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学术文献的定量分析

时间:2022-08-19 01:44:36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学术文献的定量分析

[摘要]文章以2004-2011年7年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相关学术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年度发文数量、作者群、文献主题、引文等四个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借此梳理该领域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并对研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今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学术文献;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5-0032-04一 研究背景

在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深入探究基础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下,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后,教育部于2005年4月启动了一项重大工程,即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在项目办公室的引领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努力,从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年初,选取辽宁、河南、宁夏、江苏、四川、重庆、云南、广西、海南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首批项目试点区域开展骨干教师和省级组织者部级培训。2006年5月,该项目在全国全面展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2006年11月,教育部针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组织了首次全国统一考试。整个项目从培训、考试到认证,彼此关联,环环相扣。自《标准》颁布及项目实施7年来,其执行效果如何?以《标准》为依据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为期5年的初级全员培训已经结束,其结果如何?与之相应的教育技术能力领域研究人员又做了哪些工作以促进培训项目的实施?文章从文献的视角梳理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脉络,为今后教育技术能力研究提供参考。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研究对象来自中国知网(CNKI)——它我国规模最大、最权威的知识管理网站。以2004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为时间跨度,题名检索框中分别输入“教育技术能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师并含教育技术能力”、“师范生并含教育技术能力”等检索关键词进行检索,将通知、公告、报告、涉及军事机密不能下载的、新闻广告等与本研究内容相关度不高的文章剔除,对通过不同题名关键词检索所得到的所有文献进行归类合并整理,扣除重复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538篇学术论文作为研究样本。

内容分析法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种专门方法,它通过对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又系统的量化,并对量化结果加以描述。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内容抽样,其次确定类目与分析单元,然后做评判记录,最后进行信度分析。即根据问题假设,先抽取典型样本资料,然后将资料的内容划分为一系列的类目,并按制定好的类目进行评判记录,再选用统计分析工具对研究样本进行定量处理,然后从统计数据中分析得到有价值的定性结论。文献计量法是基于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量化分析方法。它以文献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如通过对文献数量、作者群、参考文献等相关信息的分析来判断研究的深度、广度、影响力等。三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本文以研究样本的数量年度分布、研究主题、论文作者和引文(即参考文献)四个方面作为研究维度。凡是独立成篇的论文,只要论文结构完整,不论其篇幅长短,字数多少,均按一篇计算。运用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1 文献量年度分布

对来自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538篇学术论文按发表年度分类整理,分布如图1所示。我国有关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论文在2004年数量不多,只有6篇,且多为对《标准》的解读。从2005年开始每年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直线式上升趋势,这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全国全面展开的宏观背景是密不可分的。2010年的论文总量达到107篇的高峰,约是2004年的17倍。2011年有所回落,一方面采集数据时2011年的数据库样本尚未完全更新,不能正确体现2011年的真实态势,另一方面估计与教育技术能力第一轮初级全员培训的结束有关。可以预测,随着第二轮中级培训的启动,将会出现新的研究高峰。

2 文献的作者群分析

(1)核心作者群分析

对参与文献发表的所有作者(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等)进行统计,合计715人,除去重复作者84人,共有631人。若只统计第一作者,并且同一作者多次发文则按一个作者计算,共计有495人。其中沈书生和江文化最多,每人均以第一作者五篇。发表四篇论文的有5人,发表三篇论文的有6人,发表两篇论文的有49人,发表两篇以上(含两篇)论文的作者总计62人。只发表一篇论文的作者占绝对优势,总计433人,占作者总数的87.5%。美国学者洛特卡A.J.指出:作者数与数量之间具有一定关系,如果发表一篇论文的作者数与所有作者数之比低于60%的临界值,则该领域已形成核心队伍,反之亦然。数据表明教育技术能力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同时发现该领域缺少一直深入研究的学者,很多作者浅尝辄止,似蜻蜓点水,研究缺乏长期性、连贯性和深入性,使得研究散乱而无系统。

(2)作者所属系统分析

作者的所属系统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研究的角度、广度、深度。例如,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较为理论和宏观,中小学的研究更加实用而微观。因此,笔者以作者所属系统为研究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将教育技术能力研究论文第一作者所属系统分为普通高等院校、各地中小学、研究机构和其他(如外国研究者)四种类型。

结果如图2所示。教育技术能力学术论文的作者来自高等院校的占75.8%,11.3%来自中小学,8%来自研究机构,其他占4.8%。这说明我国高等院校的研究者对教育技术能力的理论及实践应用研究相对重视,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由于地处高校,研究条件优越,许多学者本身就是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这就为在高校开展教育技术能力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许多师范院校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肩负研究者和实施者的双重身份。中小学一线教师参与研究明显薄弱。然而他们对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的效果,其作用至关重要。教育技术能力研究是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应用研究,迫切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才能使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

(3)作者所属地域分析

本研究按地域将我国划分为华北、华中、华东、华南、东北、西北、西南和其他(港澳台及外国)八个地区,对教育技术能力学术文献的第一作者按照以上区域进行分类整

上一篇:知识创新教学过程的三层转换水 下一篇: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发展的课程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