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孔子学院:优势与不足

时间:2022-08-18 04:55:21

网络孔子学院:优势与不足

近年来,以人际传播为主的孔子学院引入了网络、广播和移动终端等新传播手段,开通了网络孔子学院和广播孔子学院。本文以网络孔子学院为例,分析网络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网络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策略。

优势与不足

作为新媒体传播的基点,网络孔子学院在其基本架构之下兼具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渠道的优势,具有互联网线上线下整合传播的良好潜力,因而为孔子学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师资匮乏和教学资源不均等诸多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网络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优势

网络孔子学院、广播孔子学院通过新媒体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具有传播形态新、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和传播效果好等优势。

1. 传播形态新

目前网络孔子学院呈现多种新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孔子学院、广播孔子学院和移动孔子学院学习平台。网络孔子学院是服务于全球汉语爱好者的综合性、权威性门户网站,它由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主办,于2008年3月正式上线运行。其优势在于为全球汉语爱好者提供在线课程和丰富的学习资源。2007年开通的广播孔子学院是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孔子学院总部携手创建,其优势在于,它把众多国际台海外听众俱乐部组建成广播孔子课堂,因而受众多,影响范围广。“移动孔子学院学习平台”是一款全新的对外汉语教学移动互联网终端,是一个形状类似手机,兼备手机、电脑等综合功能的手持设备。2010年,全球第一个“移动孔子学院学习平台”由厦门大学,随后它不断升级成为全球第一个汉语云教育终端,服务于全球700多所孔子学院和数百万汉语爱好者。智能化、个性化的“移动孔子学院学习平台”克服了传统教材和纸质文本的局限,使汉语学习便捷灵活、寓教于乐。

2. 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

近年来,尽管孔子学院发展迅速,但受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制约,许多汉语爱好者仍无法亲临孔子学院学习和体验。而网络孔子学院(包括广播孔子学院和移动孔子学院平台)可克服时空与地域的局限,打破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限制,形成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对外文化传播中心。尤其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以网络化、数字化和移动化为显著特征的网络孔子学院具有传播迅速而广泛、信息海量而多媒体化、便于用户互动和参与等特点和优势,是对外文化传播中不容低估的重要力量。

3. 运营成本低,有利于解决师资匮乏和资源不平衡问题

当前,孔子学院的发展面临着师资匮乏、缺乏权威教材和各地教学资源不均等发展瓶颈。据教育部统计,全球每年大约需要1万名对外汉语教师,而我国仅能派出约2000人。预计到2015年,师资需求量将达500万名。在教材方面,优质、多语种、针对不同层次汉语教学需求的教材十分稀缺。现有教材主要为英语,日语、法语、德语等教材还正在编写中,其他小语种的教材更为稀少。从分布情况上看,孔子学院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其数量较多,教学资源也较丰富。而中东、拉美、南亚和非洲等地区的孔子学院数量较少,教学条件也较落后。

网络孔子学院、广播孔子学院和移动孔子学院学习平台的有效运行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良好契机。网络孔子学院网站上拥有汉、英、法、德等十个语种内容,其数字图书馆中拥有46个语种内容,1.2万多个优质学习课件和近1000小时的音视频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弥补对外汉语教师在小语种能力上的不足。广播孔子学院不仅专门编制了统一的广播孔子学院汉语教材,还在线播送38种语言版本的《汉语900句》广播教学节目,以丰富新颖的广播教学节目吸引大量受众,较好地解决当前孔子学院教材内容陈旧过时的问题,弥补因教学资源不均产生的“知识沟”。“移动孔子学院学习平台”则突破了传统教材的局限,为汉语学习者量身定制课程,使学习更具趣味性和个性化。此外,从教育经济成本的角度看,网络孔子学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大大减少了运营成本。

(二)问题与不足

虽然网络孔子学院在对外文化传播上具有诸多优点,但与德国“歌德学院”、法国“法语联盟”等文化传播机构相比,还存在不足之处。

1. 思想内涵与文化价值有限

虽然网络孔子学院的内容丰富,但其主要围绕日常生活展开,还停留在以中国美食、茶酒、中医、武术等推广民俗文化的初级阶段,其很少涉及传统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因此,网络孔子学院在内容方面应提升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与现代文化价值。

2. 与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的融合程度低

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及用户数量的激增,深度社交化、开放化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国外受众更多地从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获取知识和信息,进行学习和交流。而我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恰恰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新媒体平台。与德国“歌德学院”、法国“法语联盟”、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和英国“文化协会”等机构的在线传播平台相比,网络孔子学院与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融合度低,互动性差,由网站和移动终端进入Twitter、Facebook、LinkedIn等社交平台的渠道相对欠缺。

3.在视觉效果与内容设计上不科学

在页面视觉设计上,网络孔子学院网站存在明显的中国门户网站特征,未能充分利用颜色标识、简洁化布局等西方互联网用户更易接受的设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站的视觉效果与亲和力。在内容设计上,网络孔子学院和“移动孔子学院学习平台”作为文化传播渠道,过分侧重语言教学,各类延伸服务相对缺乏。

4. 缺乏相应的传播效果监测机制

对传播效果进行持续的监测是检验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从网络孔子学院的网站页面上,却无法观测到每一内容的点击频度、视频的观看和下载次数,而这恰恰是衡量网站传播效果的重要量化指标,因此无法知晓这些内容是否真正契合国外受众的需求。

5.联动机制不健全

与“Cenvantes TV”和“BC On Audio”等相比,网络孔子学院的跨媒介服务机制相对缺乏,联动机制不健全。尽管广播孔子学院、移动孔子学院学习平台和黄河电视孔子学院等传播平台已经建立,但四者之间不能有效地实现内容与服务的整合,难以进行资源共享并发挥媒介融合优势。

以上问题的提出,是以网站总体分析为基础的,可供网络孔子学院的后续改进参考,应能够对网络孔子学院成为中国文化的互联网新媒体传播平台提供帮助。

建议

毋庸置疑,网络孔子学院(含广播孔子学院和移动孔子学院学习平台)的发展,在全球化信息时代背景下,以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优势,为中国文化传播注入了新的动力,但其存在着内容的文化内涵有限、与社交媒体的融合度低、跨媒介的联动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无疑会制约网络孔子学院可持续性发展,影响其国家软实力建设功能的发挥。故建议:

1. 提升传播内容上的文化价值与思想内涵

在传播内容方面,应充分提升网络孔子学院内容的思想性。因为网络孔子学院的使命不仅是进行语言教学,还应向全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力弘扬儒家思想中具有世界价值和现代意义的内容。在文化传播中,不应只停留在输出中国菜、中医、中国功夫等的“文化要素”,而应融入儒家思想中“仁”、“德”、“和”的传统价值理念,以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文化认同。

我国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的理念①,在信息时代是具有新内涵和新价值的。全球互联网的发展、渗透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遍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呈爆炸式增长且错综混杂的信息与人们之间可信交流和善意沟通的矛盾。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与真诚互动成为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网络文化演进的必然方向。因此,网络孔子学院应当秉承儒家思想对个体操守同社会和谐的统一建构,通过东方文化的影响力与亲和力,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弘扬一种富有责任感、真诚而包容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从而逐渐消弭和化解当前网络文化中的诸多矛盾与困境,推动人类的信息化生存迈入更为高远的境界。

2. 增强与国外社交媒体的融合度,扩大其国外影响力

传播渠道上,网络孔子学院应加强与Facebook,Twitter,Flickr,LinkedIn和YouTube等国外社交媒体的融合,从技术上实现有效的对接与互动。以国外受众更便捷、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对外文化传播,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外影响力。

此外,应当以新媒体的演进为动力推动网络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渠道拓展。随着各类新媒体形态的发展演进,网络孔子学院可进一步扩展到手机、iPad和OTT电视等智能终端和国外新一代社交媒体,并融合游戏、电子商务、新闻资讯等业务形态,在不断演进的新媒体视阈下全面拓展其文化传播渠道。

3. 完善内容与平台设计

当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多元文化参与、多方彼此影响和渗透的全球文化传播环境。在这一环境中,网络孔子学院须立足于互惠性的跨文化交流和良性互动沟通,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差异、受众思维方式、宗教文化与政治价值观等跨文化传播的因素,以契合受众的文化特征和心理。此外,应充分延展网站和其他平台的文化服务价值,如利用平台及时各地孔子学院的动态信息,组织当地社区的中华文化活动或利用“移动孔子学院学习平台”及时推送旅游咨询、来华留学和对华商务贸易知识等有价值的文化信息服务。

在页面视觉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国外受众的接受心理,利用色彩标识和简洁布局等设计方式吸引受众,增强网站的亲和力。“移动孔子学院学习平台”的设计应充分人性化、智能化,简化其操作方法,增强其趣味性和实用性。

4. 加强传播效果监测与评估

新媒体的优势之一在于对传播效果更为科学精准的度量。对传播效果进行持续而机制化的监测,可及时发现其传播模式中的优势与缺陷,进而扬长补短,提升整体传播效果。

网络孔子学院的传播效果评估在技术上可实现定量化与精准化,在语言传播和文化传播两个层面上又可围绕信息传播链而分解出4个传播效果分析框架,即:目标国家与文化环境下的效果差异分析、受众个体效果差异分析、内容与渠道的传播效果差异分析以及互动模式的效果差异分析。尤其在受众个体行为分析上可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对受众在网站或平台上的访问路径、点击频度、停留时间等进行准确记录与数据分析,从而描述用户行为模式及特征,为改进信息传播与服务方式提供依据。

5. 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各部门的资源整合与协作

孔子学院的对外传播,是一个涉及多方参与、多部门协调合作的交叉领域和复杂系统工程。在面临汉语需求缺口巨大但受众分散、师资教材匮乏等问题时,如果各部门不进行有效协作,就会造成重复投入和巨大的资源浪费。

宏观上,需在国家层面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协调国家汉办、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外交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等多个相关部门、单位和机构共同建立合作机制以有效开展对外文化传播。进一步参与对外文化传播各方的有机融合和实质协调,而不是进行简单的表层整合。

微观上,应充分整合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网络孔子学院、广播孔子学院、移动孔子学院和黄河电视孔子学院的教学资源,形成电视、广播、网络和实体孔子学院四位一体的文化传播体系,以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可持续性发展,发挥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功能。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播学博士)

上一篇:周边国家近期涉华舆情 下一篇:英雄和枉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