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得 第14期

时间:2022-08-18 08:40:36

1.他的喜好,她也记得

妹妹来的时候,他正在独自生闷气,和妻子,因为妻子换车的事情。

妻子的车,是他们结婚时候刚买的,不过一年多。那辆红色的车子,当初也是她看中的,二十多万块钱,虽不是很昂贵,却也不算很便宜。可是妻子也只是新鲜了那么一小段日子,前些天,她在一次车展上看中一款原装进口的女士车型,便缠着他换一辆。

妻子看中的那款车,他倒也能买得起,只是他觉得妻子也太物质化了,平时衣服、化妆品什么的不说了,这是女人的天性,何况妻子年轻貌美,再者“女为悦己者容”,他喜欢妻子打扮,不在乎那些“小钱”。可是有些事情上,他还是希望妻子能够收敛一些,比如买车、买一些昂贵的首饰,毕竟都是不小的开支。这两年,他虽然能赚钱,可赚的也是辛苦钱,现今做生意越来越不容易,表面风光,但实际上,看了多少脸色、受了多少委屈、担了多少压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了。

妻子却坚持换车,也不跟他闹,只是不停地撒娇,弄得他虽不情愿,却也发不起来脾气——当初,他喜欢上妻子的,也正是她的年轻美貌和这种软绵绵的性格。妻子原本就比他小5岁,习惯了像棵藤一样缠着他。

他知道,最终,他还是会拗不过妻子,新车,早晚得换。他现在只想拖一拖,这段日子资金周转稍有困难,他不想告诉妻子,觉得这是男人的事,没必要让女人来分担。

妻子似也知道他最终会妥协,所以适可而止地停止了纠缠,约了女友去做护肤。

然后,妻子刚出门,妹妹就来了。

其实之前妹妹打过电话,说要来北京学习几天,也说了到达的具体时间,只是他的事情多,心情又烦乱,竟然忘记了去车站接妹妹。

他有些抱歉,妹妹倒是无所谓的样子,说,打车很方便,也不远。

他讪讪地笑笑。他和妹妹,也有大半年没见了,妹妹没怎么变样,依旧娇小玲珑,神情有点羞涩,但脸上总带着笑容。还大包小包地自老家带了一些他爱吃的土特产,其中竟然还有他最喜欢的玉米糕。

是妈做的?他惊喜。

我学着做的。妹妹说,有些不好意思,不知道味道对不对。

他愣了一下,他的喜好,原来,那个从小就不爱说话、神情腼腆的妹妹,也记得。

2.安静的妹妹似有似无

妹妹比他小两岁,和他的性格截然相反。他从小就外向、好奇、好胜不服输,向往外面的世界,立志过好的生活。如此,自小他就格外努力上进。多年后,他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家乡的小县城来到首都北京,并一步步在这个大都市站稳了脚跟,虽算不得很富有,但也过上了中产阶级的生活。

妹妹则相反,自小就格外安静、安稳,很小的时候,喜欢躲在自己的小屋里玩洋娃娃,大一些了,读书之余,又沉溺于女孩子的手工,偶尔看看情感小说,从来不多话。

所以在他的记忆里,安静的妹妹似有似无,并不深刻。

他去读大学的时候,妹妹去读了卫校,毕业后在县城的医院做了一名护士。两年前,妹妹结了婚,嫁给一个外科大夫。这么多年,妹妹就待在那个小县城里,过着安稳的小日子。

因为相隔遥远,也因为各自有了不同的生活,很多时候,他甚至想不起妹妹来。他几乎从来没有主动给妹妹打过电话,而妹妹,也很少联系他。只在每年春节,他回家的时候,会和妹妹短暂地聚一聚。长大的妹妹依旧话不多,听他说话的时候,会轻轻地笑,偶尔应两句。他也从来不知道妹妹喜欢什么,回去随便带点礼物,妹妹都会很开心。

3.他心里就是一暖

就是这样一个妹妹,从小到大,太过安静地存在于他生活之外的一隅,常常被他不经意地忽视掉。甚至此刻,即使面对面坐在一起,他在简单询问了父母的状况后,便觉得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了。

为掩饰这种无话可说的尴尬,他起身,给妹妹倒了杯水。

又是短暂的沉默后,妹妹抬起头来看了看他,似乎欲言又止的样子。

他刚要问妹妹是否有什么事情,妹妹却先开口,问他,最近一切可好?生意可好?是不是顺利?

他点了点头,凑合吧。

妹妹却听出他话里的牵强,问,遇到不顺心的事了?

他笑笑否认,也没有。只是……犹豫了一下,他还是把妻子换车的事说了,顺带着发了几句牢骚,说妻子爱花钱,不知道赚钱的不易,不会过日子。

妹妹也笑起来,嫂子从小家境好,被宠惯了,再说,她又年轻,比我还小呢。妹妹停顿一下,嫂子人倒是挺好的,慢慢地就好了。

他便觉得有些欣慰,虽然不像别的兄弟姐妹那样亲近,但到底妹妹是体谅他的,何况她说的也是实话。妻子的确自小家境优渥,所以对钱没有什么概念,而他也自知,凭他,能娶到这样的妻子,占优势的也只有经济。日渐成熟的他,早已知道爱情向来是有附加条件的,尤其在这个物质年代,所以对妻子的物质需求,能满足的,他会尽量满足。如妹妹所说,如果不是太为难,就给她换辆车吧。

他点头说,过几天,把旧车处理了,就给她买。

妹妹笑起来,笑完,又沉默了片刻。这让他觉得妹妹真的有什么事情想说,但她再度开口,却也只是叮嘱他,你自己多注意身体,钱永远赚不完,身体却是经不起消耗。

他心里就是一暖,这样的口吻,倒是像极了母亲。他细看妹妹,和母亲的面容,的确是有些相像的,时光之后,那种像,不仅是脸型和眉目,连目光,都有了相同的温暖的味道。

于是他问,家里没有什么事吧?

妹妹摇头,没有事,都挺好,你放心。

妹妹沉静的眼神打消了他的疑虑,看样子,是他想多了。

那天,他留妹妹住在家里,妹妹拒绝了,说学习方安排了食宿,她住那边就好。

之后的几天,妹妹没有来打扰他。几天后,妹妹离开北京,走之前叮嘱他,别为车的事和妻子闹别扭,条件允许就买吧。

他送走了妹妹,之后,给妻子换了新车。虽是意料之中,妻子还是有些感动,跟他保证,以后绝不再提无理要求了,一定好好过日子。

他笑起来,他才不要她的保证,宠她,其实也是他愿意的。因为他爱她。

4.她只心疼他的辛苦

生活一如往常,日渐忙碌的生活里,他很快忘记了和妹妹那次短暂的相见。

半年后,照例,他和妻子一起回老家过春节。除夕,吃过晚饭,妻子去看春节晚会,他坐在餐厅陪母亲说会儿话,说着说着,母亲忽然想起什么,问他,那次,你妹妹去北京,没跟你提借钱的事吗?

他一愣,借钱?没有啊。

然后他又想了想,妹妹的确没说。

母亲微微叹口气,这孩子!说了去找你帮帮忙的,见了你又不提。

他问,出什么事了?

母亲摇头,也没什么大事,你妹妹他们今年想买房子,钱不够,刚好她去北京,说找你借两万块钱的,谁知道从北京回来,又说不用借了。我一直想,是不是你没借给她……

他飞快摇头,妈,妹妹真的没有说,她怎不说呢?他忽然想起那天妹妹的欲言又止,原来,是为两万块钱。可是,她为什么不提呢?两万块钱对他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别说借,他给她也是应该的。

妹妹的隐瞒,让他不解。母亲说,你妹妹就是这样的性格,这么多年了,也不爱说话,不想麻烦别人。

可他还是想问清楚,因为他不是别人,是她的哥哥。

于是初二,按照风俗,妹夫陪着妹妹回娘家时,抽了个空,他问妹妹,你那次去,怎么不说钱的事呢?我到底也是你哥,这点儿小事,你还跟我见外吗?

妹妹脸一红,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小声说,你也够累了,虽然赚钱不少,但是开销也大,我不想再给你增加负担了。想了想,干脆少交点首付,总能应付的。县城物价低,开销小,我们虽然工资少,但活得比你容易……哥,你比以前瘦多了。

他怔住了,不用去计算,他也知道自己每月的收入,是妹妹和妹夫收入的很多倍,两万块钱对妹妹来说是大数目,是一年的工资,对他,也不过是几顿饭钱。但妹妹还是没有跟他开口,并不是见外,而是不舍得。因为,在相见的刹那,妹妹没有看到他住宅的华丽、衣着的昂贵,只是看到了他的为难他的消瘦他的辛苦。为此,她不舍得再让他多为她辛苦,哪怕只是辛苦那么一点点。

不为别的,只为,她是他的妹妹,是血脉相连的亲人。所以,她不贪慕他的富贵,只心疼他的辛苦。

这是亲情,如此静默,又是如此温暖。

他的眼中,忽然就蓄满了泪水。

上一篇:用你的钱,买我的暖 下一篇:自行车和宝马车,谁的爱情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