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资.本.家”

时间:2022-08-18 10:00:22

一说“小资”与“大资”

“小资”们总是情调荡漾,人们终于看清了“中国有小资”!因为谨小慎微,中国人至今不愿堂而皇之地承认“中国有资本家”。“剥削”一词依然炸耳, “企业家”一词竟忸忸怩怩, “农企”与“个私”一类称呼更充满不敬不服。于是,满世界人人皆称“老板”乐之,真是中国一大怪现象!

对此,一些心胸不阔的真老板们可真气儿不顺。他们盼望有一天有人出面操手,为当代中国的“老板”正名。好在世人渐渐自发地称呼起一批人为“小资”,自然之间有了“大资”与“小资”之分,起码在彰显身份方面还给“大老板”们一些应有的面子和气魄。

中国文化中最早表现“资”意的字,是与“资”字通假的“”字。“”字本意最早出自汉代,与一些并非生活必需的劳动有关,曰劳动与金钱之间,除了交易,还可互换。如今,“小资们”依然沉浸于将来“大资梦”,梦游之中他们一手按住慢慢积厚的钱袋,一手情愿地付出更多的劳动。“大资们”则比较清醒,有了足够的金钱,做梦的方式与“小资们”也就不同了。“大资”善于抽象,常常蘸以脑汁描绘着“资本运作”的宏伟蓝图。

从“资”的另一个含义“售”来看,“小资们”最善于“出售”自己的智力, “大资们”则将他们出售的剩余价值吸入自己的资本,这是“资本运作”的初级形式。“大资”者,“董事”也,体现“资”的另一个含义:阅历、地位与声望。如今“小资气魄与大资情调”才是当下的格调。运筹帷幄也好,上下周旋也好,诸位董事“大资们”能够大耍气魄吗?是否还得巧做情调?对此,董事“大资们”哪一位不是心知肚明呢?所以,我们要对“积蓄、凭借、咨询、薪资、财物、资料、资助、计量”等等“资”的传统注解有所突破。

有时,通过“拆字”来“测字”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如果将“资”字拆成“次”在“贝”上,就会看到一幅令人惊讶的图像:这种甲骨文字形所表现的是一种“押赌的姿态”。吴敬琏先生不是说过,中国股市就是一个“赌市”吗?在那里,人们押进金钱作赌资。“企业运作”的英文是“Enterprise”,这也是一项极具风险的赌与博,在那里,“赌、博之资”远远不止以金钱作为本钱,更多的还有人格资本、人力资本、人脉资本、政治资本、文化资本等等无形资本。

再则,在甲骨文中,“次”的原始写法是三点水边旁,而不是两点水。这个字形表现为一个人“口液外滴”的形象,是不是意味着垂涎于财物呢?也并不尽然。古书《周礼》认为,“次”字往往被用于“祭名”。祭奠故人当然会痛哭流涕,而且要用到钱币,那时的钱币是用贝壳做的。推想而知,以钱币祭奠鬼神,也许就是“资”的最早含义。

所以,“大资”、“小资”都应牢记:任何资本只能用作“赌、博之资”,千万不能用作“祭资”!

再论“小本”与“大本”

《论语・学而》曰:“君子务本。”本指农桑,末指工商。如今,董事会重商轻农,舍本逐末,岂不是一种背祖忘本的怪现象?这是为什么?原来,这里存在着一个“大本运作”之难与“小本经营”之易的根本区别与投机选择。

还是要说到“赌”字,因为它与“资”、“本”紧密相关。过去,手执小本的经营家们最基本的要求是“够本”,这个“本”就是做生意当初投入的本钱,或者称为“母金”、“老本”。如今,小本生意已经不再为董事会看得起。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叫做“博弈”在董事例会上变得流行起来。我怎么看那些董事围坐圆桌如同一个棋盘,所谓“大本运作”如同“下棋”?原先艰苦草创的实业家们因为渐渐商人化而变得浮华与投机起来。欲将他人袋里的钞票悄悄地挪进自己的腰包,只要美其名曰“博弈”,便可高尚、优雅、文明,甚至学究化了,不会再被世人戳着脊梁。这就是为何人人争做“董事”,而不愿再做“小农”的缘故吧。

但是,农桑毕竟与“土”相联,土又与金相关。“惟土生金”却被大多数董事置于脑后,成为了一种时代的遗憾。好在还有那么一批人,因为不曾“忘本”,于是发了大财。但是,其发财的方式却显得蹊跷。与农桑依赖于土地有所不同,他们对土地的要求并非依附于它,而是要“变卖”它。于是,土地成为了棋盘上一个大进的棋子,于是地球上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衍生物,于是就有了“房地产套牢中国”一说,于是原来那个作为经济之“本”的土地,便悄悄地成为了一种地位卑微的“末”。这就是当代将“大本”化解为“小本”的残酷现实,这种“博弈”颇具后现代性呢!

当我读到《国语・晋语一》中所写的一句话“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时,顺着脊梁流下冷汗来。这“脊梁”原来就是人之根本,土地则是国家的脊梁。如今,从根本处伐木,想必再大的树也难以复生了。这也启发我们:如果有某董事会能够学会做“当代农民”,收购土地重作“耕耘”之本,伐木不自其本,收地养其之肥,何愁不生出许多金子来?

如今,董事会中“有资无本”者比比皆是, “无资有本”者也为数不少,恰恰“有资有本”者凤毛麟角。有资者乃小本也,有地者则大本也;小本者多善经营,大本者多善运作。显然,经营与运作是不同层面的两种经济方式。经营者重智商,运作者却更需情商。感情的动物在一个人情的国度,如何发挥智商用足市场规则,如何发展情商去挣得更多的“大本”,而“资”与“本”之间究竟如何联系、如何转化,这些将成为每个董事会上核心的论题。

三解“小家”与“大家”

老板们常常轻轻哼着一种“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资本”的熟烂调子,使人联想起“大家”与“小家”之间区别与联系的问题来。过去说这样的问题,往往过于意识形态化而令人厌烦。“文以载道”,就是要多说一些人性化的东西。

在古代部落,猪是一种易物的宝贵“资本”。从甲骨文字形上看, “家”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带着尖顶的屋子,里面藏着一头猪,于是, “家”具有保藏资本的功能。在卜辞中“家”还指先王中内室。因此,藏“资”之家因为能够与“先王中内室”等比,它就不再只是“小家”了。

我们发现,藏“资”之家在阳界,而“先王中内室”却在阴间。古代人生根大法就是两个字:阴阳。一切都依此解释,一切生存问题都依赖于这两个字所涵盖的内容。中国先民因此宏观而显伟大,今人反而困于枝末。后来,随着“国”与“家”的分开,那种“家”的原始神圣性渐渐地被降低,延续至今,我们仍然常说“小家气息”与“大家风范”,将“家”作为了财富、地位、风度和影响力的一种度量。

将“资”、“本”与“家”相联系就成了“资本家”。如今,新兴资本家们在红色国度里羞于“剥削”,所以,“职业经理人”形成一个“小家”群体,渐渐成长为一个朝阳事业。他们将受托于资本家并且经营企业,体现资本家的利益。

从晚清开始大陆出现了“洋买办”。区别于对国外资本惟命是从的“崇洋派”, “洋买办”这种需要高智商与高情商的专门职业,实际上就是当代“职业经理人”的雏形。今天,“职业经理人”已经不再局限于外资“办事处”、“处”或“商社”等等,而是直接介入董事会下面的一个层面。所谓“买办”就是“买”与“办”的结合。至于买什么?怎么办?大有学问!

然而,董事们大多只愿承认自己是实业家与资本家,退休之前,谁也不敢说自己是一位成功的投资家与金融家。所以,出现了一种“资本”对“知本”的追求,作为“知本家”突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终于找到了市场。

必须弄清的是几件事是:首先,董事会才是一个企业的家,而不可误认为“企业是董事会的家”。其次,资本家应当是战略家,而“知本家”才是战术家。然而,第三点最值得重视:不久的将来,“知本家”将无情地成为你们最残酷的对手。

所以, “家”是那么好“当”的吗?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篇:谁能决定中国“独董”制的未来? 下一篇:董事红榜 张醒生的人生“第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