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喻绘出千千“愁 ”

时间:2022-08-18 04:15:32

愁绪本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抽象的情感,可在诗人笔下却是形态万千、生动感人的,这缘于诗人们运用了许多的妙喻。

愁绪如山“吴山点点愁。”(白居易《长相思》)“点点”既可以说是吴山,也可以说是愁;既可以说“吴山点点”如“愁”,也可以说“吴山”如“点点愁”。诗人又运用了移情的手法,把吴山情感化,无情之山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

愁绪如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以抽刀断水,水流更急,比喻诗人内心的愁苦无法排解,极言愁思之多,自然天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明媚的春景并没有给旅人增添一点快乐;相反,这离愁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遥,离家越来越远,便越积越多,让人越来越感到那一片离愁的沉重。它似乎正在逐渐地扩散开来,就像这眼前伴着自己的一江绵绵春水无穷无尽。

愁绪如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落花随着微风自在飘舞,宛如梦幻;纤细的小雨无边无际,好似愁丝。“飞花”和“梦”、“丝雨”和“愁”,一具体、一抽象,它们原本互不相涉,但词人却发现它们之间有“轻”与“细”的特点,于是构成了两个新鲜的比喻,空灵缥缈,妙不可言。“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词以“烟草”“风絮”“梅子黄时雨”三种景物烘托,形象地抒发了词人“愁”之多、之广。

愁似柳絮“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张先《一丛花令》)本来是乱拂的千万条柳丝牵动了词人心中的离愁,使词人的心绪纷乱不宁,这里词人却反过来说自己的离愁引动得柳丝纷乱。这一句貌似无理的话,却更深切地表现了“愁”之浓,浓到使外物随着它的节奏活动,成为主观感情的象征。这里用的是移情手法。

愁绪如丝“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千丝万缕的离愁,紧紧缠绕着人;要和它一刀两断,永不再想,却不成,再快的剪刀也是剪不断的。那么,索性就去想个透吧,把它整理出头绪来,可是越想越烦,越理越乱!这种滋味很不好受,又说不清楚,说它是苦的辣的酸的甜的,似都有那么一点,又都不是,只好说“别是一番滋味”了。南唐后主李煜把离愁写得很形象,写出了滋味,写出了一种非常真切的人生感受。

【陈勇/供稿】

上一篇:翻开书聆听春天的消息 下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检测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