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砭时弊巧用“时”

时间:2022-08-18 02:52:44

谈起时政报道,大家往往想到的是冗长的会议报道、繁复的领导活动、枯燥的文字表述等等。其实,时政报道绝对不仅仅是这样的面孔,它不仅要有重要的资讯、深刻的内涵,更应该有生动活泼的面孔、亲和感人的文字、针砭时弊的责任和指点“江山”的作用。

时政报道转变思路、改变文风的空间很大,可以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要把时政报道的触角伸向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切中时弊,把脉问诊,让时政报道变得好看起来、有用起来。

河南日报2010年1月8日刊发的《省委书记找工作》和2010年11月8日刊发的《领导干部要把为民负责看得重一点》两篇稿件,同时获得2010年度河南新闻奖一等奖并非偶然,这是河南日报时政报道不断改革、创新、探索的成果,也是时政报道充分发挥推动工作重要作用的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书记“落聘”推动“4050”就业

2010年1月7日,履新河南不久的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焦作调研。上午11点,在返回宾馆的路上,透过车窗,卢书记看到了道路右侧的焦作市人力资源市场,他突然示意停车,要进去看看。在一个服务窗口,卢展工坐了下来,拿起厚厚一沓招聘简章一页页翻看,看着看着,卢展工突然指着一份招聘简章,对工作人员说:“这个公司没有年龄规定,我想应聘他们的媒体发展员,你打电话问问,看看行不行。我59岁了,姓卢。”“我这里有一位姓卢的同志想应聘这个职位,他今年59岁了,你们看怎么样?”“那不行,年龄太大了!”在卢展工的请求下,工作人员继续求情:“人家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也能拉来一定的项目。”对方却斩钉截铁地说:“年龄太大了,我们想要一个年轻的,能往外跑的。”

因“年龄歧视”卢书记“惨遭落聘”,这个极富戏剧性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其新闻性、可读性是不言而喻的。下午还有紧张的调研活动,中午笔者就一气呵成写出了初稿,并且把自己想象为一名读者,感受是否讲清楚了这个故事,反复揣摩修改,争取让稿子更加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第二天中午,《省委书记找工作》一稿已被50余家网络媒体转载,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等10余家电视媒体读报栏目也相继采用。卢展工“落聘”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佳话,在网上引起极大的反响,“4050”人员就业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目前,在网上对“省委书记找工作”的相关搜索有30多万条。

据统计,河南省每年进入“4050”年龄段的就业困难人员达16万人。“小故事”折射“大问题”,卢展工“落聘”这个新闻事件产生的社会效果也格外不同凡响,“4050”就业难这一长期存在的社会难题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1月13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办“4050人员专场招聘会”,专门为四五十岁的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为鼓励企业吸纳“4050”人员就业,河南还出台了对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各地市也相继采取各种措施,帮助“4050”人员就业。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行动、互动联动,有力推动了这道社会难题的破解。因此,这则新闻报道时至今日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案例二:批“拉闸限电”引起中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领导干部要把为民负责看得重一点》这篇稿件以内乡县衙“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劝官名联巧妙切题,打破时空顺序,以事件为珠玑,纵横捭阖,把省委书记在这次调研活动中不同场合的几个重要相关细节自如地穿插起来。“筹备、举办这些活动,要花多少精力,花多少钱,人民群众又能够从这些活动中受益多少呢?领导干部要以工作为重,要把心思放在研究问题、推动工作上,用到谋划发展上,而不是用在每天参加很多活动上。”“马上就到岁尾年初了,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各种名目繁多的检查活动。”“电一拉掉,老百姓就看不成电视、用不成电灯,冰箱里的东西就会坏掉,这样做怎么能得民心呢?把老百姓的民用电拉掉,把正在好好生产的企业的电关掉,这叫为民吗?这叫发展吗?我们决不能以牺牲老百姓用电、牺牲企业用电为代价来实现节能减排指标。”通过这一连串的反问,读者读到了省委书记卢展工对各地普遍存在的这些现象的痛斥,读到了“领导干部要把为民负责看得重一点”的警醒,传达了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大命题。这篇新闻稿是人民日报2010年6月3日刊发的卢展工《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文的实践篇,也是2010年岁尾河南日报“何平九论”推出之前,省内主要媒体关于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唯一一篇新闻作品。

这篇针砭时弊、颂扬忧患为民的新闻稿见报后,迅即被多家网站转载。其中的拉闸限电现象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1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确保居民生活用电和正常发用电秩序的紧急通知》,要求立即恢复受影响的居民生活等重点用户的供电,不得非法干预电网调度和发电生产,切实维护正常的电力生产供应秩序。《通知》指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要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实现。采取限制企业正常生产特别是居民生活用电合理需求的做法不仅违背了节能减排的初衷,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持续深入开展,也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极其错误的,必须立即予以纠正。至此,一段时间以来搞得民怨沸腾的拉闸限电被中央明令禁止。

有一笔在手、心忧天下的情怀,充满生机、富有人文精神的写作准备,时政报道就会变得可读、耐读,好看、有用。增强时政报道的感染力、影响力、推动力,增强时政报道针砭时弊、表达关切、引导舆论、推动工作的功效,是从事时政报道的记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董方晓

上一篇:播音创作中的状态 下一篇:工作报道不要“重复昨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