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改革探析

时间:2022-08-18 05:37:52

高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改革探析

【摘 要】《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在高职院校管理或非管理专业普遍开设。随着社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提高,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本文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和特点,对《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探讨了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综合和多种方式结合的考核方式等。

【关键词】企业管理;课程改革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全面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内容涉及面广泛,是我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总体内容主要包括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综合基础知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及管理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让高职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制度的思想和观念,掌握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各项实务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不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工具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也是高职学生了解企业和社会的一个窗口。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本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法生硬单一、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核方法单一等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把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高职教育要重视《现代企业管理》教学的改革,不断探索和研究适应高职教育特色和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高职高专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设置教学目标

高职学校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技能型管理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具有创新和实践应用型人才,课程的设置应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着重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高职《现代企业管理》的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管理知识、开拓学生知识面之外,还应体现职业能力与工作、环境的适配性,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透彻地了解和掌握管理学原理,了解管理活动的五大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通过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技能训练,将管理学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实践,将理论教学、案例分析与技能训练三个教学环节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应用能力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辅,加强学生对管理学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参与管理实践的意识,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科学设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

为了提升高职生自身的竞争力,要求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基本知识。《现代企业管理》是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的理念把握和内容选择上,强调以应用为主旨,做到传统理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慢慢感悟和掌握管理理论的内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由于本课程是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考试课,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与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保持一致,突出重点。《现代企业管理》的课程章节多,涉及的内容广,从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组织结构、企业经营环境、经营决策和经营战略到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而整个企业管理课程仅有一个学期的课时时间,有限的时数安排很难将所有管理知识都讲到、讲透。在有限的课时内,只能对部分章节重点讲述,教学内容向实用环节倾斜,例如企业科学决策的制定,经营战略的选择,如何运用SWOT法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分析,不同组织结构的特点等。适当弱化理论内容,强化应用内容,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应用能力。

老师应加强自身学习,跟踪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当前的行业资讯,及时将最新的一些管理理念,研究成果,行业发展动态,以及刚发生的管理案例介绍给学生,构建既有理论框架又能结合实际的就业导向型的教学内容体系。

三、《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方式综合一体化

高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目标是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管理能力,学生掌握必要的管理知识、知识面得到拓宽。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高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应该改变传统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采用课堂教学、案例讨论和实践活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案例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辅,加强学生对管理学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1.案例讨论: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只是被动“听”,单一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老师可以根据每章知识点,选择对应合适的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以五至六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当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商议,找到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办法之后,形成文字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上台发表意见和分析结论,整个过程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案例,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在讲到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技能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处于不同层次不同管理岗位的管理者,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技能有不同的差异,我选用了“外行能否领导内行”的案例,引导学生寻找案例问题的症结。讨论过后学生对案例内容,以及知识点,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讲到激励理论的知识点,我选用了“成功与失败的激励”案例,通过两个公司在对员工进行激励时采用不同激励措施所带来的不同效果,让学生明白了激励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的几项因素。案例讨论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答案的评定并没有严苛的标准答案,主要考核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能否通过学习到的理论进行灵活运用。

精心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点,难度适中又有使用价值的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对应的管理理论,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选择案例时,应(下转第128页)(上接第126页)该选择具有代表意义、能反映企业管理基本的概念和规律的案例,案例最好选择身边发生的、或者当地企业的案例,让学生感觉真实有吸引力,同时,案例应该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老师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既能使学生围绕主题比较自由的讨论,又能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真实意见和想法,师生间互相合作交流、互动,达到了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企业实践:实践可以让学生接触认知和观察企业,了解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让学生对企业管理有更多的感性认识。我校与当地的一家知名连锁超市建立了校企实践基地,定期将对应专业的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实习,从熟悉超市商品类别和分布状况,到超市具体上货程序,从理货、收银到防损等等。学生可以从各方面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类型、经营环境,在进货和销售过程中,了解企业决策的实施、经营战略的制定等,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管理等。通过大学生的企业实践环节,学生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企业管理知识与实际企业经营结合起来,实现知识和行动的有机统一。企业实践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四、多种考核方式评定学生成绩

传统的考核方式,侧重学生对基本概念、方法的记忆考核,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以及平时表现的考核。而企业管理课程考评重点应该是学生在能力、素质、知识等方面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在考核方式上,应减少对记忆知识的考核,增加对应用知识和学习过程的考核,过程考核包括案例讨论的表现、课堂提问、出勤考核、作业成绩等。多角度全过程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三部分,即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与技能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包括案例讨论和作业)占总成绩的30%,学生平时出勤率及学习态度(包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发言的积极程度等)占1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包括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两部分,概念性知识考核占50%,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能力考核占50%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力民.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7).

[2]刘翀.面向工科学生的《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信息通信教改研究,2011(21).

[3]新华.浅论关于企业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1.

[4]宋红霞.试论《企业管理》课程中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9.

作者简介:蒋苑苑(1981—),女,广西桂林人,研究生,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上一篇: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革的重要性 下一篇:走出大学生创业“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