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运粳24号麦草全量还田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18 12:58:34

武运粳24号麦草全量还田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187-01

前言:稻麦两熟制是靖江取消三熟制以来一直推广的耕作制度,如何获得两熟制条件下粮食高产更高产,麦茬机插稻是农业技术人员研究的新课题。靖江市相关农技人员2006年开始试验研究,通过对宁粳1号、南粳5055、南粳44、武运粳24号、武运粳30等近10个品种(系)水稻进行对比试验种植,最终筛选出凸显了稳产高产特性、成熟时段适当、稻米品质优良等优势的武运粳24号,成为靖江市目前的主推水稻品种;与此同时,试验研究了麦草全量还田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本文探析了适合我地的武运粳24号麦草全量还田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其中包括:育秧技术、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机插技术、机插秧大田管理技术。该项技术在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通过机插实现高产稳产、省工节本、增收增效。本文着重介绍秸秆还田及机插技术。

1 秸秆全量还田技术

1.1 机械切碎

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留麦桩10cm以下,同时启动秸秆切碎装置,全喂入式收割机将秸秆切成2-3cm碎段,半喂入式将秸秆切成小于5cm的碎段,并用机械或人工均匀分撒于田面。

1.2 施足基肥

为加速秸秆腐烂分解,基肥要适当增施氮肥,每亩施测土配方肥25-30公斤加碳铵25-30公斤作基肥于机械灭茬耕翻前施用。

1.3 旋耕埋草

一是选用大动力拖拉机进行旱田旋耕埋草,适宜埋深12-15cm。秸秆还田后要及时灌水泡田48小时以上,田面水深1-2厘米(以泥土不露出水面为准),待秸秆软化后采用手扶拖拉机浅旋平整田面,进一步提高整地质量,田面平整度为1-2cm。

二是如果选用手扶小型拖拉机埋草还田,则需在麦草切碎后,上水泡田2-3天后,再进行搭水正旋灭茬,埋深在6 cm以上,灭茬埋草的同时进行田面平整。

2 机插技术

2.1 秧苗栽前准备:

2.1.1适时控水炼苗:栽前通过控水炼苗,减少秧苗体内自由水含量,提高碳素水平,增强秧苗抗逆能力,控水时间宜在栽前3-4天进行,晴天保持半沟水,阴天可排干水。

2.1.2坚持带药移栽:由于大部分的病虫都是从秧田带入大田的,所以在移栽前2-3天应全面进行一次药剂防治,从最初控制好病虫害,以减轻大田病虫害的发生率。

2.1.3正确起秧运苗:由于机插秧苗苗龄小,抵抗外界压力的能力较小,所以在起秧中要防止秧苗萎蔫和折断,尽量做到轻拿轻放。具体要抓好以下四点:(1)尽量减少秧苗搬动次数,保持秧块不变型(2)在卸秧时应尽量做到平行卸秧,并平放于田埂中,注意坡度过大致使秧苗下滑(3)运秧时秧块要平放,堆放层数不宜过多,一般2-3层为宜,也可卷叠运输,尽量减轻秧苗的压力,以防止秧苗折断(4)起运时,尽量选择晴朗气温适宜的天气,在运输过程中,若遇到气温过高或者下雨天,应将秧苗遮盖好,防止秧苗失水萎蔫,或秧块过烂,影响机插质量。

2.2 大田栽插技术

2.2.1精细耕整。一是时间要早。由于机插苗对秧苗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对于大田的耕整工作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务必做到在秧苗生长到合适的时机将秧苗移栽,遵循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的原则。二是大田需整理平整,全田高度差异不大于3厘米,另外大田表土应尽量软硬适中,方便秧苗移栽,田面应提前清理干净,做到无杂草、杂物,以免对秧苗扎根造成不利影响。三是土壤要沉实。一般沉实1-2天,以防止移栽后出现倒苗、浮苗,在土壤沉实过程中,应保持大田有浅水层,防止晒干,田面发僵,移栽前半天要排除田内过多的水,以瓜皮水(1-2厘米)栽秧最好。

2.2.2适龄移栽。机插秧秧龄掌握在16-18天,叶龄3.5-4叶,壮秧标准:茎基粗扁,叶挺色绿,根多色白,植株矮壮,无病株和虫害。

2.2.3合理密度。移栽密度要控制好,密度过大将会影响到秧苗的正常生长,密度过小会造成穗数不足,一般标准按行距30厘米(9寸),株距11.7厘米(3.5寸)先在插秧机上调整好,机插时做到每亩栽足1.8万穴,每穴栽3-4苗,每亩基本苗5-7万。移栽深度控制在1.5-2厘米为宜,另外移栽结束后及时补水,出现缺苗、少苗现象及时人工补缺。

3 大田管理技术

3.1 科学管理水浆

3.1.1立苗分蘖阶段。活棵后应浅水灌溉,水深3厘米左右,以不超过心叶为度,灌水后待其自然落干后,再上新水,如此反复,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3.1.2搁田控苗阶段。约栽后25-30天,当田间总苗数达到预期穗的90%时脱水搁田控苗,搁田做到前轻后重,分次轻搁,搁田控苗后坚持湿润灌溉,干湿交替。

3.1.3孕穗阶段。一般在抽穗前7-10天为孕穗阶段,抽穗后15-20天为灌浆前期,需水量较大,因此在这一阶段田间必须建立浅水层,不能脱水,尤其不能发白裂缝。

3.1.4灌浆结实阶段。抽穗扬花至灌浆前期田间要建立浅水层,以后实行间歇灌水,以灌跑马水为主,灌水作业应维持到收割前的7-10天,不要过早结束灌水工作,以免由于后期水分跟不上影响粒重和米质。

3.2 合理肥料运筹

3.2.1分蘖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分次施用,促进早发,以利争足穗、攻大穗。一般在栽后5-7天施一次返青分蘖肥,亩用碳铵15公斤、壮秧营养剂10公斤并结合使用小苗除草剂一起撒施。施后田间保持水层4-5天,以提高化除效果。在栽后10-15天再施一次分蘖肥,亩用尿素7.5-10公斤,以满足机插水稻早发分蘖的需要;栽后20天左右视苗情施一次平衡肥,每亩施复合肥10-12.5公斤。

3.2.2穗肥。穗肥施用要坚持因田因苗制宜的原则,当主茎叶龄余数达3.5叶时施促花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加复合肥10-12.5公斤;当主茎叶龄余数达1.5时施保花肥,每亩尿素5公斤左右。也可促保兼顾,一次施用,在叶龄余数2.5叶时每亩施尿素10-12.5公斤加复合10-15公斤。

3.3 科学合理进行病虫害防治

首先应该强调的是不论进行怎样的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做到因地制宜。同时应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制订科学的防治策略,选准药种进行综合防治。

上一篇:浅谈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夏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