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百米技术演进的差异化特征

时间:2022-08-18 04:19:45

女子百米技术演进的差异化特征

摘要:为提高我国女子短跑运动技术水平提供理论参考,运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方法,对第29、30届奥运会女子100米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有关技术参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女子100米决赛运动员在第30届奥运会上步频与步长的同时增加,与第1名步频增加,步长降低的技术模式不同,反映出当今百米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差异化特征。从第30届女子100米决赛名次与指数的关系看,女子短跑运动员要取得好的成绩,应适当加大步长指数和缩小步频指数,身材矮小的尖子运动员尤应注重发展步长。

关键词:女子;百米;技术演进;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8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5-0097-03

运动成绩的提高伴随着的都是技术的革新。第30届奥运会女子100米决赛中出现了整体性的高水平,女子100米决赛中,第8名运动员11.01秒,第7名11.00秒,其余6名全部跑进11.00秒,平均成绩达到了10.879秒。为了探索百米世界运动员动作结构的内在变化,为半个多世纪以来长期徘徊在世界一流水平之外的我国短跑运动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以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步长与步频为研究重点,对第29、30届奥运会女子100米决赛运动员成绩提高的技术发展的内部成因进行探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2.2分析

2.2.1女子100米整体水平提高的差异化特征

3结论

3.1女子100米决赛运动员在第30届奥运会上步频与步长的同时增加,与第1名步频增加,步长降低的技术模式不同,反映出当今百米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差异化特征。

3.2第30届女子100米决赛名次与指数的关系表明,表明女子短跑运动员要取得好的成绩,应适当加大步长指数和缩小步频指数,身材矮小的尖子运动员尤应注重发展步长。

3.3依据当今选材标准,女子100米卫冕冠军弗雷泽并不适宜从事短跑运动。不可否认,跑速与身体形态有一定的关联度,但弗雷泽是当今世界上女子百米跑得最快的人。如果我们只是按照书本教条办事,“运动天才”将可能被扼杀。现代短跑运动员身高的差异化特征揭示了选材理论的缺陷,用统一的身高模式来要求不同种族、年龄、身体训练水平、肌肉类型、神经类型、技术风格的运动员是不合时宜的。

参考文献:

[1]运动生物力学编写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段世杰,等.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559.

上一篇:未来中国乒乓球文化发展脉络探究 下一篇:生活中的“电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