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时间:2022-08-18 12:46:03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摘要:对常德财经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学生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是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旨在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学生基础课学习存在的问题,并为探究适合我校的文化基础课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打下基础。

关键词:文化基础课;学习状况;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147-03

一、我校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现状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学生的基础课学习现状,我们对会计、模具、酒店管理三个专业8个班439人做了一次关于学习状况的抽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了学生对自身的学习基础评价、学习目标和动力来源、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及习惯、学习气氛与学习环境及对教育教学改进的建议等6个方面共30个问题。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每个问题由学生进行多项选择。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39份,由各班学习委员组织填写好后上交,回收问卷为439份,有效卷率为100%。其中,女生占70%,男生占30%。调查结果显示:

1. 对基础课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其中,90%以上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心;60%以上的学生对文化基础课不感兴趣,只有2%的学生很感兴趣,其余31%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如表1和表2。

表1 学生学习能力自信心

表2 学生对各课程的学习兴趣

2. 大部分学生对基础课认识不够,学习目的不明确,如表3。

表3 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的目的

从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的目的来看:42%的学生认识到学习文化课可以提高文化水平;25%的学生认识到文化课在将来工作中的需要;65%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应付考证必须的,也有益于将来就业;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基础课程是学校的要求,自己无可奈何,这部分比例达到了94%;只有7%的学生完全没有学习目的。这说明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还不够明确,需要老师加以适当地引导,不管出于哪种动机,大部分学生仍会认真对待文化课。

3. 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欠佳。除了学习目的和动机以外,学生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表4和表5。

表4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表5 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情况

表4和表5说明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欠佳,只有一半的学生集中听课,有高达72%的学生不回答问题,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听课记笔记的习惯。另外,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欠缺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没有制订学习计划的意识和预习的习惯,基本不预习和偶尔预习的学生占了近80%,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善于提问,大部分学生课后没有进行复习和巩固,甚至一部分学生考前也不复习;遇到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不提问或者放弃。以上调查虽然还不能完全覆盖职业学校学生学业状况的所有方面,但可以反映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足。

二、反思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状况令人堪忧。不管何种类型的教育,都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

1. 社会因素。

(1)社会岗位职位的发展使得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目前,在中职教育究竟是服务于人,还是服务于社会职业岗位的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人们在喋喋不休的争论之中模糊了中等职对文化基础课的准确定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更高一级的教育,但是社会的岗位发展速度却大大低于教育层次的提升速度。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某种程度上一致,使培养对象所能从事的工作岗位重复,导致社会从业人员中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大,原有中职生的岗位逐渐被大学生所代替。

(2)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导致了对文化基础课的忽视。毕业生就业情况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直接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这使人们错误地将职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划上了等号,将目光都盯在学生的专业课成绩上,并把能否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学会技能作为评价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由于用人单位在短时间内无法对应聘者的内在素质做出准确判断,因而招聘时更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其他内在综合素质的考察。

(3)其他社会因素导致了生源素质的下降,从而影响到基础课学习。生源素质下降是基础课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的直接原因。近年来,国家为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办学门槛不断降低,造成了中职学校的恶性竞争。为了抢夺生源,每所学校的招生都是零门槛自愿就读。这样就难以保证生源的素质。同时,初中阶段基础教育随之也降低了要求,最终只会导致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越来越差。另外,来自互联网及社会各类媒体的负面影响,使得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和嗜好,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

2. 家庭因素。不良的家庭坏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家庭是一个人生存、生活的基本场所。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其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对其子女有着极大的影响。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造成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现状的重要原因,从而影响到教学。在存在问题的学生中去深究原因,大部分根源来自家长。家庭成员的观念直接影响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认识,父母亲的观念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文化基础课的认识。加之,如今的孩子在父母眼中都是宝贝,溺爱、顺从和一味地迁就,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

3. 学校教育因素。

(1)初中阶段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下降。社会对初中教育的评价,主要以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为主。为了追求重点高中的升学率,学校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有希望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身上。有的学校甚至连编排座位等日常班级管理,都是按成绩编排。初中阶段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忽视使中职生源的基本素养大打折扣,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在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几乎是一句空话。

(2)职业学校为迁就学生基础而降低要求。进入职业学校后,由于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不牢,学校也逐步降低了对文化基础课的要求。有的学校甚至砍掉了基础课程,为专业技能课“让步”,期望能用好的专业技能弥补文化基础课程的缺陷。

(3)学校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一部分基础课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深,教育理念较落后。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以知识讲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最直接因素,直接导致了基础课教学的失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只重视“教书”而忽略“育人”:很少与学生沟通交流,也不了解学生的需求,更不会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和教师感情上的淡漠导致教师不能客观、准确地去评价学生的进步。久而久之,学生对自己丧失信心,并逐渐转变为无所谓的态度。

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状况直接导致培养的学生素质结构单一,人文底气严重不足,职业核心技能缺失。毕业生的素质不能满足企业要求,许多毕业生缺乏起码的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更缺乏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改变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现状,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毕业生才能更受市场和企业的欢迎。因此,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更关系到学生的潜能开发与终身发展,也是我校在教育改革大潮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邵良忠.当前中专文化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01,(7).

[2]李志立.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与改革[J].职业教育,2007,(21).

[3]张立华.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亟待改革[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4]刘景丽.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现状、成因、影响及其对策[J].贵州教育,2005,(15).

上一篇: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刍议 下一篇:用真心关爱和善待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