病

大多发生在苗高10~15cm,生育后期为害最甚,主要危害叶片。无公害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实行2年以上轮作;发病初期喷洒75%白菌消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d喷1次,连续3~4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适时收获,低温贮藏。

2.5.2 大蒜叶枯病

主要为害叶或花梗。无公害防治方法:及时清除被害叶和花梗;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提高寄主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每666.7m2喷对好药液60kg,隔7~10d1次,连续防治3~4次。

2.6 采收与产量

2.6.1青蒜是以幼嫩的叶子及假茎为食用,9月中、下旬播种后,春节前1次采收的,一般的产量为30000~35000kg/ hm2。

2.6.2 蒜头的采收,在5月份可开始采收蒜头,产量为25000~29000kg/ hm2。采收以后,在田间晾晒几天,然后捆编成束,在阴凉地方挂藏或堆藏。

参考文献:

[1]吕家龙主编.蔬菜栽培学各论[M].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23

上一篇:三疣梭子蟹养殖管理操作技术 下一篇: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