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学的运用与研究

时间:2022-08-18 12:40:27

模糊语言学的运用与研究

摘 要: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语言学家们指出语言的模糊性保证了日常交际的有效进行。本文介绍了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现象——模糊语言,并对其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主要讲述模糊语言在实际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同精确语言一样,模糊语言也是一种有用的表意手段。合理地使用模糊语言,能使语言表达更加自然、得体,有效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本文从语用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如何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模糊语言,成功地进行言语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本文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模糊语言 语言交际 语用功能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自然属性。正如伍铁平先生说的:“人类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模糊概念,不可能处处用精确概念代替模糊概念。”那么,模糊语言究竟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呢?

1.在日常交际中

在许多情况下,合理地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可以使语言表达更为自然、得体,能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比方说你去机场接一个从没见过的人,给出的特征是:中年男人,中等个子,戴一个黑框眼镜,灰白头发,穿灰色西服。如果换成说,一个49岁的男人,身高1米75,体重70公斤,那就让人感觉没有必要了。

有时人们是出于“委婉”或“礼貌”的需要,不得不使用模糊性的语言。如下面这个例子:

甲遇到了难题要找乙帮忙,可乙觉得自己帮不了甲,于是就说:“我恐怕,不好办啊。”

乙在拒绝甲时用了“我恐怕”这一模糊词语间接地表态,既清楚地表达了“拒绝”的含意,又照顾到了对方的面子,使话语得体而礼貌。可以看出,人们在日常生活言语交际时,巧妙地运用语言的模糊性,使表达效果恰到好处地适应了对象和场合。

2.在文学作品中

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利用语言的模糊性,以创造一种意境,表达某种感情,从而使文学语言具有美感。以苏轼的古诗《海棠》为例: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作者在诗中寓情于景,运用“袅袅”“空蒙”、“夜深”等词语表示模糊语义,把清风徐徐、香雾漫漫的幽静月夜的动人景象描绘得生动而逼真,从而使读者如亲临其境。如果作者将“东风袅袅”改为“东风风速每秒多少米”,将“夜深”改为“夜间12点整”,就会失尽诗意,索然无味,哪能产生如此幽雅美妙的诗情画意,具有如此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呢?

此外,在文学作品中,精确的数量词转化为模糊词语,达到修辞的效果从而产生模糊美,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如《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四百八十”都是虚指,可以说是一种模糊表达,却为读者指出了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这种模糊化的数量词极大地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

语言的模糊性使文学作品富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现代文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朱自清在他的名篇《荷塘月色》中有一段经典描述: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玉立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在这个记述中,大概只有“荷塘”和“叶子”是清晰的,其余的遣词,则是模模糊糊的。“曲曲折折的”、“弥望”和“田田的”所散发出的模糊美是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

模糊美是语言的共性,英语汉语皆共享此美。如《罗密欧和朱丽叶》一书中的一句话:

“Night’s candles are burnt out, and jocund day stands tiptoe on the misty mountain tops.”蜡烛燃尽,暗指夜幕悄悄散去,晨曦“踮着脚尖”在山后露出来,而此时的山头还是雾蒙蒙的。作者使用语言的模糊性使一个晨雾弥漫的山头上的朝日若隐若现,欲露不露的影像优美地描绘出来,使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美。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千古之问:“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这样一句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话语,其模糊表达中所蕴涵的深刻思想和强烈的感召力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魅力。

3.在广告语言中

在广告语言中,往往借助于不确定语义的模糊词语和在特定语境下表达模糊语义的精确词语来实现其最终目的。语言模糊性在广告语言中的使用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如下面的几个例子:

(1)“牛奶香浓,丝般感觉”。这是德芙巧克力的广告。“丝般感觉”是种怎样的感觉,人们是无法用精确的语言描述出来的,它可以说是一种心理体验,令人心驰神往。把巧克力的细腻滑润的感觉用丝绸来形容,意境高远,想象丰富,并且充分利用了心理联想感受,把语言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达到了广告的预期目的和效果。

(2)“白里透红,与众不同”。雅倩化妆品广告为了形象地传达出产品的功效,只用了四字词组就把这种化妆品的效果展现在受众面前,白里面透着红,这个概念是很模糊的,它却赋予了受众无限美好的想象和视觉的享受。

“让我们做得更好”“挡不住的感觉”“渴望无限”这些广告语言都利用了语言的模糊性,让人难以捉摸,但它能够起到诱导消费者主动积极的心态,达到劝服的目的。

4.在新闻写作中

由于新闻的传播要受到新闻纪律、新闻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有许多地方不得不使用模糊的做法,闪烁其词,这一点在外交事务方面的新闻报道中尤为明显。

如《中国日报》在报道总理会见美国商界访华团时写道:“Chinese Premier Li Peng yesterday expressed the hope that entrepreneurs of the United States will continue efforts to help bring about an all around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ino-US relations.”(The China Daily,April 2,1993)何谓中美关系的全面改善与发展,由于外交策略的需要,这里被模糊了。

西方新闻写作也是如此。如将死板的数字通过恰当的模糊词语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其表达效果要比看似精确的数字更加清晰明朗,易于为读者接受,新闻报道也因之更加生动。如下面一则新闻:

“As share prices crashed yet again on Friday,criticism mounted over the refusal of the stock Exchange's new style market makers to make a proper market. Criticism of the lack of liquidity in the Stock Exchange's new electronic market place gathered momentum through last week's equity bloodbath."(The Observer,Aug.9,1987)在这条反映美国股市的消息里,记者没有用任何数字,而是用了带有模糊性质的两个动词“Crashed”(暴跌),“mounted”(骤增)和两个带有模糊性质的名词“momentum”(势头)、“bloodbath”(血洗),从而将星期五股价急剧下跌,各界人士愤愤不满的情景表达得淋漓尽致。再如,下面一篇有关某持枪者被美国五角大楼卫兵枪击身亡的报道中就巧妙地使用了模糊词语:An armed man who bolted past two Pentagon security guards in an apparent dash toward the National Command Center yesterday was shot and later died,authorities said.(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Aug.6,1987)这篇新闻导语有机地使用了模糊语言,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只有一个大致的交代。

5.在外交辞令中

外交人员往往通过“可能,也许”(might,possibly)等词模糊自己的立场。如说会谈是“建设性的”(positively),“积极的”(constructively),其含意是双方取得某些进展,但离解决争端仍相去甚远;说会谈是“有益的”(profitable,energetic),是指双方未能取得具体成果;说会谈是“坦率的”(candid),并用“欣赏(appreciate)”,“理解(understand)”等词,则是明显暗示双方分歧严重,但也各自增加了对对方立场的了解。

比如我们常听美国在很多场合下说:“Do not support the independence of Taiwan”(不的独立)。“不支持”并不意味着他们“反对”。

当美国通过台湾关系法(Taiwan Relations Act)时,中方表示“are not happy with it”,其实表示的是愤怒或是反对。用“not happy with”只是缓和了语气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外交人员选择使用“not right”?而不是“wrong”;“may not like”而不是“hate”;“would serve no good purpose”而不是“serve bad purpose”,等等。

6.结语

以上对语言的模糊性在日常言语交际、文学作品、广告语言、新闻写作、外交辞令等方面的独特功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笔者认为语言的模糊性的研究空间还有很大,随着模糊语言学理论体系日益完善和发展,还会对此有更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段业辉.新闻语言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72.

[3]吴世雄,陈维振.中国模糊语言学:回顾与前瞻[J].外语教学与研究.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上一篇:略谈当前中学生物教育评价方式 下一篇:民办高校加强学生干部管理的主要原则