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进展趋向与维护状况探讨

时间:2022-08-18 11:38:15

农机化进展趋向与维护状况探讨

本文作者:吴井志 单位:德惠市大青咀镇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

秸秆还田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持续增产增收。所以秸秆还田机的使用需注意以下几点:在使用之前,要认真检查各紧固件是否松动,各部件联接是否可靠以及转动部件的灵活程度,刀座和刀片的变形损坏或短缺,如有异常,应及时修复,更换或者补充,并按要求调整三角带的张紧度并要加注脂和油,若一切正常即可投入运行。在秸秆还田机运行中,要结合作物的长势和密度、土壤情况,调整作业速度,并随时观察传动皮带的运作情况,及时调整。作业完成后,做好秸秆还田机的清理工作以及各部件的检查工作,及进调整和更换,并且要加注黄油,防范外露部件的生锈。

播种机的维修与管理。首先,对于播种机应要注意机器的声音以及转速的正常与否,在其作业完毕后,要及时清除机具所粘带的粘土、挂草及剩余种子肥料,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机器表面涂抹防锈油。同时,还要检查固定螺母松动与磨损情况,如松动应立即拧紧,如磨损时要及时更换。其次,定期检查各配合部位的间隙是否合适、各传动部件的张紧度是否合适,并及时调整。然后,要经常清理机器罩盖上的尘土、杂物,以免机器生锈,机器要用塑料布覆盖,防止受潮或雨淋,有条件的话,把机器存放在库房内。

旋耕机的维修与管理。首先,要注意链条的调整。由于链条松边过松发生爬链现象,过紧则会加重磨损,从而影响工作的进行。所以,在调节时,顶向张紧滑轨的力控制在5~10kg内,保持压动松边链条为宜,如果用劲压不动,那么说明链条太紧。其次,注意轴承间隙的调整。一般来讲,其调整主要采用两种方法:调节螺母,其主适用于外圈固定,内圈可调的轴承,调节方法为:将大锥齿轮端部圆螺母拧紧锁好后,然后推垫片,接着拧紧另一端圆螺母,手动轴承转动,最后复查轴承预紧情况。增减垫片,此种方法适用于内圈位置固定,外圈可调的轴承,检查调整后的轴承间隙,并转动轴,如过紧,转动困难,就要增垫片,若松则应抽去垫片。最后是关于主要工作部件的检修。如:弯刀刃口磨钝情况,若出现变形则要加垫校正;刀座局部损坏的刀座可用焊条焊补,严重损坏的要及时更换;对于断裂刀轴管的处理,可在断裂处的管内放一段焊接性较好的圆钢进行焊接,然后再进行人工整形校直,保证刀轴转动平衡灵活。总之,大型农机具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而且还不断地研发一些新型的农机具,如玉米脱粒机、新型全幅玉米收获机等等,这些已经逐渐投入到实践当中。

目前,我国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其关键就是在于农村。而我们要建设好社会新农村,就要以改善农民生活为切入点,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以及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有关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全面推进农机化工作的发展。规范化农机行业管理和服务。相关部门要加强农机服务网络化的实现和发,进而有效地规范农机行业的管理,具体的工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有关部门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合作加强对农村农机化工作的建设和宣传,强化农民自我维护意识以及消费维权意识;积极开展农村新型农机具的技术和管理培训,使得农村新型农机具的管理工作步入程序规范化进程,提高农机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构建和完善农机执法队伍,打击违法行为,全面清理、净化、整顿农机市场,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加强农机行业管理服务点的布局,让农机得到优质服务以及最大实惠。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技术,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农机行业的管理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技术性较强,是集农机的生产使用、操作维修及保养的系统化的知识,所以我们要加强技术培训的工作,并且要作为工作重点。扩大农机作业的规模,促进农机作业的组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扩大农机作业的规模,促进农机作业的组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进而有效地提高农机作业的效率,使得农机作业的效率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得到最大限度地解放,另外,实现农机作业规模的扩大化,也非常有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维修人员的修理技术差,使得农机修理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目前,我国农村的农机维修点,由于其修理的相关设备极其简单,而且维修人员还缺乏专业的修理技术,使得一些农用机具的修理的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障,甚至于一些无营业执照的维修场地的出现,他们没有专业的配套的拆装专用工具,农机维修的费用增加,机具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和现象的发生,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农机维修人员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的培训。扩大农民补贴范围,列入农机维修设备购置,加强管理人员队伍的构建。我国农民目前没有能力自费购买大型农用机具。因此,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农民购机实施补贴,解决农民购买大型农机具的难题,进而让农民能够用到大型农机具,改善传统的低效率,充分发挥农机具的作用,极大地提高农作效率。另外就是要建设管理人员队伍,促进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农机维修业的有效长期管理。

总之,我们要根据农村新型农机具的管理与维修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研究和探索有效地措施,从而来改善目前我国农机具的现状。

上一篇:农机管控运用计算机的效果分析 下一篇:农机上运用GPS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