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纠缠不清的线材烦扰图解数码产品及配件线缆管理技巧(一)

时间:2022-08-19 01:02:37

摆脱纠缠不清的线材烦扰图解数码产品及配件线缆管理技巧(一)

以前我们曾就如何整理机箱内部的线材而做过不少的相关介绍,今天在此同样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有关线缆的管理整理技巧,不过这次的战场将不再是机箱内部,而是数码产品。可别觉得我们是在小题大做,或许等你读完全文之后,你就会赞同我们的意见――大小便携式设备的线缆管理真有大学问!

在这一系列文章中,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管理移动数码设备附带的线缆。虽然下文内容同时适合消费类和专业电子设备,但本文主题仍将倾向于大家更为常用的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头戴式耳麦、数码影像设备以及便携式媒体播放设备等。

为了让文章更加实用,接下来我们不会遵循传统的一步步说教式表述,而是会针对具体应用场景,以图片为主并配以必要文字说明的形式来阐述与之有关的所有技巧和方法。其中很多小技巧都看似毫无意义,也许不少读者会认为我们花大篇幅来讲解如何去整理线材实在没有太火必要,其实这里面确实有大家平时都一定会忽视掉的睹多小窍门在其中,学到这些小技巧,我们确信将大大提高你的工作、生活效率,不妨试。

提示:线缆的“绕组”这一新词接下来将频繁出现,用来泛指某种将线缆按某种轴心卷在一起,或能够用来卷线的设备或附件。

扎线带和绕线技巧

对于大部分数码产品而言,当第一次从包装盒里取出附带的线缆时,它们通常被一小段黑色或白色的带了紧紧捆在一起,这种像绳子一样紧密缠绕的捆扎方式让线缆能够挤在一起,以便塞在包装箱里非常狭小的位置。在整理这些互相绞缠的线缆之前,建议大家首先用洗涤剂将它们清洗一遍,这样能清除掉制造过程中遗留的铅残留物。

线缆自带的扎线带

长期处于扭曲、打结或过度弯曲状态下的线缆是无法确保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的,扎线带虽然不是必需品,但它们的确有助于我们理清这些新旧线缆上的扭曲和纠结。这一整理过程就是将铜线和塑料外壳整形成一个个堆叠在一起的固,这种圈状绕线方式不易打结,最便于存放和使用。而常用的线缆绕圈方法有三种

环形绕线、8字绕线和椭圆绕线。

环形绕线最简单,第一步是将线缆在手上缠绕成线圈,如果你希望将线圈绕得更大一些,就得找一个圆柱形的“模具”,譬如大酒瓶。每当线圈绕好一段之后,就需要用扎线带来将其暂时固定,然后将捆扎好的线缆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再捆扎另一段线缆。不断重复这一步骤直到所有的线缆都没有扭曲打结为止,最后再将其分段捆扎好。注意根据线缆的宽度和长度选择一个合理的绕圈直径,为携带和使用方便,线缆两端的插头在捆扎时应预留出一小段。

圈状绕线

无论宽窄厚薄,任何类型的线缆都可以用圈状绕线的方式来管理,特别是那种外面只有很薄一层绝缘护套的“轻量级”线缆尤其适合。

和圈状绕缦类似的是8字绕线和椭圆绕线,它们更适合于线缆的长期存放。但和圈状绕线相比,这两种绕线方式管理的线缆比较容易打结,也更容易弄乱,那些有着厚厚的绝缘护套或橡皮外壳的线缆比较适合这种绕线方式,而对于外皮较薄的轻量级线材,仍然建议大家采用环状绕线。

要用8字绕线万式管理线缆,首先应用圈状绕线的方法把线缆整理成椭圆形状,用束带固定好两端接插头末端后,将椭圆线圈沿中部绕成8字形后重叠到一起,当你绕组8字的一端时,另一端的线圈形状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注意用来固定8字线圈中部的束带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要以线材能在较小外力作用下自由活动为目标。要确保绕行顺利,最好将线缆两端的接插头尾部相对捆扎在一起。

万能充电器和圈状绕线

这是一组管理好的线缆,请注意左上角露出的黑色扎线带和右面整理好的圈状绕线,图片正中央是一个万能充电器及连接头。如果你不是壁挂式充电器收集狂人,建议你最好买一个这样的充电器以奋外出之需,省时省力还省心。

体会线缆绕组的合适直径

理想的线缆绕组直径应该让两端的接头尾部紧密相对,如图,这样用扎线带进行捆扎时才能牢靠,要进行这种评估很大程度上是靠直觉和经验。譬如对这条线缆而言,我手掌的长度正好就是合适的绕组直径,此外请注意下方用于固定线境的锯齿扣扎线带,这是一种不错的可重复使用线缆管理工具。

用扎线带加固应力点

这是一条常见的RCA音/视频连接线(AV线),3条并行的独立线缆中部粘接在一起,于两端的橡胶应力点(右侧可见)处分离出各自的连接头。

在完成椭田绕组之后,注意先固定好不易弯曲的“硬”插头端,然后将锯齿状扎线带的尾端缠绕一圃回来,这样线缆整体就自然形成一个8字,这样有利于减少绕组线缆内部的应力,有利于线缆的使用和存放。图中为8字绕线成品,捆扎好的线缆是不是规矩了许多?需要时拉开扎线带即可立即投入使用。

扎线带的固定技巧

请注意右边锯齿状扎线带的下端缺口处有一小段黑色扎线带将线缆一段的连接头和锯齿状扎线带捆到了一起,这样可以确保线缆管理工具和线缆固定紧密,避免滑动。

插线板的配置

提醒大家记得一点,插线板一定要和便携式浪涌保护器配合使用。为了确保使用方便,插线板最好放在地上。鉴于当前数码设备充电器越来越庞大的体积,建议最好购买那种长度和一个手掌差不多大小的,插座位也应尽量分散的插线板,以便同时插上尽量多的便携式设备。下面以我的经验来和大家谈谈插线板上一些比较出色的特性设计,以供大家购买时参考。

充电器的配置

Mac Book充电器的经典设计

怎样处理无处不在的壁挂式充电器是数码产品线缆管理中最难的课题之一。这些“笨重”的充电器通常有着怪异的彤状、凸出的父状插头和长短不一的线缆,因此非常不便存放,可以说每一个充电器的管理都是一个难题。当然,像苹果MacBuok那种充电器属于万中难见其一的经典设计不在此列。

第一类充电器

第一类充电器是那种大头小尾巴的球形链条型结构,在携带和存放这类充电器之前,我们应该通过下列技巧对其进行一些预处理首先在充电器线缆连接处留出约10cm的应力点,然后把剩余的线缆沿着充电器机身卷到金属插头之间,最后使用魔术贴(关于魔术贴的妙用,我们将在后续文章中详细讲解)贴住线缆末端以免其脱落。

第二类充电器

第二类充电器是以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为代表的两头小中间大的落地式设计。因为两端长短粗细不一的线缆,中间又连着一个虎大的充电器主体,使得这种类型的充电器管理起来也很困难,几乎找不到一个通用的管理办法。它们中的一些能够拔掉交流端连接线缆以便于存储,或与其它交流端线缆混用,但须注意插头开关是否匹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充电器也需要散热,但几乎所有充电器的外壳都忽略了散热孔这一设计,固此当自己MOD充电器外壳时,一定不要忘了在其顶部或侧面开几个散热孔。

我自己为充电器改装的散热孔。为规避意外进水和漏电伤人引起的法律风险,生产厂家通常是不会这样设计的,但事实上又确实需要。

以笔记本电脑为中心的供电线缆管理

接下来教大家的这一招将讨论以笔记本电脑为中心的临时性线缆管理与配置。之所以选作笔记本电脑,是因为其应用广泛且为多数用户会经常使用。

这种场合下的线缆配置管理会受到场地和电源接头方面的一些限制,但基本遵循如下流程:首先根据灯或家具找到电源插座,然后将其引出再加以扩充。主体工作不外乎是依次连接浪涌保护器(非必需,但建议大家都接上)、插线板、形形的充电器及其连接的设备,然后再进一步连接音频接头、uSB集线器和扩展底座等附加设备。经常需要临时性使用的设备通常是笔记本电脑、手机、DV/DC等。下面,我就以一些常用的例子来介绍下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经验。

尽量将线缆摆在桌上

应尽量将线缆摆放在桌上而不是散落在地上,井尽量摆开一些,这样桌面看似纷乱了一些,但其实很有序,而且避免了因线缆重叠和相互纠缠而打结。

充电器线缆管理不当的隐患

这是一个为移动数码设备充电的负面案例,几乎集中了所有的错误做法,下面逐一说明,从上往下,首先,充电器顶部的插脚垂直插在电源插座上,与尾部线缆间成直角,尾部线缆的重力垂直向下,加上又有设备牵拉,导致充电器线缆出口的应力点随时处于紧张状态,长期如此会导致应力点变形或破坏,其次,插接头比墙上插接头的接地板更靠近地面,如果充电器长期这样插着却没有连接设备,这样就形成了回路,一定时间之后可能会导致充电器过热直至融化;再次,虽然线缆的整体长度超出需要,但也应该将其解开并用扎线带重新捆扎,而不是这样吊着;最后,设备这样悬空放置很危险,应该为其垫上一个底座。

应尽量携带转换头而非多条线缆

如果几条线缆的用途和功能完全一样,只是接口类型不同,譬如很多数码相机、摄像机和手机所搭配的usB连接线,或如图所示的6针和4-6针的1394连接线,那么最好只携带一根线缆和适合的转换头,但一定要在线缆和匹配的转换头上事先作好标记,以明确它们的兼容性。

小型工作区域的配置

设备和常用电源线缆应装进背包

这是一个床头柜上的摆放示例,摆在床头柜上的都是装在背包里的常用设备,而床头柜下方的相机包和化妆包里则放置了其它一些线材和零配件,只是需要时才拿出来。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计划设备、线缆和数码配件如何分类携带效率才会更高。

在台灯旁边寻找电源插座

在有光源的地方开始配置工作环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有灯的地方通常不远处都会有电源插座。

用管理工具控制线缆走向

注意远端白色的苹果MacBook充电器,它并未落地,而是通过线缆夹在桌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供电端的应力导致充电器连接设备端的接口突然松脱,有时也可以故意把供电的线缆全部拉伸,将充电器置于桌子上来规避这一风险:在这个案例里,我是用两条扎线带组成的扣具将延伸到桌上的线缆固定在桌子边上的,请注意它也起到了引导电源线缆和音箱连线走不同路径的作用。最后,请注意音箱上的电源连接头是预先插上的,记住任何情况下务必遵循如下的顺序来开启音箱:首先插上音箱的电源接头,然后再连接充电器端的电源插头,最后再开启音箱的电源开关,任何顺序上的错误都可能导致电流伤害音箱的内部元器件。

解决插线板悬空的其它方法

因为相机包移作它用,所以用两个鞋盒子替代了它的位置以避免插线板悬空,这种情况下的另一种处理方案就是在浪涌电流保护器和插线板之间增加一条电源延长线,至于把抽屉把手用来当作线缆挂钩,则是临时想到的办法,未必适合所有的情况。

这里要讲的场景是一个有较大流动性的移动工作站,它被配置在一个拥挤不堪的床头柜或小写字台上。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应用场景,是因为它很像酒店的房间,这是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场合。如果找不到类似的床头柜,也可以把笔记本电脑能放在椅子上或床沿上,若要进一步压缩工作空间。本文中我们讲解了数码产品及配件的线缆管理与配置的基本五招,在后续文章中,我们将就收纳线材DIY、如何制作自己的线缆管理工具等高级技巧一一与大家分享,敬请关注。

上一篇:听三诺工程师谈音箱产业发展趋势 下一篇:DirectX 11显卡专用裁判《3DM8rk 11》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