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还是你的“大衣哥”

时间:2022-08-18 06:41:42

2012年7月10日,已过晚8点。《党建》杂志社仍亮着灯,楼道里回荡着朱之文抚动心弦的歌声。

朱之文和我们说过,登上“春晚”的那一刻他直想哭。其实,我们也直想哭,他一路走来实在太不容易了!

分别数月,他还好吗?我们真的很想他。

1

也许是心与心的相通。第二天早晨一上班,朱之文就到杂志社来了,第5次到杂志社来做客。

他穿着蓝色中式上衣,黑色灯笼裤,沾满泥巴的布鞋,斜背一个小挎包,汗流浃背地给我们带来了沉甸甸的礼物——他的演唱专辑《火火的情怀》。

朱之文很讲义气,知恩图报。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这辈子他都不会忘。他出了专辑,第一个就想到了我们,他还托我们送给“特别关心俺的刘云山部长”,送给“特别喜欢俺的刘延东委员”。

看着专辑封面上朱之文穿着毕福剑送他的大红演出服高歌的样子,我们特别欣慰,特别为他骄傲!

这张专辑收录了朱之文的13首歌,有我们熟悉的老歌《沂蒙山小调》《珊瑚颂》《红梅赞》等,还有新歌《我要回家》《农民老大哥》《小河在我心中流过》等。这是朱之文师从著名声乐艺术教育家金铁霖,著名歌唱家杨洪基、蒋大为,著名词作家阎肃,演唱技艺不断提高后,演绎的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是他带给我们的又一个惊喜和震撼。

“我用歌声祝福你/悠扬的旋律饱含我的情意。”

朱之文说,俺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好好唱歌,为了不沾亲不带故支持帮助抬举俺的朋友们。

2

朱之文登上“春晚”后,我们仍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他,关心着他。他在电视台录制的每台节目都告诉我们,我们都热切期待、准时观看。

我们爱他的歌声,也爱他跳的笨拙的、像木偶一样摆动的大衣舞,爱他用一口土得掉渣儿的鲁西南乡音朗诵的《长江之歌》,爱他初学唱歌时把“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唱成“黑了吧唧真好看”,爱他不管不顾张得露出缺了一颗牙的大嘴……我们更爱他不变的淳朴、善良、真诚的本色。

“春晚”一过,朱之文邀约不断、演出不断,可把他“累毁啦”。但无论多忙,只要家乡一声召唤,他必定回来捧场。2012年5月4日,他还举办了一场“感恩家乡”大型演唱会。他满怀深情的歌声,让乡亲们听得如痴如醉。

当下,朱之文的人气爆棚可谓乐坛罕见。可最初帮他打理演出业务的竟是73岁的堂兄朱世亭,恐怕是全国年龄最大的经纪人了。他也是种地的,不懂行,心肠软,签演出合同时经常唱一送三、送六、送九。朱之文从不责怪他,咋着签的就咋着唱,有时还觉得人家给的演出费太多,主动再来几首。他的理由是:“钱挣多少俺不在乎,穷和富都只能活一辈儿。贪婪的人最累,知足的人常乐。”

朱之文叫人刮目相看的远不止这些。就在今年7月份,他跟随中央电视台到安徽六安一个偏僻的村庄录制节目。他看到一户农民的家十分简陋,又没有地,儿子还是残疾。他心里面揪揪着难受起来,转身找到他的包,掏出一万块钱给了这户农民。全家人感动得拉住朱之文的手放声大哭,朱之文也泪流满面。这时他包里只剩了300块钱。

前些日子,朱之文在北京完成新歌《祖国情》的录制后,又疲惫地踏上了赶往辽宁的高铁。见一位抱孩子的妇女没有座儿,他起身相让。抱孩子的妇女认出他是“大衣哥”,执意推辞。于是,他悄悄走到车厢连接处在地上坐了下来,感觉屁股有点儿凉,就脱了鞋垫在下面。他光着脚、卷曲着身子不一会儿便鼾声大作。车厢里一片哗然,他全然不知。

想不到,朱之文值得我们爱的“咋恁多”!

3

“虽然出名不要想着俺出轨。”这是朱之文的当众承诺。

可是,从备战“春晚”开始,他的媳妇李玉华就一直陪伴在身边,而近两三个月来,却不见了她的身影。莫非……众人心生疑惑,我们也很关切。

“哈哈”,朱之文大笑:媳妇哪能随便瞎换着玩儿的,她在家种俺那六亩三分地呢。收完麦子种玉米,天旱,还得浇水。俺回不去,全靠她一个人忙活。俺从小种地种惯了,忽然不种了,心里挺不得劲儿,像缺了点儿啥。

有媳妇在家,俺那淘气的羊,胆小的鹅,爱显摆的鸭,全变得乖乖的了。那只陪俺练歌的小黄鸡,还抱了两窝娃。

这位“农民老大哥”就像他歌中唱的,依旧“爱着农田爱着家。”

当明星不总是风风光光的。朱之文忍不住又向我们诉起苦来——

俺现在没了自由,到哪演出都被前堵后拥。上台前总得开开嗓子、练练声吧,没地儿。俺灵机一动溜进厕所,谁知,一张嘴就招来不少粉丝,有的宁可在那儿蹲着,也不肯走。

俺现在值钱了,不少商家想找俺代言。俺不能坑了乡亲们,得先看看是不是假冒伪劣产品再做决定。有一回,俺正在滨州的街上走着,突然有一群人围上来,说:“照个相呗。”俺说:“中。”哪想到俺身后200米是家男科医院,就这么着糊里糊涂地“被代言”了。还有济南的一家皮肤病医院,也贴上了俺的宣传照片。可俺根本没跟这家医院有过接触。

俺现在很惭愧,说办的事儿没办成。原先打算在村南建一座漫水桥,方便乡亲们浇地、洗衣服、外出干活。因水大修不成,只好改修路。可到今儿还没动工,哪顾得上呦,连俺家厨房露着天,睡觉的屋里老淌雨水都没空儿修……

挎包里的手机铃声不断地在催促,朱之文不得不和杂志社的同志们辞行。他留在每间办公室的,都是一个不标准的军礼和一脸憨憨的笑容。

出了《党建》杂志社大门,朱之文立即被长安街上的行人发现了,短短20多分钟,30多人来与他合影,有的还是全家老小。头顶烈日,他欣然应许。

“火火情怀大步走/跟随春风向未来。”

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从前清贫自在的农民生活,还是如今万人瞩目的明星生活,朱之文“俺始终是俺”。

“大衣哥”,我们的好兄弟,祝福你越来越“火火的”!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向 下一篇:浅论网络教育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