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多发大动脉炎患者行血栓抽吸术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8-18 07:51:14

1例多发大动脉炎患者行血栓抽吸术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抽吸术;护理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又称Takayasu病、无脉症,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变,常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造成病变动脉供血组织的缺血性临床表现。根据受累的血管部位不同,国内学者将其分为4种类型:头臂动脉型、主、肾动脉型、肺动脉型和混合型[1]。该病发病率为0.6%,多见于亚洲人群,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是1∶2~1∶4,发病年龄多为15~30岁。本病特点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多发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常累及数处血管,使受累血管发生狭窄或闭塞,少数可引起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形成。我科收治1例多发性大动脉患者,对其进行了血栓抽吸术并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情简介

患者女,36岁,主因“乏力,间断黑朦伴晕厥1个月”入院,既往多发性大动脉炎病程3年,肺纤维化病程2年,否认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入院查体:右上肢肱动脉搏动不能触及,左下肢170/80 mm Hg,右下肢130/80 mm Hg,左颈部可闻及血管杂音伴有震颤,心肺查体(-)。入院后相关化验:血沉60 mm/h、CRP 0.85ng/dL,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阳性,总胆固醇6.31 mmol/L,其他化验未见异常。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胸片提示双侧肺纤维化。入院后给予甲强龙 80 mg/d、环磷酰胺 0.6 g/w、凯时10 μg 1次/d、长富尔灵500 ml 1次/d等药物抗炎,改善循环治疗,患者仍间断发作头晕、晕厥、视物障碍、大小便、肌力正常,晕厥时间约为1 min,晕厥时无抽搐。

冠脉造影显示:左主干开口狭窄40%,前降支未见明显狭窄,回旋支-肺动脉瘘,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周围动脉造影显示:头臂干完全闭塞,左侧椎动脉明显狭窄。肾动脉造影:双肾动脉开口及主干未见明显异常。左右髂总动脉、股动脉未见异常。先后分两次对右颈总动脉及左颈总动脉分别植入支架:均在远端保护装置保护下,首先以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在球囊扩张后,分别于右侧和左侧颈总动脉狭窄处植入Cordis Precise自膨胀支架。术后患者即感视物清晰,继续给予抗凝,调脂,抗炎等治疗,患者症状改善,好转出院。一月时随访未再诉头晕、黑朦、视物模糊等症状。术后2月余,因患者出现症状反复,造影示右颈总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再次行支架植入Taxus支架。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常规护理 ①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此患者合并有发热,因此每日测4次体温,并增加血压、脉搏的测量次数,比较患肢与正常肢体血压差异及脉搏搏动情况。②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的变化,如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寒冷及其他感觉异常,有无肢体颜色及温度异常。③观察有无脑卒中症状,单侧或双侧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④注意监测患者有无头晕,黑朦等情况的发生,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突然变动而加剧血压变化[2]。

2.1.2 心理护理 本病例为年轻女性,家庭经济状况差且有年儿,且首次支架术后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由于病情严重导致生活自理受影响,加之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对药物副作用存在恐惧心理,故而情绪极其低落,产生轻生意念。针对该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①向其讲解本病的治疗进展及预后,治疗药物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打消患者的顾虑。②与患者加强交流,分散其对疾病的注意力,保持良好情绪。③允许患者与儿女见面,通过亲情作用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④协助生活护理,并采取防止其轻生的安全防范措施。

2.1.3 控制感染及降压治疗 本病发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每日观察生命体征,补充液体2000 ml/d,及时进行血ESR、CRP等指标的监测,并向家属交代血液检查的必要性。高血压是本病的重要体征,使用降压药物时尤其要注意监测血压的变化,给予监测血压2次/d。

2.1.4 手术相关护理 ①术前常规备皮。②向患者解释该项手术的具体方法,先进性,安全性及有望获得的疗效。向患者提供与疾病知识相关的信息,以打消患者的顾虑,同时给予患者放映手术的视频过程,让患者对手术有更深入的了解,以获得良好的配合。③指导患者进食低脂易消化食物,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术后患者常规卧床24 h,向患者解释床上大小便的目的及意义,指导患者咳嗽时深呼吸屏气,取得患者的理解。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立即给予床旁血压,心电,血氧,呼吸监测,注意皮肤,颜面,牙龈有无瘀斑、出血,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红肿等情况。全面了解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该患者在术后第一天,主诉右侧牙痛、头痛等不适,查体T:36.4℃,P:72次/min,R:16次/min,右下肢血压130/70 mm Hg,左下肢血压155/85 mm Hg,将上述情况立即报告给主管医生,考虑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遵医嘱继续给予强的松40 mg/d,环磷酰胺0.6 g/w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并协助其生活护理。于术后第二天患者诉不适症状消失,且感觉视物清晰。

2.2.2 密切观察检查化验指标的变化 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炎性因子、肾功能,电解质变化等,该患者术后复查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

2.2.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指导患者术后每日大量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减少对肾功能的影响。患者存在高胆固醇血症,易于血栓的形成,术中虽已行经导管血栓抽吸术,但双侧颈总动脉各置入一枚支架,为了防止各种因素导致的血栓形成及支架内再狭窄,向患者交代抗凝、调脂的必要性,嘱患者坚持服药,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药物依从性。

3 讨论

相关临床研究发现,经导管行血栓抽吸术简单实用、安全可靠,在介入治疗中能有效减少血栓负荷,明显减少冠状动脉血栓及远端栓塞,有效地改善了心肌灌注,迅速恢复血流,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同时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也取得了很好的配合治疗效果,避免了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李楠,张久山.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治疗进展.中国心血管杂志,2006,(3):16-17.

[2] 范仲珍.9例头臂型多发性大动脉炎术后监护.中华护理杂志,2001,8(4):22-23.

上一篇:膝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配合及护... 下一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