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浅析

时间:2022-08-19 01:27:50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浅析

摘 要:教学团队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教学改革为主要途径,提升办学质量的核心队伍。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是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以集体备课制度为切入点,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例,探讨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任务,并结合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论证了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汽车电子

1 引言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已明确提出,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教师素质是关键,组建优秀教学团队的前提条件,实际上是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目前,在新建本科院校中,专业教学团队的设置和管理一般分为系部和专业教研室两级,一种是由某一专业或者担任某一课程的教师所组成的教学团队,目的是为了提高专业建设或者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种是,把教学的创新放在首位的教学团队,此类教学团队应该以先进的教学改革项目为牵动,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等建设为重点。

2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团队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团队结构不合理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主要分为服务类课程、汽车构造类课程以及汽车电子类课程,共有专兼职教师10人,其中年龄结构断层,25~35岁的中青年教师比例总体偏高;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教师没有,只有3名教师具备了中级职称;学历结构层次偏低,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较少;学缘结构存在欠缺,“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大多教师来自普通高校,缺乏社会实践环节,实践指导能力不强,只能照搬普通学历教育的方式开展教学,因此出现了“一条腿走路”现象,理论教学水平高却不能开展实践教学。

2.2 教学团队教育观念陈旧

工程教育强调能力本位,要求以活动带动教学,通过行为引导、技能示范的方式使学生对理论与技能融会贯通,这就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双边教学活动。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部分教师却没有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课堂仍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无积极性和创造性,无法达到专业教学目标。

2.3 团队成员协作意识不强

教师自我教学、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没有团队理念和协作精神,教师只顾自己的教学,缺乏协调沟通,教师出现了“闭门造车”的现象,达不到适应社会的目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团队意识,把教学看成个人的工作,也会出现虽有专业课程体系的搭建,却无专业教学的分工,使得整个专业教学不成系统的问题。

3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具体做法分析

由于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同时期或在不同方面需要的情况下,组建不同教学团队,同时,这样的教学团队还应该根据任务和目标的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还有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团队成员数量要适当,人数并非越多越好。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针对专业教学团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具体做法如下:

3.1 教学团队组建原则

以集体备课制度为切入点,以学生为本,以课程为主线,以课程改革为目标组建教学团队,每个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也就说,按照本学年所开设的专业课程的种类组建三个教学团队,即汽车服务类课程教学团队、汽车构造类课程教学团队以及汽车电子类课程教学团队,每周每个教学团队要分别进行集体备课1次,所有团队集中集体备课1次,进行各教学团队之间的交流以及各任课教师之间交流。

3.2 教学团队负责人的选择

教学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负责教学团队各项事务的组织和实施,是团队建设的核心,在团队中起着学术引领作用。教学团队建设的任务相当繁重,例如教学团队要负责探索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要进行科学研究等,这些均对团队带头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3 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结构

教学团队结构指团队成员的构成,其中包括团队成员的年龄、性别、专业、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构成。合理的团队结构不仅应有利于人尽其才,而且还要使之能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能更好地实现团队的目标。为此,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根据各任课教师的课程特点组建团队,而各教学团队会根据各成员的特长、个性特征和个人偏好,应对之科学分工,使之能通过取长补短、互相沟通和密切合作来开展教学团队工作。

在年龄和职称结构上,应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引进具有高级职称、高学历的教师。

3.4 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

在评价的形式上,主要是以对教师本人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等方面的评价成绩来对教师所在教学团队进行评价,同时还要注意将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增强以及团队带头人的影响力、团队的凝聚力等隐性成果的评价纳入到教学团队考核的范畴之内。在评价的方法上,要设法消除教师之间的不恰当的竞争,要促进教师真实地表现自己、主动地接纳别人、积极地帮助他人,以实现教师间的真正的合作。

[参考文献]

[1]李昌新,刘国瑜.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6).

[2]李峰,赵雪云.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组建原则初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院级立项,编号:2013-Y14。

上一篇: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中的应... 下一篇:对“布拉格之春”发生始末的若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