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思维

时间:2022-08-18 03:06:51

浅论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思维

【摘 要】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能力等创新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乃至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人才目标。要求教育应由以传授掌握知识为主向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为主、各方面协调综合发展的创新教育转变。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是一门以实验、实践为基础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物理学研究问题的结构原理和科学方法囊括了人类尝试各种创新活动的途径、思想和方法,物理学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应当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任。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创新方法;通过优化教学方法、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发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教学中渗透介绍物理学家科学研究、发现的经历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渗透介绍物理学家科学研究、发现的经历和故事,不仅使学生了解科学发现与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同时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相关教学中渗透介绍:牛顿通过发现苹果落地现象得到启示,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联想到物体的平抛运动扩展到月球绕地球运转,才有了人造卫星上天;阿基米德从在浴缸里洗澡的感觉中发现浮力定律;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了亚里斯多得的观点;发明大王爱迪生各种发明创造背后的艰苦经历和不折精神;天文学家第谷经过几十年长期不懈的观察,积累了750个星体有关运动的“天文”数字;开普勒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整理第谷的天文数字和自己亲身实践运用猜想、假设、计算、分析、归纳总结出有关行星运动的开普勒三定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体会科学发现和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志趣和严谨、求实的创新科学态度。

2 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开放具有创新性

人的思维只有处于开放积极状态,才最具活力和创新性。在教学中要通过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适合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真想知道……”的问题研究、探索型课堂结构。

通过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打开思维想象空间,大胆提问、引发猜想、想象。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在物理学家们提出新的物理概念、物理模型和物理实验,创造性地建立新的物理理论之前或过程中,想象力都起着巨大的作用。比如法拉第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提出“场”和 “场线”的概念,为电磁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在实验前和实验中,想象力都不断作用和指导着他。对法拉第来说,没有他大胆的想象就没有他的“场”。

3 创设生动、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

好奇是一种不必经奖励与强化而自觉激励自己不断进行某种探究活动的动机,对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启发、导向的功能,是发掘创新思维、推动创新的原动力。在教学中可通过创设生动、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中,对于竖直上抛运动,通过引入两个假设来创设情景:若没有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消失),上抛物体将如何运动?若物体没有惯性,抛出后的物体将如何运动?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上述两种情景下物体的运动方式分别为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然而,重力和惯性同时存在,竖直上抛物体将同时参与两种运动,可视为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学生对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公式s=v0t-gt2/2和速度公式vt=v0-gt就能有更深入的体会。通过创设情景激起好奇能启迪思维,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追求新知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正是学生对这种学习活动持主动参与的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最积极、活跃的状态,变被动的学会为主动的会学,思维才最具有创造性。

4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科学创新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基地”。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树立创新的科学态度等多方面综合创新能力;通过实验过程中的生动情景和素材,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主动地探究学习;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碰到问题,培养其创造性地“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实验中体验创新思想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条件,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有用的教学理论可以赋予我们以新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与力量,但是再好的理论,也要在鲜活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生命力。好的理论要在教师自己的实践中,把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产生的背景下,把知识产生和人的思想进步赋予新的实践创造,我们才有可能从自己任教的学科教学中实现为教育改革起推进作用。

上一篇: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 下一篇:论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