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星:“被动”成就了我

时间:2022-08-18 09:35:14

“沟通能力很强,或者资源整合能力很强,或者很有战略眼光,你属于哪一类职场人?”面对《中外管理》的提问,刘金星想了半天,才说出几个字:“我哪种都不属于。”

进货宝CMO刘金星的职场道路,多少有些走一步看一步的意思。工作11年来,他从来没有跟老板主动提过升职加薪,对未来也没有太遥远的构想。有时候连发言也是说一半,藏一半。他直言自己“在职场上比较被动”。

在大多数人眼中,性格外向的职场人更容易成功。他们和客户、上司侃侃而谈,游刃有余,在公众面前常常光彩照人。

但根据调查显示,成功者中,内向型性格占比高于外向型,爱因斯坦、斯皮尔伯格、村上春树……70%以上的成功者其实是性格内向的人。

刘金星的“被动”,恰好赋予了他某些职场人不具备的特质。内向的人往往关注自己的内心多于关注外界,更能够在某些专业领域深耕,每一步都会稳扎稳打。

第一次晋升,来自对专业的投入

刘金星的性格中,既有父亲的文人气息,又有母亲经商的闯劲。因为他小时候,父母忙于生意,无暇照顾他,反倒给了他一些自由空间,凡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比如广告创意设计,就是刘金星最为热衷的东西。

26岁那年,刘金星迎来职场第一次重要晋升――从美术指导助理升为创意总监。按照业内惯例,这个职位“需要在行业沉淀七八年”。那时候,整个公司的创意部大约有35人,分为四个团队,每个团队负责人就是创意总监。他被晋升的直接原因是他拿下了德芙这个大项目,刘金星的方案是最令客户满意的。

其实此前,团队的“最佳新人”“年度最佳员工”都由刘金星包揽。有一次,公司举办一个“全民创意营”的比赛,全公司的人,包括前台和保洁都来PK。比赛设置三个命题,分别决出三个冠军。刘金星带领的那组是冠军中的冠军。优秀的创意,再加上高个儿、大长腿的形象光环加持,刘金星很快挤进了领导印象中的晋升名单。

但他本人对晋升并无太多兴奋感。他喜欢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是拿出好的设计。

有时候,他对业绩都不太在乎。有一次,一个培训机构打电话到公司前台,说拿10万元服务费能不能找你们合作?按正常来说,这么小的项目在公司根本没法立项。但刘金星就与直接领导商量:“这个活儿我们得接,我们可以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尝试一下新玩法行不行?”领导同意后,刘金星就此放手干了一回。

现在刘金星开始悟出一些道理,职场如同创业,创业之初,切入并专注细分市场,更容易脱颖而出。

“就是凭着热爱,想把设计做好。”刘金星在提及自己的职场态度时,如此表示。

创意是积累出来的

“你经常会有很好的创意,这是天生的吗?”

刘金星的回答是:“是天生,但也不是全部。”准确地说,他有一个法宝,每次面对重大项目时,就会把这个法宝拿出来看一遍,其间会有无限的创意从他眼前飞过。最关键的是,这个宝贝不仅他自己用,同事还能用。

这个宝贝就是刘金星的硬盘,容纳了历年世界三大广告奖的所有获奖案例,以及行业中优秀的广告公司提案。还有一部分,刘金星称之为创意“元素”,“世界上有很多有创意的东西,但是不一定有传播目的。”他说。

刘金星尤其喜欢将生活中很多细小的元素记录下来。他说,“创意是什么?创意就是让本身不相关的一些元素产生巧妙的链接,达到一种特殊的目的。”

很多广告公司经常干一件事情,就是将大家封闭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到某个时间点必须拿出一个创意。刘金星对此很反感。在他看来,灵感产生的前提是,一定要有刺激物。而这些案例整理、元素整理的核心,就是希望能给团队带来更多的刺激。

不树权威,而凭专业服众

升任创意总监后,刘金星的直接上司离职创业去了,执行创意总监的位置空缺。董事长说,你们几个人轮流当头儿吧。刘金星是第一个,等轮到第四个人的时候,董事长看不下去了,说:“别轮了,还是金星吧。”

然而,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担子。27岁,要管理35个人的团队,压力很大。最为关键的是,其中不仅几个创意总监,连很多普通员工都比他年龄大。怎么管?

他没有发起新官上任的“那三把火”,而是延续了一贯的低姿态,对大家说:“虽然领导说让,但还得需要各位大哥群策群力啊!”

刘金星组织了一个委员会,除了三个创意总监,还吸纳了两个一线的资深文案和美术编辑,一起来作决策。就这样,所有和老板沟通的事情归刘金星,内部决策的事情归大家。在此过程中,刘金星始终谨记一条:自己的核心精力一定要放在客户、团队业务上。“如果管理不是你的强项,原先最擅长的事情没有做好,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他坦诚地说。

在创意总监这个职位上,刘金星不是带上一张“权威”和“剽悍”的脸谱,而是凭借专业技能服众,同时借助更多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管理职能。

相比很多有计划、有野心的职场人而言,刘金星的确显得“被动”了些,但他有自己的理由:“不能做太多的主动性变化,因为有时候你的思想阅历和资源根本没有达到做主动变化的时候。”

上一篇:近视难防难治 延缓发展是正途 下一篇:LNG加气站降低供销差率管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