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

时间:2022-08-18 02:54:46

论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

【摘 要】 目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乡村。本文从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目标及现状分析入手,探究了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路径,主张培育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氛围,树立法治信仰。

【关键词】 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内涵目标;现状;路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中明确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才能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首次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其具体要求和目标。目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点在基层,根基在基层,难点在乡村。这源于乡村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础最薄弱,现状最堪忧,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相差甚远,与法治社会相悖的现象甚多,严重影响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所以深入探究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和构建法治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及目标

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是一致的。笔者结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各方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在我国是精神和实体层面的统一体。既包括法治思想、理念、精神和意识等无形建设;也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及设施,立法、司法、执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以及法治文化活动等有形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即使法治成为植根于人民群众内心的向往和自觉认同,成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由此可见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提高村民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等,让村民“觉察到法治如同每天所呼吸的新鲜空气一样不可或缺”。

二、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障。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同样具有其重要意义。

1、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是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基础和重要任务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基础在于培育法治文化,而培育法治文化的难点在乡村。只有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基础牢固,在乡村树立起法治的信仰,确立起以法治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才能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

2、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必然要求

丰富的文化食粮是和谐社会的精神保障,加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是维护乡村和谐的重要条件。法治的目的是要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社会追求的是化解矛盾,解决冲突,使社会归于和平与安宁,所以他们在目标上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能够教育引导村民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公平正义意识,自觉守法,养成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从而促进矛盾的化解和安定有序社会秩序的形成。

3、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是扬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实需要

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的法治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法律观念、行为模式等,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行为模式的选择。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吸收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剔除其中的封建糟粕,提高村民的现代法治意识。

三、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近年来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现实状况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归纳如下:

1、“人治”思想根深蒂固,法治意识不足

中国具有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主要依靠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来调整人们行为的人治文化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致使一些人法治意识比较淡漠。在乡村主要体现在:

(1)干部搞“特权”不依法办事。走访中发现有些乡村干部在处理纷繁事务中, “官本位”思想严重,习惯于凭经验和个人想法作决策、下命令,“以权代法”;在处理村民纠纷时主要采取讲人情的工作方式,依靠风俗习惯和伦理常情“做工作”息事宁人,“以言代法”;有些乡村干部不懂法,更谈不上守法、用法。

(2)执法司法人员不依法办案。走访中据村民反映,在部分基层执法、司法人员中,有的作风不正,搞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吃拿卡要、寻租牟利、贪赃枉法,甚至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有的执法不严、不规范、不透明、不文明;有的司法不公,办案不廉,“吃了原告吃被告”,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有的违背职业操守,缺乏社会责任感,借帮助群众维权之名鼓动当事人闹事,与党和政府作对,唯恐天下不乱。

(3)村民畏法息讼时有发生。有些村民受封建社会“法即刑”观念的影响,片面视法为惩罚的工具,视寻求司法诉讼为畏途,在遇纠纷和冲突时,还有10%的村民依托“乡下事乡下了”的传统,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还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法律信仰普遍缺失。在法治环境相对较差的地方,有些村民受个别乡村领导干部特权腐败问题和“唯上不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因素影响,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信钱、信权、、信闹、信关系、信熟人,甚至相信法不责众,就是缺乏对法律公平正义的期待和信心。

2、法治文化氛围不浓,创新不够

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文化氛围也产生着消极影响。个别乡村文化设施极为缺少,文化生活品味不高。有的地方赌风盛行;求神拜佛、算命看相、打卦占卜、风水开运等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不健康的书刊、音像泛滥,却无执法人员问津。这些现象与现代法治精神背道而驰。

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88%的村民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书籍获取法律知识,只有6%的人通过普法宣传获得法律教育。普法宣传内容与农民需求相脱节,且形式单一,村民参与度不高。大多数普法宣传只限在公共场所发传单、贴宣传画,印刷几本宣传册,搞几次法制宣传咨询,走过程,追形式,缺少创新。

3、法治机构不完善,服务资源欠缺

当前,我国很多乡村缺少律师服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站和法律援助等,群众及时诉讼、就近获得法律帮助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4、法治建设队伍素质不高,人才不足

当前乡村公检法力量和行政执法力量不足问题突出,而且现有的队伍也不稳定。调查发现许多乡镇只有一名司法人员,且这一人有的还是兼职,难以适应履职需求。现有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待提高。问卷中38%的人认为司法行政人员“服务意识不浓,不为服务对象着想”。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破坏法治的权威和尊严,严重影响村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严重影响村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急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四、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

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需要领导重视、多部门长期齐抓共管、公众广泛参与、多措并举才能见成效,经深入调查研究,笔者认为除了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外,重点抓好两方面:

1、培育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

法治理念是一个国家法治文化的精髓,是推动法治进步的巨大动力。法治精神是支配全社会成员法治行为的强大力量,是自觉依法行事的刚性约束。培育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要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入手。

(1)重视普及法律知识,让村民知法。知法是法治理念的前提。相关部门的普法规划应该把村民列为普法的重点对象,加大对村民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力度,引导村民熟知各种法律法规知识。首先要普及村民急需且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如《婚姻法》、《土地承包法》、《村农委员会组织法》等。第二,普及法律知识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且喜闻乐见。要充分利用村中现有设施条件,创新法律知识普及手段和形式,变法律知识的单向灌输为春风化雨般的文化熏陶和教育。可以利用农闲时间集中村民在村民法制学校讨论学,开辟法律图书角便于村民随时学,利用村民外墙开辟法制宣传栏,通过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中开设法治文化专栏、建立专题网站网页、开设微博、公益广告、发送手机短信、设立咨询热线等多途径宣传法律知识。

(2)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使村民守法。全民守法是法治文化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对村民的法治宣传教育,应根据村民的认知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乡村树立守法者得利,违法者吃亏、犯罪者必惩的价值导向,充分发挥法治扶正祛邪的强大功能。

首先,教育村民要“惧法”和“信法”。村民的“惧法”和“信法”主要取决于执法机构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程度。如果执法部门,尤其是基层的执法机构对违法行为执法不严,该处罚的不处罚或者同事不同罚,甚至是执法不公,办关系案、金钱案,社会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公平公正,法律的权威也就不复存在,村民自然就不会“惧法”和“信法”。所以执法机构,尤其是基层执法机构牢牢把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一执法工作生命线,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增强执法素养、提高执法水平,依法办事,坚定不移地做社会公平正义的促进者,通过基层执法树立法治权威,让村民“惧法”和“信法”。

其次,教育村民要“敬法”和“悟法”。强化守法的道德信仰和心理基础,多管齐下,培育村民信任立法,配合执法,倚赖司法,自觉守法的良好品质。要把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创建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自觉守法习惯,以达到“敬法”和“悟法”。

(3)创建有效载体,教村民用法。法治社会最终目的是让民众用法维权,履行法定义务,勇于护法。这就要根据村民实际创建有效载体。第一,“以案说法”。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开辟的“法律讲堂”、“法律在线”、“法制民生”等节目,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村民直观地看到应该怎样用法维权。第二,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这是提高农村干部、群众法律素质和各项工作法制化管理水平的有效载体,使村民在实践活动中学法、用法。第三,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服务为民”活动,鼓励法治干部、法治专业人员及法治志愿者下乡一对一援助村民、服务村民,提高村民用法水平。

2、培育法治氛围,树立法治信仰

法治信仰,是人们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依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要树立村民的法治信仰,就必须培育浓厚的法治氛围,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渗透性和感染性。

(1)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要使法治文化更好发挥引领和规范作用,就必须加强德治,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在乡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信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第一,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重点加强基层执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政法机关要坚守职业良知、执法为民,广大干警要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第二,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失信违法成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国家要完善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机制,实行失信制度,建立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建立多部门、跨地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违法者必须要付出几倍、几十倍的代价,使违法犯罪活动都受到应有的制裁和惩罚。国家要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使每一个公民和组织的信用状况公开、透明、可查可核;还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让诚信者得利。把这些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在乡村,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让村民发自内心地敬畏法律,形成遵纪守法、诚实信用的良好氛围。

(2)消除 “黄赌毒”和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净化社会风气。在广大农村,“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活动,依然侵蚀人们心灵,损害人们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法治建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

第一,要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第二,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根本上铲除封建迷信滋生的土壤。严格禁止党员领导干部从事愚昧迷信、伪科学活动;各级宣传、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清理整顿传播渠道,净化乡村社会环境,坚决依法打击那些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正常秩序造成危害的迷信、伪科学活动。

(3)培树“守法护法”典型,形成循法而动的行为定势。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代表着一种方向,昭示着一种精神,汇聚着一种动力。针对广大乡村公众来讲,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学习能力有限,判断是非违法水平不高,培养他们的法治信仰最有效的途径――即立标杆、树他们身边的“守法护法”典型,让他们效仿并实践,逐渐做到心中有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

首先,培树基层党员干部典型。基层党员干部,法治观念强、带头信法遵法,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严格执法,那么村民就会效仿他、信任他,同时也会相信法律。所谓“政者正也”。

其次,培树普通村民典型。在普通村民挖掘守法护法典型,让守法护法者得利,违法者吃亏,就会鼓励村民自觉守法,不逾越法律的红线,不触碰法律的底线,时间长了会慢慢形成循法而动的行为定势。

【作者简介】

程玉贤,女,满族,高级讲师,单位:中共青龙满族自治县委党校教研室,研究方向:社会建设.

上一篇:重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路径探讨 下一篇:我国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